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90后也渐渐被脑梗盯上?答案找到了

2024-04-17 22:52:0404:27 267
所属专辑:药师方健谈健康
声音简介

坐标广东东莞,90后小伙小刘,因突感左侧肢体乏力、头晕不适,休息后没有缓解,来附近医院就诊。经过头颅CT、心电图、生化等一系列详尽的检查,医生最终确诊他罹患急性脑梗。

对于身为90后的小刘以及其新婚妻子来说,这一诊断犹如晴天霹雳,实在难以接受。

通常情况下,卒中这一疾病往往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的专属,然而,这位年轻的90后小刘却不幸中招。更令人震惊的是,入院后的进一步检查显示,邓某不仅患有缺血性卒中,还同时被诊断出

患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脂以及高尿酸血症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年纪轻轻便身患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

据小刘爱人反映,他平时老是熬夜,经常吃宵夜,喝汽水,叫他减肥、注意锻炼身体,他从来不听...

一、什么是青年卒中?

青年卒中是指在年龄低于45岁的人群中出现突发的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

二、青年卒中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不良生活方式对青年的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许多青年面临着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和身体疲劳增加中风的风险。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进而增加患卒中的概率。

其次,疾病因素也是导致青年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在年轻人群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这些疾病与卒中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治疗,就会增加卒中的风险。

此外,遗传因素也可能对青年卒中的发生起到一定影响。卒中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卒中病史,那么个人患卒中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卒中的发生往往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三、青年如何预防卒中?

年轻人预防卒中,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慢性疾病、关注遗传因素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增加肌肉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中风的高危因素,应尽早戒烟,限制饮酒量。

②积极控制慢性疾病:

定期体检:关注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控制慢性疾病。

遵医嘱治疗:如果被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应遵医嘱服药,定期检查,确保病情稳定。

③关注遗传因素:

了解家族史:了解自己的家族是否有卒中病史,如果有,应更加重视卒中的预防。

早期筛查:在遗传因素的作用下,可以考虑进行早期筛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卒中风险。

④提高防范意识:

了解卒中知识:包括中风的症状、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等。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中风的前兆或疑似症状,如突然出现的头痛、眩晕、肢体无力等,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结语青年预防卒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慢性疾病,关注遗传因素,提高防范意识。注意做好以上几点,可有效降低卒中风险,保障自己身体健康。

同时,也建议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与医生保持沟通,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楚后丨希行著丨为何莫言播

前世她迷迷糊糊野蛮生长,被利用,被迫害。幸而重生,这一世她会好好活着,一定要见到爹爹。打了人,拿了钱,不声不响就带着阿乐去边郡找爹爹。故事从北曹镇驿站几个驿兵遇...

by:为何爱读书

网红歌手:吾辈将渐渐主流

从网络起步的歌手摩登兄弟刘宇宁登上这一季《歌手》的舞台开始,“网络歌手”这个概念已经逐渐模糊,传统与网络歌手的碰撞也将愈加强烈,“歌手”这个概念也将被重新定义。...

by:歌单精选集

为何说

说我想说的

by:为何2021

不知为何

说起来,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那还是19年的夏天最早有这首歌片段的时候,是拿起吉他无意间哼出来的,在乐斑当时的沙发上,多哼了几句就觉得旋律很好听就用手机记...

by:华语音乐

情为何物

人有七情六欲,情感故事千差万别;多方位着眼,多角度解读,希望能为情所困的你我,提供些许参考。

by:佩兰沉香

声音主播

158337042

简介:三甲医院主任药师,神经内科临床药师;2006年获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任广东省药理学会合理用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2020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感谢状”表彰;广东省药学会药学科普创作“优秀奖”;于《家庭医生》、《家庭医药》、《医食参考》等杂志发表数十篇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