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屿翔演播的 《水经注》 卷十五 翻译 3

2024-05-12 07:44:0004:21 19
声音简介

。义熙年间(405 一418 ) ,刘裕西入长安,率领水军驻扎在洛阳,命令参军戴延之与府舍人虞道元乘船溯流而上,考察洛水的上下流,想查明水军船只能到达的地方。戴延之到了这里就回去了,竟没有到达源头。洛水又东流,库谷水注入。库谷水出自宜阳山南麓,三条课涧同流而出,汇合成一流,往东北注入洛水。洛水又东流,到了鹑鹏水口。鹏鹏水发源于北面的鹑鹏涧,往东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流经仆谷亭北面,左边汇合北水,北水发源于北山,往东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东流,侯谷水出自南山,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往东流经龙壤城北面。龙嚷将军王镇恶,跟随刘裕西入长安,从陆路经过这里,因而得名。洛水又东流,左边汇合宜阳北山水。这条水出自北溪,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东流,广由涧水注入。涧水发源于南山由溪,往北流经龙骤城东面,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东流,右边汇合了直谷水。直谷水发源于南山,往北流经屯城西面,北流注入洛水。
  文往东北流经鑫城邑南面,
  蠢城西面有坞水,发源于北面四里的山上,山高二十五丈。旧时龟池县治就设在蠢城,南面与金门坞相望。坞水以南五里是旧宜阳县治所。洛水右边汇合金门溪,溪水发源于南面的金门山,往北流经金门坞西面,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东流,汇合了款水。款水有两个源头一齐流出,称为大款水,汇合后往东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东流,黍良谷水汇入。这条水发源于南面的金门山。《 开山图》 说:山上多竹,可制箫笛。建武二年(26 ) ,强弩大将军陈俊回军攻打金门,白马,都攻下了。说的就是这地方。水往东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东流,左边汇合北溪,南流注入洛水。又往东流过阳市邑南面,又往东北流过于父邑南面,
   太阴谷水发源于南方的太阴溪,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东流,与白马溪水汇合。白马溪水发源于宜阳山,溪中有一块大石,形状像马,所以这条溪涧是因了岩石的形状而得名的。溪水往东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东流,有昌涧水注入。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欢迎收听由潘屿翔演播的《水经注》丨北魏郦道元丨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的确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

by:潘屿翔

水经注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

by:故磊溪边

水经注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水經注(完結)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

by:兰兰666666999

《水经注》阅读

分类:中国古典文学作者:郦道元三国时期有人写了《水经》,但是内容简略,全书只有八千二百多字。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系统地对《水经》进行注释,就是《水经注》,全书...

by:善意流传

郦道元《水经注》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以三国时成书的水经为纲所作出的注释,先给出原文介绍河流和山脉的基本情况之后给出注释,包含较定和详细解说,不仅介绍了河流与山脉的走向...

by:AAA我是果秋糖

千屿千寻

【悦库推荐】人间本无伊甸。走过一千座岛屿,是否就能找到幸福的意义。有怎样的心情,就能看到怎样的世界。走过的每一座岛屿,都是我寻找你的足迹——献给在追爱路上无畏的...

by:悦库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