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2024.5.7):左肺典型的囊腔型肺癌,中药吃了半年会有效果吗?

2024-05-08 04:21:3505:46 115
所属专辑:叶建明说结节
声音简介

手术病例分享:

前言:临床上查出肺部阴影,有时候其实是非常典型的肺癌,但由于不是常见的影像类型,许多医生仍对其认识不太够。前段时间有位结友在当地医院因结石检查发现肺部阴影,当时医生叫他到胸外科就诊,胸外科医生开了点药给他吃,以后后来一直在中医科吃中药。可是有咳嗽症状,也一直好不了,遂后来在朋友介绍下来杭州市肿瘤医院我的专家门诊就诊。我告诉他这是非常典型的囊腔型肺癌,要尽快完善检查没有转移的话争取手术才行。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半年前检查发现肺部阴影,并有咳嗽症状,刺激性干咳为主。曾服过消炎药并坚持中药口服治疗。

影像展示与分析:

先看平扫非薄层的影像:

乍一看,似乎是左上叶肺炎症,因为边界显得有些不清,似乎是片状,局部有囊腔灶,不是平时肺癌那种肿块或结节状的占位性改变。

再看薄层影像:

病灶含有囊腔,靠前侧是混合磨玻璃密度,整体轮廓其实挺清楚的,灶内实性成分很明显,边缘毛刺样征,形态不规则。囊壁薄的地方薄,厚的地方厚,邻近胸膜也略有牵拉。

磨玻璃成分与正常肺组织之间界限清楚,囊腔壁厚薄不均。

上图见靠前侧的磨玻璃部分瘤肺边界很清楚,实性成分密度杂乱,形态不规则。

病灶附近的肺门部支气管结构紊乱僵硬

再看靶重建图像显示更为典型的恶性影像特征:

病灶似乎偏长条状,密度较高,有囊腔,见到毛刺或棘突伸向胸壁侧。

实性成分密度高,囊腔的壁部分区域较薄,有少许磨玻璃成分可见,毛刺伸向胸壁侧,较为锐利。

上图呈明显囊腔病灶,囊壁厚薄不均,实性成分明显,实性部分密度杂乱,靠前侧有磨玻璃成分,且边缘毛糙,锐利毛刺可见,病灶表面不平。

囊壁与血管间隙不清,囊壁厚薄不均,部分为实性密度,部分是菲薄磨玻璃样密度,靠前侧有较大范围磨玻璃,且轮廓与边界较清。

实性成分密度高,囊壁内有血管走行。

明显毛刺征,混合密度以及分叶与形态不规则,囊腔厚薄不均,胸膜有轻微牵拉影响。

混合密度,囊壁不均,进入的支气管僵硬,毛刺明显且锐利,表面不平分叶,形态不规则。

整体轮廓较清,瘤肺边界清,浸润性生长明显,囊壁厚薄不均,表面不平。

矢状位非常典型恶性,囊腔灶,囊壁厚薄不均,部分区域混合密度,实性成分密度高,毛刺明显,分叶征以及明显的强收缩力感觉。

冠状位上看,囊壁杂乱,密度高,不均,有磨玻璃成分,毛刺可见。

上图视角显得只是混合磨玻璃结节的样子,囊腔不明显,但这样的影像是非常典型浸润性癌的表现:1、混合密度,中间密度高,周围是磨玻璃;2、不管实性成分与磨玻璃成分之间还是磨玻璃成分与正常肺组织之间的接触面都是毛刺明显,呈浸润性生长的影像;3、表面不平有收缩力,浅分叶也明显;4、实性成分密度也显杂乱;5、灶边似见扩张细支气管。

囊腔病灶,壁不均,表面不平,分叶明显,灶内血管穿行。

靠前侧混合磨玻璃密度,显得杂乱,毛刺明显。

混合密度,囊腔病灶,毛刺明显,血管走于囊壁内,内壁不光滑。

细毛刺非常明显。

囊腔、混合密度、毛刺锐利、表面不平、强收缩力。

病灶密度杂乱,表面不平,毛刺明显,分叶,囊腔灶,与血管间隙不清,血管走于囊壁内。

最后结果:

杭州市肿瘤医院胸外科手术团队为其进行了胸腔镜左上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

标本表面观,见胸膜皱缩,质硬。

剖面见病灶有收缩力,切面灰黑。

术中快速切片示浸润性腺癌。

常规病理示:浸润性中分化腺癌,长径2.5厘米,腺泡型20%、乳头型10%,贴壁型70%。紧贴但未累及胸膜。支气管周围淋巴结8枚,未见癌转移。

第7组、第10组,第12组淋巴结未见转移。

感悟:

今天分享这个病例是非常典型的囊腔型浸润性肺癌,此类肺癌的重要影像特征包括:1、囊腔病灶的囊壁厚薄不均;2、血管走行于囊壁内;3、囊壁密度不均并杂乱;4、内壁不平整不光滑;5、病灶整体与周围正常肺组织界限不清或有毛刺征,毛刺相对锐利;6、病灶表面不平分叶,形态不规则。而对于此例,不单有这些囊腔型肺癌的影像特征,还有突向前侧的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样的影像表现,也是非常典型的。从上面的分析展示我们也可以看出靶重建的影像较平扫提供了更多的影像细节信息,让我们的判断更加精准可靠。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熟悉了解这类囊腔型肺癌影像提供一点经验,从而更容易认识到此类相对少见一点的肺癌类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执医病例分析

文档来自在逃小番茄Lynn

by:打扰了等你好久了

真实的病例故事

老医生们在多年临床工作中经历了成千上万的病例,其中,有的由于存在某些特点或复杂性,因而留下深刻印象,终生不忘。这些特别有意义的病例,长期保存在老医生们的头脑...

by:俊杰识途

病例小故事——口播

父亲与我在四十余年的行医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疾病,很多是传统方法不易治愈的,用整脊的方法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by:脊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