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浦安修申请和彭德怀离婚,邓小平却说:我不管这种家务事

2024-05-13 07:27:3109:49 704
所属专辑:帝哥说开国将帅
声音简介

1959年7月,中央政治局在庐山召开扩大会议,彭德怀在会上受到了错误的批判。

彭德怀的妻子浦安修当时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的党委副书记,庐山会议期间,正值学校放暑假,中央正好又有飞机去庐山送文件,她便乘坐这架飞机去庐山看望开会的彭德怀。

浦安修上庐山后,迎接她的是彭德怀的卫士长景希珍,景希珍见到浦安修后,并没有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而是一脸寒霜,一言不发。浦安修心里十分疑惑,难道丈夫不想让她上山团聚?

当景希珍把浦安修带到彭德怀的住处176号别墅时,只见大厅里空荡荡,没有什么陈设,只有靠窗的一张写字台上放着一份特别醒目的文件,浦安修过去瞅了一眼,竟被上面大字号的标题惊呆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讨论稿)》。

浦安修后来回忆说:“我那时真像掉进万丈深渊,不能自拔!”

庐山会议后,彭德怀和浦安修搬出中南海,来到北京西郊的吴家花园居住。在这段日子里,彭德怀的内心非常苦闷,他对浦安修说:“我的问题就到此,已经划了句号。我担心的是你,你是代我受过,本来在我的问题上,你是清白无辜的,但是运动一来,一向是顺藤摸瓜,上株下连。”

浦安修安慰彭德怀说:“大不了挨批吧,你放心,我能顶住。”

浦安修本以为她在单位人缘很好,领导和同事不会为难她的。但浦安修想错了,她上班的第一天,学校就开了她的批判会,不久以后,校党委会她也不能出席了,又过了一阵,学校把她调到教改办当主任……随着时间的推移,浦安修在学校里的压力越来越大,每天都是没完没了的谈话和检查。

在如此大的压力之下,浦安修感到了困惑:在绝对崇敬的领袖和一贯信赖的丈夫之间,她到底该相信谁呢?有一次,浦安修忍不住埋怨彭德怀:“你是管军事的,为什么要去管政治和经济上的事呢?”

彭德怀说:“我是共产党员,看到党的工作受损失,为什么不能说话呢?”

浦安修说:“难道那么多同志都错了,就你对了?”

彭德怀生气了:“你懂得什么?就知道怕事!”

政治压力逐渐转化成了家庭危机,以前浦安修每周回家一次,后来她逐步把自己的生活用品带到北师大的宿舍,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彭德怀虽然很伤心,但也无可奈何。

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以后,浦安修的压力继续升级,学校的许多人给她做工作,要求她与彭德怀“划清界限”。在痛苦和迷茫之中苦苦挣扎的浦安修犹豫再三,终于决定和彭德怀离婚,但她没有勇气直接找彭德怀谈,只好找到彭德怀的侄女彭梅魁,向彭梅魁交了底。

彭梅魁向彭德怀转达了浦安修的要求后,彭德怀沉默良久,最后他站起来对彭梅魁说:“她的压力太大了,离就离吧,这也是迫不得已,是政治需要,她也只好走这条路。”

1962年10月下旬的一天,彭德怀请浦安修回吴家花园一趟,他还请了自己的好友、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杨献珍。杨献珍本来是坚决反对彭德怀和浦安修离婚的,但时至今日,他也无话可说了。

这天浦安修回到家后,彭德怀削了一个梨,切成两半,他对浦安修说:“你要离婚,今天就分梨,这个梨,你吃一半,我吃一半。”

浦安修犹豫了一会,还是拿起了半个梨,杨献珍急了,他朝浦安修吼道:“安修,不要吃梨!”

浦安修看看杨献珍,又看看彭德怀,还是哭着把梨吃了下去。彭德怀心痛不已,他抓起剩下的那半个梨,使劲地丢在了地上……

不久以后,浦安修写了一份报告,要求和彭德怀离婚,报告先是交到学校党委,后来转到北京市委,最后转到了总书记邓小平那里,邓小平没有看报告,而是摆摆手说:“我不管这种家务事。”

邓小平又把报告转给了周恩来,周恩来在报告上批示:离婚要征求彭德怀的意见,这样的问题应该由法院去管。

最后报告转到了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的手里,杨尚昆仔细研究了周恩来和邓小平的指示后,派了一个可靠的人对浦安修说:“杨主任让我转达一下他对你写信的意见:彭总是犯了错误,但只要政治上划清界限就行了,不一定非要离婚不可。”

从此以后,彭德怀虽然没与浦安修正式离婚,但却分居了。

1965年9月23日,毛泽东亲自接见了彭德怀,并让他去西南“三线”工作。彭德怀心情非常激动,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浦安修,让她快些过来。浦安修马上赶回了吴家花园,两人见面后,浦安修问彭德怀:“你怪我吗?”

彭德怀说:“不要再提了,我完全能够理解你的处境。”

这天彭德怀和浦安修约定,彭德怀先去“三线”,等那边工作稳定了,浦安修再过去。

但正当浦安修憧憬夫妻团圆时,“运动”开始了,浦安修也受到了冲击,她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但不管“造反派”怎么斗浦安修,她始终没有“揭发”彭德怀,还把彭德怀的照片一直藏在怀里。

1974年9月,彭德怀病危,组织上派了两个人来到北师大,对浦安修说:“彭德怀病重住院,你是否去看他,由你决定。”

浦安修听后大惊,她连忙问对方:“他的病情怎么样?”

“病危。”

浦安修低下了头,顿时泪流满面,她很想再去见彭德怀一面,但此时的她实在是害怕了,1965年的那次见面,使她受到了9年非人的折磨,谁知道现在一见,又有怎样可怕的后果呢?

浦安修在这天的思想斗争非常激烈,第二天竟发了高烧,最后北师大党委只好给专案组打电话说:“浦安修考虑她还是不去为好。”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不幸病逝,他在临终前终究没能见到浦安修一面,后来浦安修也为此终生悔恨不已。

1978年,中央正式为彭德怀平反,尽管中央的领导同志依然认为浦安修是彭德怀的夫人,但浦安修却不能原谅自己。晚年的浦安修不顾年迈体弱,沿着彭德怀生长和战斗的足迹访问,收集了大量宝贵的史料,她亲自整理出版了《彭德怀自述》,以告慰丈夫的在天之灵。

1991年5月2日,浦安修不幸病逝,享年73岁。著名作家杜鹏程在给浦安修的唁电中深情地说:

很少有人像她历经坎坷,在大半生不为人所理解的孤独中生活着。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合浦珠

《合浦珠》全称《新镌批评绣像合浦珠传》,是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四卷十六回。题"携李烟水散人编",其真实姓名不详,或谓即徐震。成书于清初。书叙钱九吭与...

by:善意流传

歇浦潮

作者:朱瘦菊小说写的是民初上海十里洋场众生相,写了妓女、新剧艺术家,还有革命党人等各色人物。不仅场景逼真,在挖掘人性的卑劣方面,也很透彻。

by:善意流传

八闽福地 千年浦城

民俗,一种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以及信仰而产生的文化...八闽福地,千年浦城,在闽北的这片土地之上孕育了不朽的民俗文化瑰宝,梦笔生花的故事口口相传,南浦溪的...

by:浦城频道

大浦东

本书是以改革开放40年为背景,以上海浦东新区的发展为主线,以这一大背景下众多小人物的生存、奋斗为剪影的长篇小说。小说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浦东新区及上海城市发...

by:刘宸睿_

浦江听涛

上海,是中国城市的标杆和榜样,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领风气之先。用心向上海学习取经,通过现代服务业这个窗口,透视上海改革发展全貌,体悟开放真谛,汲取创新力量,感受包...

by:听青岛

有声书《杨浦百年史话》

杨浦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地区。较具代表性的有反映近代上海城市工业文明发展历史的老工业资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近代高等教育资源以及位于五角场地区、建于20世纪...

by:阅读好声音

《安全生产法》2021年最新修订

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在现行规定的基础上,提高了对违法行为的罚款数额;增加生产经营单位被责令改正且受到罚款处罚,拒不改正的,监管部门可以按日连续处罚等规定。针对安全...

by:Just读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