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读懂孩子的安全感 4

2024-05-11 01:25:0910:33 22
声音简介
接下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孩子出生后。每个阶段的安全感,具体的心理表现。

孩子从出生到90天的时候:孩子心里想的是,我能活下去吗?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没有成年人照顾,这个孩子是没有办法活下去的。心理需求是我要完全被无条件的接纳,家长还要让孩子在心理上感觉到他是最重要的。而且这个时候孩子的占有欲是非常强的,可能有人会说,才3个月的孩子,他又不会说,不会表达,但是孩子心理是有这样的需求的,虽然不会表达。这个阶段家长如果做不到让孩子感觉到他是被无条件接纳的,那么他的安全感是从一开始就有了缺失。那么家长要怎么做呢?有的老人说不要孩子一哭就去抱他,但我个人认为,传承下来很多老的说法未必是对的。那么怎么样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呢?其实在孩子一睁开眼,第一眼就应该看到妈妈的笑脸。也就是在孩子睡醒第一眼就要看到妈妈,只要孩子看不到妈妈就会有恐惧。如果孩子哭了很久还没有人理他,那么他的恐惧感就产生了。

我曾经在月子会所服务新生产的妈妈,给她们去做一些心理疏导。有一些妈妈没有做好要孩子的准备,心里会有烦躁,不喜欢孩子。其实这种感觉是会传递给孩子的,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事实上,孩子越小,他的心越纯,哪怕妈妈皱一下眉头,他都会感受得到。所以,妈妈要做的就是完全无条件的接纳。上边说到妈妈要第一时间出现在孩子面前,并不是说第一时间要把孩子抱起来,如果孩子醒了,不哭也不闹,你可以在旁边逗逗他。如果孩子哭了,你就要看看孩子是不是饿了,或者拉了尿了等等,你需要去帮她处理一下。这个时候也不是直接抱起来,可以先和他说一下话,比如很平和的和宝宝说:宝宝,你是饿了吗?然后再把他抱起来!一定要心态平和的去和他交流沟通,而不是很烦躁的去传递给他,你的坏情绪。因为如果不是很平和的去和他交流,孩子也不会感受到妈妈是无条件的接纳自己。最重要的是,孩子也会承受妈妈的不舒服。无条件的接纳并不是说只针对大孩子,小孩子是更需要的!接受孩子是最重要的,并且让孩子感受到,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感觉到很安全。

从3个月到24个月这个阶段: 虽然孩子已经出生了,但是在他心理上和妈妈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就像脐带一样,还没有断开。一直到24个月的时候,孩子才会接受和妈妈的分离,就是心理的脐带可以断开了,在孩子10个月左右这个阶段,家长一定要记住,一定不要和孩子玩消失。也就是说,当孩子这个阶段开始认人,开始要找妈妈的时候,如果妈妈想要出去,孩子会哭,会不让妈妈出去!这个时候老人会先把孩子抱走,妈妈趁着这个时间溜走,等到孩子出来发现妈妈不见了,会开始哭,其实这样做是很可怕的!孩子是没有逻辑思维的,孩子的直接感受就是妈妈没了。其实这个时候,如果妈妈要离开,一定要和孩子说,妈妈要去做什么,即使孩子哭,也要让孩子看着妈妈离开,当然,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妈妈最好陪孩子到16个月!现在很多妈妈在4个半月的时候就要上班了,其实孩子心理上和妈妈连接的脐带还没有断。在这个期间和孩子的分离时间是不能太长的,也就是几个小时。

孩子从10个月开始到16个月这个阶段: 一般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学走路了,而且这个时候孩子经常会有一个动作,会经常玩着玩着就跑到妈妈跟前说:妈妈抱,妈妈抱!这个时候如果妈妈把他抱起来,他马上又想下来,可能玩一会儿以后,又想要妈妈抱,重复这个行为动作。如果这个时候,妈妈忙得不耐烦了,说不抱,你自己玩去,妈妈这样的行为和表达就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一定的伤害。其实这个时候孩子的行为也是一种试探,他在试探妈妈你是不是爱我,如果妈妈拒绝抱孩子的话,他会在心里想,妈妈,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如果这时候妈妈把孩子抱起来了,他蹭下去一会儿还要妈妈抱,妈妈又抱起了孩子。那么这个时候,孩子心理就会确认一件事,那就是妈妈是爱我的。所以,妈妈们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这个行为,是确认心理安全感的一种方式,这个时候,妈妈一定要把孩子紧紧抱进怀里,告诉他: 宝贝,妈妈爱你。

从1岁半到两岁这个阶段:孩子可以和妈妈分离了,但同时分离焦虑也出来了。当孩子10个月的时候,你要离开的话,一定要让孩子明确接收到妈妈是要离开,就算他会哭,也要让他知道妈妈是要离开。这个时候也是一样,当你要离开的时候,你要告诉孩子你要出去,要做什么,要走多长时间。要告诉她,妈妈是爱你的,但是妈妈现在要出去做一些事情,就算孩子会哭也没有关系。如果孩子安全感比较强的话,他基本上在这种情况下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就算会哭,也就哭一会儿就没事了。

在安全感和归属感建立的阶段,家长要做些什么呢?一般这个时候孩子会好奇,会开始探索!如果这个阶段孩子想要去做什么,就让孩子去做!在前面课程里,我们讲孩子专注力的时候讲过,如果这个阶段孩子跑过来说需要帮忙,想要家长去帮他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去帮他。但是帮忙不是说代替他去做事情,而是协助孩子完成一件事。比方说孩子想要爬到一个地方,但是自己爬不上去,他会寻求家长帮忙,这个时候家长一般都会扶一下他。如果相反,孩子跑过来寻求帮助,妈妈觉得这个事情很简单,不愿意帮忙或者态度冷淡,这个情况下也会造成孩子安全感缺失。当家长不去帮助孩子的时候,孩子心里想的是,妈妈不爱我了,妈妈不要我了!这个时候孩子是没有逻辑思维的,是直线性思维,他无法考虑到妈妈可能很忙或者怎么样!所以家长要在第一时间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是重视的,让孩子感受到妈妈是爱自己的。

在两岁到3岁期间:这个阶段孩子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是很强烈的,什么事情都想要试试,都想要摸一下。这个时候,在安全的情况下,不要阻止打扰孩子,一定要让孩子去尝试。这个阶段孩子已经有了一些语言的表达,家长要给孩子一些适当的鼓励和欣赏,孩子会感觉到在一种很安全很温馨的环境里。家长在心灵领域可以给孩子呵护,所谓心灵呵护就是无条件接纳,平和的和孩子交流,给孩子鼓励和欣赏,这个时候孩子心里会很踏实!

从孩子出生到3岁这个阶段,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安全感建立相对来说是比较完善的,那么这个孩子心理上安全感是充足的,为孩子后期上幼儿园,一直到成年后,会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家长一定要有个概念,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不管是学习还是其他让你着急的部分,你都要做到不要和孩子着急。一定要回看一下,从孩子出生到现在这个阶段,家长都做了些什么,你在孩子身上又付出了什么。我跟很多家长说:如果在孩子0 到 6岁这个阶段,你轻松了,那么后边的阶段一定会很累。孩子0 到 6岁这个阶段,父母可能更多轻松的是身体!比如说:一些孩子小的时候,晚上需要起来,或者需要更多的照顾,你会觉得累,尤其很多爸爸妈妈又上班,老人又心疼自己的孩子,觉得孩子上班辛苦,自己帮忙带小孩子。其实这种父母帮自己孩子带小孩,这种隔代带孩子反而会害了自己的孩子。很多年轻的父母刚好会觉得精力达不到,自己还没有玩够,就把小孩子交给了父母带,这个时候自己是轻松了,但是在孩子0 到 6岁的这个阶段,就造成孩子缺失了很多东西,比如说孩子安全感这个部分。等到孩子开始上学了,好多问题就会出现了,很多家长会着急为什么孩子这么不听话,会反过来埋怨父母太过于惯着小孩子了,然后自己又去严厉地教育孩子,这样造成孩子会给自己制造更多的问题——也就是为了要引起父母的关注!所以,父母送给孩子的,在他整个人生中最好的,最棒的礼物就是:帮孩子建立起很完善的安全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建立起来,在一个生命成长中,是最主要的基础。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读懂孩子

孩子是父母关系的一面镜子,是父母关系的“替罪羊”;孩子是家庭最忠诚的守望者,承担了家庭所有的问题。本书带领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一起读懂孩子,读懂自己。透过真实的...

by:小宁子的智慧人生

读懂孩子

接受孩子的爱,激发孩子持续一生的内驱力,孩子是家庭中心的守护者,很多时候我们眼里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其实只是孩子爱家庭爱父母的方式,本书着力探讨问题,孩子的深层心...

by:智阅亲子绘本馆

读懂孩子

爱孩子不如懂孩子,我们是孩子选对的父母吗?如果不是,欢迎一起学习,一起成长。1.爱是家庭教育的灵魂2.读懂孩子的成长规律3.读懂孩子的性心理发展规律4.读懂孩子...

by:亲子教育全集

读懂孩子

激发孩子持续一生的内驱力,读懂孩子的内心需要

by:慧真如是心生活

读懂孩子

周鼎文家庭教育智慧,激发孩子持续一生的内驱力

by:一念ln

读懂孩子

周鼎文家庭教育智慧

by:校长妈妈读书

爱孩子从读懂孩子开始

一位西方教育家说:“当你有了孩子,你就有了问题。”从孩子出生起,父母就要面对孩子成长中不断出现的各类问题,例如,孩子上学后,从早上起床穿衣、洗脸刷牙、吃饭上学,...

by:神秘开朗网友

读懂孩子的心

如果父母不想成为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人,破解之道就是成为终身学习者----樊登老师。本书是将心理学、教育学、神经学融入亲子教育的养育指导书,帮你读懂孩子,与孩子一起...

by:心澄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