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55长刺节论

2024-05-07 07:18:4303:42 25
所属专辑:《黄帝内经》
声音简介
《黄帝内经 · 素问》55

长刺节论

【原文】

刺家不诊,听病者言。

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按全元起本云:“为针之。”无“藏”字),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

阴刺,入一旁bang4四处(按《甲乙经》,阳刺者,正内一,傍内四;阴刺者,左右卒刺之。此阴刺疑是阳刺也),治寒热。深专者,刺大脏,迫脏刺背,背俞shu4也。刺之迫脏,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与刺之要,发针而浅出血。

治痈(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经》“腐”作“痈”)肿者,刺腐上,视痈小大深浅刺。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止。

病在少腹有积,刺皮肉以下,至少腹而止。刺侠脊两旁四椎间,刺两髂qia4髎liao2、季胁肋间,导腹中气热下已。

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间,刺腰髁ke1骨间,刺而多之,尽炅jiong3病已。

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

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无伤筋骨,伤筋骨,痈发若变。诸分尽热,病已止。

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热病已止。

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

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针调之,病已止。

病风且寒且热,炅汗出,一日数过,先刺诸分理络脉。汗出且寒且热,三日一刺,百日而已。

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医养生: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by:产业地产章伟

黄帝内经/养生学中医用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

by:吴家华少

黄帝内经

健康对每个人都是最重要的,有健康才会有一切。假设一个人有100000000万,前面的1代表健康,后面的0代表你的房子、车子、妻子、儿子、金子等,如果没有前面的健...

by:Anny1314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by:三宝学堂

黄帝内经

活学活用中医养生经,四季顺时调养不生病。

by:天天林中清泉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不仅是一部医学著作,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文化等方面的内涵。本专辑是个人学习皇黄帝内经的学习记录,包括原文朗读,译文...

by:A若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