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音声之相和

2024-05-14 07:00:0014:09 307
声音简介
第二章 音声之相和也
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音声之相和也。音和声也是相互转换的,什么意思呢?举例,我们有句老话叫听话要听音。声和音是要相和的,什么是声?我们现在说的这个话就是声。什么是音呢?话的那个道理或者背后所隐藏的那个情绪,是不是都是音呀。
我们来体会“倒水”(生硬地说)。有声也有音对吧?再来一种状态,“倒水”(轻声细语地说)。有没有声?有。有没有音?有。第一个音是什么?非常不满,我很强势,你要服务于我,是不是这样。第二个是什么?很温柔对吧,表达的是什么?含情脉脉。声和音是相和的,什么意思啊?我们听一个人的声,还要听他的音,这才是他真正要表达的东西,是不是这样。只听声不行,只听音也不行,它是配合来的。就好像是一内一外,一阴一阳,是配合出来得出的那个结果才叫和。
比如说,女孩子经常问爱人,你还爱我吗?这个时候要看什么?看音,还要看声。他说“爱呀”(温柔深情地说),从他的眼神当中读到了是爱。然后他问你“你爱我吗?”“嗯,爱爱爱”(心不在焉地说),这一听,有点敷衍啊,是不是不一样啊。我们跟每个人交流是不是都是如此,他说的话是不是真心的,要通过那个音去体会,不能通过那个声去体会。当我们真的可以读懂那个音的时候,还用问吗?其实不用问,也就是不懂那个音的时候,问了也没用,问了也白问。
音声之相和也,一个音一个声,如果把它分成内和外,哪个是内啊?音是内。也就是内心是怎么想的,就会发出来什么声,是不是这样?声只是表达了内心的那个音,是这样吧?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讲出来的话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当我们不爱的时候,讲出来的也是不一样的。当我们对一个人真的好,真的为他着想,讲出来的话是不一样的。当我们不是为了他好,讲出来的话是不是又是另外一个状态啊。我们要看音和声的那个相和,就是他呈现出来的那个状态。但是实则我们要是懂得那个音的时候,很多事情是不需要去问的,这是这样的一个角度。
换一个角度讲这句话,什么叫音声之相和呀?就是我们内心想表达的东西,要加上外部的声,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这个就是用。比如说,孩子做了一件事情是不对的,我们要对他严肃一点,这个时候怎么办?我们知道心里的音要严肃一点,这个时候声就要配合了,说你看你这个孩子,怎么总是犯这样的错误呢?什么叫相和呀?就是达到要用的那个效果。但是如果我们的音,知道要对他严肃一点,可是我们外面没配合,说“孩子你怎么这个样子啊。”(轻声细语地讲)。他害怕吗?不害怕。
做任何事情内和外都要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也就是达到想要达到的那个地方,就是和了。所以一个是讲道,一个是讲如何去用。知道怎么用,就知道那个和究竟在什么地方。什么叫和呢?舒服的状态,或者是知道这件事情该做到什么状态是正合适的,能体现出来想要达到那个效果或者是结果的,是不是都是和呀。这个就是需要内和外相配合,达到那个成效就是那个和。
先后之相随。先和后是不是也是变化的呀?比如说,两个人走路有没有一前一后,这个前和后会不会变?会变。处在不同的位置或者不同的阶段,走路的前后有没有一定的道在其中?有。比如说和领导走路走在什么地方?后面。如果要引路呢?前面。是不是在变,是不是道。即使是走路,我们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在前,什么时候该在后。不光是走路,很多事情是不是如此啊?比如说话有没有前后?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什么时候该抢先说,什么时候要在后面说,是不是这样。
跟领导出差,什么事情要先说?领导想说的不能说的要先说。举例子,领导领着三个员工出差到济南,一下高铁,到中午吃饭时间了。领导说“小张中午咱吃什么呀?”这个时候小张可能说了“咱们要不吃火锅吧”这时候如果领导想吃火锅会怎么说?“听小张的。”如果领导不想吃会怎么说?“小王你说呢?”这时侯小张就不要说话了。小王如果懂点道,他就会知道领导是不想吃火锅,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来一句“火锅也行。”这时候要说什么?“咱们出门在外简单一点吧,我看那有拉面馆就不错。”这时候领导如果想简单一点,是不是就说小王说的对呀。
如果又继续问小李“你说呢?”小李一想,这俩都不对了,这个时候小李怎么说呀?“领导是这样的,咱们这个舟车劳顿,您可能也累了,先安排您休息吧,然后呢我们随便吃一点,一会您休息好了,我们给您送点吃的过去吧。”这番话从哪来的呀?领导是不是累了呀,他是有意图的能看不到吗?其中一定有道啊。比如说出来了多长时间了,下车后领导是想要吃饭,还是想要休息,可不可以观察的到?可以的。要知道所有事物的发生必有痕迹,一定是有道的。当我们懂得去观察那个道,是不是讲话才能讲到那个和,才能讲到那个适度,否则就讲不适度。
一个人会来事、有眼色、情商高从哪里来的?是因为观察到了一些道,观察到了一些规律。生活当中是不是处处都是这种道啊?所以什么时候该先讲话,什么时候该后讲话,什么时候不该讲话,是不是都是道,话是不是要试探着讲。不光是跟领导如此,跟爱人不是这样吗?为什么总会出现各种问题,就是讲话总是讲不到对方的心里去,各种矛盾就会产生。
女孩子为什么容易生气啊?就是她想听的我们是一句没说上,是不是她就生气了?这个时候我们也觉得很委屈,说你有事情就不能直说吗?就像刚才那个小李,领导你要想休息,你说不就完了吗?要知道我们中国人的特点就是不说,有没有发现?生气的时候我们会说吗?生气的时候他问我们是不是生气了?“没有”(生气地说)。他说你是不是最近想要个包啊?“我才不要呢”(继续生气地说)。我会说要吗?不会,这就是中国人。我们这个地方的文化属性就是这样的,所以有话直说不适合我们这里。不说怎么办?就要靠观察了。
中国人为什么要去学道啊?因为他不说,我们再不知道就麻烦了。我们学习了道就得观察,每一件事情都有一个道,并且当我们对这个人足够了解的时候,他想要吃什么我们知不知道?他想要做什么我们知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生气我们知不知道?都知道。所以我们要对这个人有深入的了解,就是那个事物的特性。
我们用一个杯子,要不要对杯子了解啊?它是透明的、玻璃的、易碎的,是不是了解了才知道它怎么用。如果我们晚上睡觉前,倒了一杯水,为了明天早晨喝,这就叫不懂道,因为它不保温。想明天早晨喝怎么办?找一个保温的杯子倒,是不是生活的道。换到人身上,是不是也如此啊?只不过人比这个杯子更难了解一点。因为人还有一个变化在,他一会可能这样,一会可能那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人无论怎么变化,有没有他自己的那个特性?有没有他自己的那个特点?所以他怎么变也逃不出我们的手掌心啊。
我们学习了道是不是就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就知道了先后之相随。什么时候在前,什么时候在后,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比如说,有好事情要谁讲?领导讲。需要有一些规定的事情谁讲?人事部门讲。需要扣钱了,谁扣?财务扣。总不能老板去了说“把五块钱交一下。”这是不是就出问题了?所以什么样的员工会得老板喜欢呢?说老板不方便说的话,办老板不能办的事情,处罚老板不好意思处罚的人,是不是这样?这是不是道?是。
我们要去了解身边的各种事情。比如说夫妻之间也是一样,如果了解了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就知道什么事情我们去做,什么事情他去做。比如说,我的爱人太宽厚老实,有什么事情总是不好意思开口,这个时候怎么办?有一些事情我们就得替他开口,因为他不好意思。我们逼他去行不行啊?不行,他也难受,我们也难受。最后那个事情的结果是不是也办不好啊,这就叫先后之相随。就是我知道他这个人的特点,我就知道了什么时候我在先,什么时候我在后,什么事情我们要去做,什么事情可以让他去做,就这个道理。
恒也。恒是什么呀?恒常不变的道理。这个恒也指的是刚才讲的相互转换的道理是恒常不变的。翻译过来就是,唯一不变的是一直在变。高下在变,长短在变,先后在变,大小、多少,这些是不是都在变吶。这些是恒常不变的道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835724rffs

感恩您分享谢谢您辛苦了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第二班相声

收集第二班相声,分享声音中的快乐

by:听友5330017

第二班精品专场相声集

相声圈大事件之一——相声第二班重返舞台!一别几年,他们说:【观众期待,不敢不来。】他们说:【大家一直都在,我们势必归来!】他们力争让相声这门古老的艺术更显...

by:相声第二班

第二章正道

不偏其中,谓之正;人行之履,谓之道中华民族的道德史中对人的要求是很高的。一个人要成大事,就必须讲求方正,即要做到诚挚待人、光明坦荡、宽人严己、严守信义。只有这样...

by:妙巴

王自健相声(相声第二班)

王自健相声(相声第二班)个人实在是太喜欢小王爷的相声了,晚上不听实在是睡不着,而在喜马拉雅的几段相声都听烂了,所以创建这张相声集主要是满足个人收藏的需求,音频出...

by:Orange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