令人疑惑:那位北邮导师,为何让学生长期代买32个包子和20个鸡蛋?

2024-04-12 04:34:3407:41 1689
声音简介

不得不承认,如今的举报材料,也越来越“卷”了。猛地一看,这就是一篇长达32页,条理清晰,格式很工整的论文。

有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的目录。

还有前言。

然而,再瞧瞧里面的内容,你就会发现,这竟然是一群研究生控诉自己导师的“举报信”!

并且带有非常丰富的佐证材料。

比如,聊天记录截图、群通知等等,甚至连医院的诊断证明都贴出来了。

参考举报内容,这位郑导师的劣迹,包括但不限于“出口成脏”的侮辱学生、以威胁毕业为由指使学生为自己干杂事、克扣研究生工资、强迫学生高强度加班等等。

有关这件“丑闻”,北邮的反应极为迅速。爆料不到24小时,就公示出了处理通报。

看样子,这位郑导师主要是以“师德”问题被处分的,似乎没有特别严重的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问题。因此并未被开除公职,而是由副教授7级被降为了讲师10级,撤销硕导资格。

其实,这样的处罚,对于一个大学硕导来说,在她们单位可算是已经身败名裂,苟活在师生们的鄙视之中了。而且,到年终还要参加例行考核,考核不过关的话,可能还有被调离教学岗的风险。甚至不排除后续学校会让她自己“主动离职”。

不过,有关这件事,网友们最关心的,还当属研究生们被胁迫给郑导师干私活的那部分内容。

像下面这些,虽然看起来挺过分,但其实也不算很令人吃惊。被爆料给导师全家打杂,做当牛做马的研究生,并不只是他们独一份。甚至之前还曾出现过多起学生不堪压榨而自杀的悲剧。

但再看这个部分,就显得十分匪夷所思了,甚至还自带一种莫名的喜感——导师不停的让学生买食堂的包子!

网友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

1.她为啥要弄那么多包子和鸡蛋?

2.北邮的包子真的如此美味,天天吃都不腻?

3.北邮的包子和鸡蛋为啥要限购?

第一个问题,确实非常令人迷惑。毕竟,咱们普通人早上一两个包子再加一个鸡蛋就能吃的很饱了。

第二个问题,有关口味。据说是胡萝卜木耳鸡蛋馅的包子,味道还真不赖。但长期要32个,难道不会吃腻吗?

好了,我还是以自己和身边人的经历,尝试解释一下第三个问题吧。

我在北京的一部属高校读的研究生,目前在一个很不出名的高校做老师。我先生本科复旦,研究生是北大的,毕业后在清华工作过一段时候又出国读了博士,做博士后。我表姐北邮博士毕业后留校做了老师,也在带硕士。

首先我得向我导师表示感谢,他非常慈祥,真的只限于指导学术,从来没让我干过任何私活。后来网上爆出的那些被奴役的学生的遭遇,我可是一次都没经历过,毕业也很顺利。

而且,我们这个学校因为性质比较特殊,几乎全是公费生,上学不花钱,逢年过节还发钱。宿舍三人间,900元一年住宿费。

而更厉害的是,学校食堂的饭菜,听说几乎十年都没有涨过价。那时候肉菜通常五块钱一大勺子,素菜基本都两块。米饭两毛一份,不锈钢碗能盛2/3,还是质量很好的东北米。特别饿的男生,吃上四毛的米饭,再配俩菜花上十几块也就相当足够了。

还有清真餐厅的大盘鸡、抓饭之类的特色饭菜,也普遍比外面便宜的多,而且量大,用料足。

原来,跟北京大部分重点高校类似,我们这里的食堂是专门有补贴的。所以不仅食材特供,而且还是“保护价格”。

但跟他们不太一样的是,我们学校可能因为属于专业性质的高校,规模比较小,因此食堂并未明确区分老师和学生身份,便宜饭菜师生都有机会。

但放到北大、清华、北邮这样的高校,他们历来就有相关规矩——只有学生才能享受国家相关的“便宜饭”,老师没这个资格。

因为,低价的饭菜福利,是教育部和财政部下发给高校学生的专项预算,教职工及其家属都不属于受用人群。

而且,这还是个早已延续了多年的传统。

像北大和清华,现在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之前的时候学生享受8-9折的补贴,老师则要全款。大部分食堂的窗口面向所有校内人员开放——师生混用。

比如,我先生刚毕业那会儿在清华做老师的时候,学生充饭卡100充100,老师充100,就要付110。

即便如此,相对外面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老师和教职工家属们依旧感觉,还是在学校里买更划算更放心。

以至于清华、北大、中传等北京高校的食堂,都陆续出台了限购令。

比如,2011年1月,中国传媒大学的食堂贴出通知,每人每顿饭限购鸡蛋两枚、馒头5个。

2012年,北京大学餐饮中心也出台了《关于各食堂主食面点限购的通知》。

除了这种师生混用但付费不同的,另外一种高校,则会把师生进行“物理隔离”——学生食堂和教职工食堂专门化,分区打饭和用餐。

几年前我表姐曾经带着我老舅在北邮食堂吃过几顿饭。当时还特意叮嘱过我老舅,教职工和家属千万不能去学生窗口去打“便宜饭”。这是违反校规的行为,一旦给揪出来,将非常尴尬,甚至会受到处罚,影响年终考核。

结果,我老舅怕给宝贝闺女添麻烦,见着学生食堂都主动绕道走,就担心不慎产生什么误会。

好了,说到这儿,大家肯定都捋顺了,被联名举报的郑导师,她本人是没资格去学生餐厅买“政策补贴”包子和鸡蛋的。

所以,她如果非要占这个便宜,那就是让学生们“代买”了。

糟心的是,北邮的包子也限购,一个食堂只能买四个,还得抢购。他们只得一次出动四个人,起大早连续跑两个食堂,排两次队,每人才能买八个包子,以满足郑导师的任务数量要求。

新的一天刚开始,为了32个包子和20个鸡蛋,这群“牛马研究生”,就已经身心俱疲了。

而至于为什么非要32个包子。确实让人想不通。

或许她之前也受过苦,对食物缺乏安全感?

或者是要转手倒卖?这个真的不好解释。

老实说,在咱们的高校圈子里,基本有这么个规律,学校越知名,食堂的饭菜就越丰富、价格也越便宜。因为,它能享受到更多更全面的高校学生专项补贴。

像去年很火爆的那个北京林业大学推出的特色餐饮——半只鸡菌汤米线,仅仅售价15元。色香味俱全,还可以搭配大闸蟹。

还有北大学生, 接受采访时表示,正常的一日三餐,基本在20--30块钱左右,30一天,就能吃得很饱很好。像同学们喜欢的鸡腿饭,有个大大的鸡腿和配菜,食堂只卖12块左右。

还有这个,是如今清华某食堂的一顿学生饭。

而令人唏嘘的是,北邮这15名“牛马研究生”,靠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享受重点高校食堂专项补贴的资格,但却又不得不沦为了导师占小便宜的“工具人”。

好在,目前我们看到,结局还是很乐观的。郑导师被处罚,学生得解放,北邮的包子享誉全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SAS笑笑

这老师格局呢?

猜你喜欢
我暗恋的那位仁兄总想讹我

篮球赛进行了大半,我无意间往场外瞟了一眼,突然感觉四肢百骸都僵住了。你们猜我在观众席上看见了谁?顾勉,我暗恋的那位仁兄,就站在观众席第一排安与夜声出品@zh...

by:安与夜声工作室

铁血柔情-我那位抗美援朝父亲的一生

讲述者是家里的老幺,以第三者的口吻,回忆五六十年代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时期,一个东北农村的家庭,父母如何在艰难困苦之中将八个子女养大成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地为了儿...

by:东方有语

令人惊喜的迪迪

参加的活动作品及福利声音

by:迪嫡嘀_素未谋面

令人窒息的母爱

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最动听的词汇,但母爱有时也可以爱到让人窒息、痛不欲生。《令人窒息的母爱》的主人公刘欣欣原本有个幸福美好的4口之家,但自从年幼时父亲去世以后...

by:竹节跳动

令人烦恼的茶壶

这是一本魔术师的神奇童话集,是发生在赛普斯甜点国的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故事。作者诺曼·亨特,曾是一名颇有成绩的魔术师,他笔下的故事深受一代又一代的书迷喜...

by:小饭团有声绘本故事

北大才女说出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

你无需告诉每个人,那一个个艰难的日子是如何熬过来的。大多数人都看你飞得高不高,很少人在意你飞得累不累。所以,做该做的事,走该走的路,不退缩,不动摇。无论多难,也...

by:风格恩格尔

免费|我的那位会捉妖|玄幻奇幻&穿越&总裁

稳定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AI主播良心又迷人,订阅追更不迷路!【内容简介】他是只盯着股票曲线的冷面心狠总裁。她是莫名穿越费尽心思要穿越回去的捉妖师。...

by:博易de电子书

圆梦解梦释疑惑

通过解梦实现圆梦,通过学习化解疑惑!

by:博学多才的晋南王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