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连队杂忆

2024-04-16 11:57:4304:48 83
声音简介

                                                             连 队 杂 忆

                                                                李少华

                                                              写  信

  在三线,我们和家里、和朋友的联系靠书信,同团的战友联系也靠书信。平时最盼望的就是看到家人、朋友、战友的来信。连通讯员每次从团部回来,大家就像追星族迎接明星一样,远远地迎了上去,询问有无自己的信件。闲暇时,我们就把写信当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来做。

  连队人多,文化低,开始时大家写信也是千奇百怪。

  比如落款,应写某某地某某部队某学生连,有人在信封上落了个“金珠玛米”。

  又比如有人给家里回信,没有信瓤ránɡ子,只寄回一个信封

  还有一个人看完家里的来信,把自己的回信留下,却把家里的来信寄了回去。家里收到后,吓坏了,赶紧向连里发电报询问情况。

  连里一看这怎么行?连长召开大会通报写信问题,引起大家的重视,以后问题就少了。

                                                                  尴  尬

  有一天的休息时间,站在大院,和供应股冯助理等人聊天。冯助理是个广东人,50多岁,说话大嗓门,快言快语。

  这时,女学生26连一位排长带着两个学兵,赶着两头猪路过后勤大院。这位排长留着短头发,一米七左右的个子,长相十分端庄。冯助理平时认识这个排长,看见她们赶着猪过来,不假思索地打招呼问:“小张,干啥去?”一句话问的这位女排长脸红到了脖子根,无法回答,其他两位女学兵也不好意思地转过头偷着笑。冯助理见状,仔细看了一下,忽然觉得问话不妥,也觉得十分尴尬。“啊……啊……”冯助理支吾了两声,赶紧把话题转开,双方才都下了台。

  原来,她们是赶猪去给猪配种。十七八的大姑娘出这差,确实难为她们了。她们过去后,一个战士告诉我:“那个女排长特别能干,抡起大锤来,赛过小伙。”我听后,十分钦佩。女学兵,英雄啊!

  

                                                                   捕  鱼

  为改善连队的生活,团供应股从广东购买了一张渔网,准备在汉江捕鱼。

  一天,联系好了机动船,干部战士十余人,来到沙沟口的汉江边,进行试捕。当时汉江正是汛期,江水浑黄,水位大涨,已漫进沙沟口。

  这渔网好大,有六七十米长,网中间有一个兜,像英文字母大写的“D”字,这是大海里捕鱼用的网。我们把网的一头固定在岸上,另一头固定到船上,准备以岸为圆心,像圆规画圆一样捕鱼。机动船拖着网驶向江心,开始逆水包抄。当开足马力向上拖时,只听见船“嘟嘟嘟”地干吼,却不见船前进。可见,由于水流太急,渔网的阻力太大,机动船已无能为力。这条船可是在当时当地部队里马力最大的呢!

  我们又改变了方法在沟里的回水里捕鱼,由于水浅,机动船又进不去。大家用力拉网,根本拉不动,只好作罢。忙了半天,一条小鱼也没捕着。

  后来这个渔网还是发挥了作用,把它拉到白河,在那里捕了不少鱼,给各连队分了下去。

  作者:李少华,原2107工程学生25连,铁道兵5847部队学兵25连班长。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山居杂忆

一位大家闺秀的百年家族记忆,家族命运在历史中起落沉浮,她的回忆更像是历史尘埃落定后的闲谈。

by:姥姥和牛申

山居杂忆

这是一本活的历史书,记录的是以一个江南家族为中心、从清朝末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开始这一百年的中国社会变革史。高诵芬从“抗战逃难”到“文革抄家”等,无...

by:醒着的夜wjr

《胡适杂忆》

本书是唐德刚以自己的回忆和胡适日记的记录为材料,对胡适一生中的众多问题写出的回忆性文字。此外,作者还对胡适在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领域的成就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by:摩天轮XLP

钱多多|山居杂忆

作者高诵芬,一个杭州大家闺秀的百年家族记忆

by:sudn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

钱老一生为故国文化招魂,其为中国文化之贡献,三钱之钱伟长为其侄,现在耶鲁之名学者余英时为其门生,严耕望亦出先生门下。先生高龄九十有六,愈老愈精,其于韩柳古文唐宋...

by:颜回一样

《启功杂忆》-鲍文清

作者鲍文清与启功先生交往二十多年,本书是她根据亲自采访记功了解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写成的,介绍了她亲眼所见的记功鲜为人知的一面,他的家世、恩师、贤妻,他的劫难、病痛...

by:晓波读书

胡适杂忆 唐德刚

胡适是安徽人,哥大出身,北大成名。因而他对这三重背景都存有极深厚的温情主义,而且老而弥笃。事实上,胡先生晚年对唐德刚这一后辈,不拘形迹的教导与往还,与他这三大偏...

by:张小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