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开人性遮羞布!“杀猪盘”直击上流人士阴暗面,国产剧转性了?

2024-05-11 19:16:3013:10 97
声音简介

《新生》开播,热度确实无法忽视。

井柏然饰演的诈骗犯费可,在剧里男女通杀,不管是优质霸总哥,海归富二代还是外企高管,无一不败在他精心设计的骗局下。

和网飞合作,所以制作还算精良,但不得不承认,它仍有很多国产剧的通病。

费可刚开场三分钟就死了,于是那些被他诈骗过的人收到吊唁信后,都理所应当地只身前往海岛别墅悼念他。

然后他们就被关在地下室,理所应当轮流开始讲出与费可之间的故事。

讲真,看到这开头差点弃了,很怕《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那两个小时带给我的折磨又重新上演。

为了快速推动剧情,每个人出场还附带自我介绍,简直是剧本杀大型现场。

好在,后续剧情还是跟上了。

第一位受害者:有矿叔。

费可在活动上乔装海归,谈吐得体,斯文贴心,瞬间俘获了有矿叔女儿的心,交往半年女生就想结婚了。

这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他只是想以女儿为支点,撬动有矿叔这座钱山。

有矿叔也不是吃干饭的,当然不同意女儿嫁给一个还在创业的毛头小子。

不过见面后,发现费可还算老实,再加上他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最关键,费可的爹所在的土矿部正是自己矿地的对口管理机构,指哪打哪。

于是就同意了,这期间他不是没怀疑过费可的身份,很谨慎地调查过,饭桌上也旁敲侧击了。

奈何费可的局确实天衣无缝。

他用着从别的骗局那得到的,摸得着的资源,堵住了有矿叔半信半疑的心。

给有矿叔看全英文的计划书,带他参观成熟的公司,租一个专业演员做妈妈。

最后顺利从有矿叔这里骗走四千五百万,同时害得有矿叔的女儿自杀。

看起来这骗局太顺利了是不是?

一个久经商场的老炮儿居然会被一个毛头小子骗得团团转。

无他,因为他抓住了商人的命脉,看起来无关紧要,实操起来,却能一击毙命。

打动女儿靠情感,而撬动有矿叔靠心理战。

其次霸总哥,这就有点隐晦了。

“他有种特殊的魅力,让人一见如故。”

看看这暧昧不清,还在回味的表情,dddd。

不多说,最后也是陷进了费可的情感旋涡,被骗了两千万。

费可编造的出国经历,是这哥的经历;费可的金融知识,是这哥手把手教的;费可招待老丈人和其他情人滚床单的房子,也是这哥的。

这哥被骗的可不止是钱。

就这,来吊唁的时候还带了礼金,一沓。

对了,他也不是一无所获,费可把他的猫弄丢了,又重新买了只一模一样的,后来他自己的猫又找回来了,所以他还收获了一只猫。

第三个公司高管。

也正是因为接近她,才让费可有机会给有矿叔看了计划书和公司。

同样也是因为情感诈骗,高管损失千万。

第四个学生妹,被费可情感控制,下药送人,用来置换资源了。

费可为每个人量身打造的骗局,确实环环相扣。

当然,剧里也有为了影视效果制造出很多巧合。

比如他跟各方斡旋,用的都是不同的手机,随身带这么多手机真的没有一个跟他发生亲密关系的人会发现吗?

按已有内容,五个受害人之前都在费可的骗局里擦肩而过,但是没有一个人想起来同对方搭个话,于是就让费可有了一骗再骗的可趁之机。

从头到尾,费可都是钻了情感需求的空子,空手套白狼。

这剧也成功地让情感诈骗再一次被大众关注。

上一次聊情感诈骗的还是周冬雨的《鹦鹉杀》,不过可惜将情感诈骗拍得稀碎,主创用“情感诈骗”骗到了每一个走进电影院的观众。

《后来的我们》超长售后,你没做到的,我替你做了。

虽说这剧主打的是反情感诈骗,但很明显,前文谈到的内容很少,仿佛所有受害者都是忽然被戴上了一顶“情感诈骗”的帽子,然后钱就长腿出逃了。

作为观众带入其中受害者的角色,我不禁会想,自己究竟是真的会上当受骗,还是编剧为了剧情发展顺利,而让所有人都深陷在费可的情感里,难以自拔到愿意花费千万。

就像看无脑商战剧时会怀疑,难道所有配角都是降智的吗?

但是情感这个东西,并不客观,所以我不能以我的个人经验去主观判断。

纪录片《和陌生人说话》中,曾经采访过有如此遭遇的女生。

她独立,警惕,也深谙网络的危险,在网上交流时,她会刻意地“端着”。

她跟我们中的大多数一样,都对网络上的情感诈骗不屑一顾,自信不会掉进陷阱。

但是,人不是上了机油,充了电就能自动运行的机器。

人会觉得疲惫、孤独 ,需要情感的填充。

如果对方是油王、普男当然会一眼pass,但是如果对方真诚,自卑,因为情感受过挫,现在只想找个普通人共度余生呢?

不扯远的,如果对方能每天给自己的情绪兜底呢?恐怕绝大多数父母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当对方展示出的软弱,能与自身达到共鸣时,戒备自然消散。

“人都在维持表面的体面。”

当对方不带任何目的出现,我们真的能一眼辨真伪吗?

从受害者角度,这是正常的恋爱流程,毕竟周围通过网恋结婚生子的也不在少数。

接下来,谁会质疑恋爱过程中给对象转账发红包的行为?

等待我们的不是一个单一的人,而是一个已经被锻炼出SOP,深谙心理的老手。

极其懂得如何触及你的内心,你的感情空白,利用你的情感骗取你的信任和依赖。

南京的单亲妈妈,在互联网认识了一个音乐老师。

对方干净有才,对自己温暖关怀,正好填补上离婚伤耗的情感空缺。

她们不是没有怀疑过,奈何诈骗犯塑造的身份真实周密,构建了她们最想要的未来。

从来没有人关心过她单身抚养孩子的不易,也没有人关心她独自还七十多万房贷的艰辛。

再细致一点,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她暴雨天骑电瓶车送孩子上学的狼狈。

女性离婚带娃已经劳形苦心,难道她还没有拥有爱的权利吗?

可恨的是诈骗犯,为何总是受害人在遭受道德审视。

离异的方女士,通过婚恋中心花20万高端定制了结婚对象,结果对方是团伙合作的婚托。

已婚状态的普通男性,被包装成精英男。

还是那个问题,她并不是一开始就相信的,只是感觉对方很诚恳踏实。

一来二去的聊天过程中两人逐渐熟悉起来,慢慢的,对方开始跟她畅想未来,表达出对方女士的爱慕和关心。

趁着这股劲,他陆续开始跟方女士借钱。

基于即将结婚的信任,方女士借给他了。

逐渐,你便能摸索出一条比较鲜明的脉络。

受害者都觉得自己有足够的防范心理,对方一开始也只是以普通人的身份陪伴在自己身边。

态度诚恳,给予自己足够的情感需求共同构造以后的生活。

看似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恋爱流程而已。

可亲密关系到一定地步,就成为了物质收网的节点。

也许我们曾经被骗的经历,在别人的上帝视角里都是“怎么可能会上当”。

这无非是因为我们已经做了预设,对方是个骗子,所以才会用不可思议的态度来面对诈骗行为。

尤其是情感诈骗这个复杂的类目,我们不能站在上帝视角,让所有人都断情绝爱,变成孤岛。

很多人听到情感诈骗受害者的自述后,第一反应是被害人因为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罪有应得。

这跟“受害者有罪论”无二异。

就连“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也会变成一根刺。

他们此刻才是真正的孤立无援。

对于那些受害者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咽不下吐不出的苍蝇?

接触的真实新闻案例纪录片越多,越能体会到普通人的情感需求。

因为情感需求存在,希望找到情感共鸣,共鸣到一定程度就会通过钱来泥塑感情。

钱不是重点,感情才是。

让她承认被骗,简直比骗她还难。

曾经情感的创伤,父爱的缺失,亲人的分离……只要被骗子捕捉到,就是下手的好时机。

这就是诈骗犯的突破口,而女性通常是情感诈骗的下手目标,男性也有,不过仙人跳较多。

对于这类情感诈骗,大众依旧单薄地用“杀猪盘”来形容。

将人比作无脑的猪,将培养感情的过程比作养猪,时机成熟,开始“杀猪”。

杀猪,猪饲料,这些词依旧是充满恶意,这也是潜意识的物化受害者。

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同情其他的受害者,唯独对情感诈骗的受害者,百般挑剔。

因为想也知道结果,表面上说着理解同情,背地里嘲笑她们贪,傻。

对于受害者而言,这就是双重的煎熬。

大众谈起诈骗犯将人性玩弄于股掌之间,仿佛还有丝崇拜的意味。

《新生》更新的过程中,我把原小说《费可的晚宴》也看完了。

原小说费可患癌去世,受害人视角的故事并不真实,他们其实也所隐瞒。

好比有矿叔就是因为自己贪,才逼女儿嫁给费可。

女高管已婚出轨费可。

他们也想从费可身上得到点什么,强化了悬疑,却弱化了人性。

最后费可归还受害人被骗钱财来粉饰他的犯罪行径,再加点深埋心底的爱情来渲染。

所有人就当无事发生一般,各自安好来凑一个大团圆结局。

我本以为剧情会照着原小说的路数发展,但是没想到有所改动。

这一次,所有的遮羞布都被撕开。

这一次,镜头对准了犯罪者。

这是我看完那么多社会新闻后,私心很喜欢《新生》的一个场景。

现实生活中的镜头,都在逼得受害人说出“后悔”,从而告诫大众,轻信感情的下场。

但是为什么很少有镜头能对准诈骗犯,让他们说一说玩弄别人情感,骗钱敛财才是犯罪行为?

我想到西班牙电影大师布努埃尔的《朦胧的欲望》。

这部经典作同样书写的是情感诈骗的凶险,绅士马德奥被女骗子宫缇达引诱入局,不光被卷走无数财物,还遭受了她的折磨、凌辱以及虐待。

甄嬛国际版

而大师手笔的奇绝之处是,宫缇达的骗子身份在出场不到半小时后就已告破。

电影剩下的大半,描绘的不是骗子如何操纵受害者步步深入,反而是明知对方不是善类的受害者,如何愿者上钩。

答案其实就在谜面上:“欲望”。

令人欲罢不能的根源可能是肤浅的情欲、爱欲、物欲,也可能是更深邃、切骨的情感需求。

一位诈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骗子自述,有许多受害者压根不是傻,而是明知如此而亦为之。

他们的生活太过孤独空寂,于是甘愿主动入局,去交换骗子提供的情感价值。

《人民日报》

这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人性揭露:

犯罪在暗处,却比我们更懂得“慰藉”人心。

正义在明处,我们却惯于用嘲讽与责怪,继续打击受害者的脆弱。

在欲望面前,没有人能做到永远的清醒。

或许我们反而要向骗子们“取取经”:

直面人性固有的脆弱与需求,我们给予彼此的情感能量足够强大,心灵留下的可乘之机才会越少。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撕开宇宙一角

我们为什么不满足?不是因为别人,也不是因为外界。我们之所以不满足,是因为对宇宙的奇妙熟视无睹。我们为什么不幸福?不是因为别人,也不是因为外界。我们原本是幸福的,...

by:多云下的蛋

撕开时间的出口

寒武纪年原创网出品有声小说。【简介】人若能预知未来会如何?能凭借这份力量而过得自由自在?恣意享乐?不。身为孤儿的秦野遇见里然,与他相爱,视为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by:寒武纪年有声剧

李惊涛中篇小说《七桥镇的遮羞布》

一个舞蹈专业的大学生,一天晚上跟着两个潜入他书房的人出走了,走过一座桥,根据那两人的安排,把桥拆了,接下来,他们要去一个叫七桥镇的地方,这一去,舞者经历了一段波...

by:苏北春晓

人性的搏杀

作者:宋小武《人性的搏杀》以武林“飞天帮”教主之女罗兰芝与国民党爱国将领张权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同时,描述了杭州老国画家之女柳凤媛被卖身求荣的武林败类玉麒麟章贤...

by:古拉螳螂

人性的,太人性的

那亘古难变的人性啊。

by:蝉鸣书院

人性的奥秘|剖析人性 尊重人性 顺应人性

人性,是我们行为的基石,是我们在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质和情感。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面对这些困境,我们需要学会尊重人性,顺应人性...

by:相宜之音

人性的两面|厚黑|透视人性|人性真话|剖析人性

内容简介:任何人都不会拒绝快乐,任何人都会喜欢幽默,想在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我们必须先掌握幽默沟通技巧。幽默的表达是有一定技巧的。本书内容从语气,语调,表情,姿...

by:明空听书馆

人性绝学|人性玄机

学习更多课程,请加官方助理V信:lzshangdao521VX搜索《凌哲创业商道》,关注我,获得更多分享,开启人生能量!《凌哲创业商道》一个聚百万人脉的老...

by:凌哲财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