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后一座传呼电话亭 八旬老人守了31年 听他们讲百年老友“72变”故事

2024-05-15 04:45:5522:43 101
声音简介

作者/ IT时报记者 孙妍 孙永会

编辑/ 郝俊慧 孙妍

2004年~2024年,《IT时报》已走过20年。这是中国高速发展的20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我们用纸墨镌刻科技进程的璀璨印记,以字句讲述创新的故事,让最有价值的资讯激发深邃的思考,与时代脉动保持共鸣,与城市更新共同成长。《IT时报》创刊20周年系列报道将持续推出,回望这幅生动立体的科技变革画卷。

2006年5月15日《IT时报》

“今天正好是我守电话亭满31年。”2024年5月8日,82岁的沈玉琇像平日一样坐在家门口的电话亭内,透过两扇窗户,看着早晨人流稀少的福州路,思绪被拉回到1993年的5月8日,那时的她并不知道,自己会守着上海最后一座传呼电话亭。

“303室刘阿姨,你女儿长途电话来了,快点!快点!”“502室王家爷叔,你亲戚来电话了,喊你去吃喜酒。”20世纪90年代,上海里弄里经常穿梭着几位阿姨叔叔,手拿扩音喇叭,或回来上下楼敲门,奔走通报来电信息,他们是“公用电话传呼员”。

30年间,“最后的传呼员”沈玉琇见证了公话亭最繁忙的“网红时代”,一个月五部电话营业额竟高达5000多元,手拿拷机在公话亭前大排长龙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潮流。

20年间,《IT时报》1000期报纸中,公话亭一直是那个承载着通信发展与人间故事的存在。虽然有人值守的传呼电话亭只剩下最后一座,但上海街头依旧随处可见无人值守的公话亭,从1G到5G时代,它们的外观和功能一直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不仅承担了应急通信的功能,还能打车、充电,甚至变身为5G微基站,成为全球争相效仿的城市基础设施焕新案例。

上海最后一座传呼电话亭

2019年,位于浦东大道2511弄的传呼电话亭关闭,值守人吕树生以为,自己送走了上海最后一座传呼电话亭,慨叹不已。

没想到的是,一年后,他竟然在福州路上偶遇了一家尚在营业的传呼电话亭,这位最后的传呼员便是沈玉琇。

上海最后一座有人值守的传呼电话亭,位于福州路614弄。

八旬老人坚守31年

沈玉琇:会一直守下去

5月8日早晨9:00,《IT时报》记者来到位于福州路614弄的最后一座有人值守传呼电话亭,不见值守人,只见到三部公用电话机被一块毛巾整洁地盖着,有两部电话机已经故障,但仍被擦得干干净净。“智能电话站”的“智”字已经脱落,与小区保安亭共用,保安说:“老太太叮嘱过,千万不能让人碰她的‘宝贝’,只要有翻动的痕迹,她都能看出来。”

本以为沈玉琇出门旅游了,没想到9:00刚过,一位打扮清爽的老太太向电话亭方向走来,头发梳理得相当精致,颇有上海“上只角”的范儿。“这就是沈奶奶。”保安提醒道。

“我记得牢牢的,我是1993年5月8日到电话亭的,正好31年。”见到记者,沈玉琇兴奋地回忆起这段“电话亭情缘”,故事的指针调回至20世纪90年代。

1993年,曾在童装厂做过会计工作的沈玉琇被居委会派来电话亭,负责记账,在退休后发挥余热。早期,传呼电话亭共有5人上班。“有早班和中班两个班次,早上是上午6点到下午2点,下午是2点到晚上10点。”沈玉琇仍然记忆犹新,彼时的电话亭前有三路公交车,很多人从公交车上下来,就急匆匆地来电话亭回复“拷机”的信息,亭外常常排起“大长龙”。

1989年2月,北京东路上的老公话亭

5部电话,一个月的营业额就多达4000~5000元,每个传呼员的月薪最低有300元。“现在的营业额一个月也就四五十元,但现在收入‘三分钱’也没有,就是为了排遣下孤独。”沈玉琇打趣道。现在,她的“上下班”时间不固定,如果没事,会从上午9点坐到晚上8点多才回家。

三十余年来,电话亭的收费价格没怎么变过。沈玉琇的坚守,为了一个诺言,也为了一口气。“你不要把电话亭放弃了,哪怕一分钱没有也是没关系的。”她动情地回忆起了丈夫临终前对她说的话,“他是怕我会有一种孤独感。”在这一方小小亭子里,沈玉琇和电话亭每天“目睹”路上形形色色的人,也倾听过许多故事。

热心肠的她时常帮助别人。曾经,有一位女生打着电话就哭起来,沈玉琇打听下才知道,这位女生从黑龙江到上海来,跟爱人吵架负气出走,身上没多少钱,沈玉琇就决定收留她过夜。邻居提醒她:“不要随便相信别人,小心人家把你的首饰和钱都卷走。”但是,沈玉琇将这位姑娘收留了一个月,甚至还为她的工作签字当了担保人,招工单位一听是电话亭阿姨作保,当即便同意了。

隔壁的老半斋面馆、不远处的上海书城,福州路上,随处可见支付二维码,只有沈玉琇依旧只收现金。“昨天有人打了20多分钟电话,只给了2元,有时候人家没带现金,要手机付给我,我用不来手机支付,也就不收了。”说着说着,沈玉琇坦然地笑了。

时下,沈玉琇和这座电话亭的故事还没结束,“我会一直守下去,直到守不动。”

最后两位值守人命运般偶遇

九旬吕树生:如果可以我会守到100岁

记者多次拨打吕树生的手机,无人接听,后又尝试拨打他家里的座机电话,结果没响几声便接通了。听到记者询问传呼电话亭的事,吕树生沉默了半晌,只说:“手机用不习惯,还是电话机顺手。”他在家门口贴了座机电话号码,用作门铃,这也是曾经传呼电话亭值守人的执念。

2019年8月31日下午2点,吕树生值守的传呼电话亭结束营业。浦东大道2511弄小区门口的电话亭被水泥和砖头一点点砌起来,吕树生没来得及拿走一部橙色的公用电话机和那块搪瓷的“公用电话”招牌,24年的时光也随之尘封。他偶尔还会到原来的电话亭门口坐坐,跟邻居聊聊,但不愿再多提起传呼电话亭的故事。

“如果可以,我会守这个电话亭到100岁。”吕树生一直憋着一口气,原以为上海最后一座传呼电话亭是在自己手上关掉的。

直到有一次,吕树生到福州路老字号老半斋吃面时,竟然意外发现了一座尚在营业的传呼电话亭,他激动地询问:“女同志,现在还有没有人打?打的人还多不多?”

这次命运般的偶遇后,吕树生和沈玉琇互留了电话,偶尔还会联系,一种使命似乎也在两人之间完成了传递,今年92岁的吕树生松了那口气。

2018年,浦东大道2511弄传呼电话亭关停前一年,《IT时报》第一次采访了吕树生,他跟记者详细回忆起这座传呼电话亭的老时光。

1995年,1张电话局颁发的公用电话承办证,4部公用电话机,3位专值传呼员,这座服务社区200多户居民的公用传呼电话亭就开张了。

吕树生老伴是电话亭最早的管理员兼传呼员,最忙的时候,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为了让老伴能回家吃口饭,吕树生就会作为临时传呼员“替班”。

最高峰那几年,4部电话的总账单高达1400多元,传呼员的收入按传呼次数来算,传呼一次3毛钱,每人月收入能达到300元,相当于传呼1000次。

传呼电话亭未封前,墙上还悬挂着“上海市公用电话价目表”,详细记录了当时的话费标准:市内通话0.5元/分钟,国内长途电话1元/分钟。

一通电话费就能买一份大饼油条,电话费并不便宜。传呼员必须对200多户居民的具体位置了如指掌,到楼下拿着喇叭喊,采取“近接远拨”的方式,住在前几排的居民来电,不挂电话,等传呼员喊来接听,住在后几排的居民来电,先挂掉,等居民到了电话亭后再拨回去。

十多年前老伴去世,吕树生便接了班,继续看护公用传呼电话亭,跟沈玉琇一样,守着的是对另一半的承诺,也守着这个小区里的“信息中心”和“感情中转站”。

老伴生前购置了一台冰柜和三部血压计,夏天,居民纳凉时可以随手买到绿豆棒冰、赤豆棒冰、盐水棒冰……生意好的时候,一年也有上万元收入。冬天,老人们会搬出椅子在电话亭外边晒太阳,边交换信息,附近的老人也常会来这儿免费量血压,人多的时候还排着队。

时间来到2018年,电话亭的生意已经非常冷清,一个月的电话账单不足50元。吕树生还是一周6天、每天8个小时守在这里,来打电话的人很少,往往是老人出门忘带手机,打公用电话交代家里人关煤气、下雨收衣服、送把伞,一些来沪打工的外地青年也会偶尔来打电话回老家。

吕树生放不下的,是那里所有的时光。原本以为画上了句号,但是电话亭的故事却仍在继续。

上海的公话亭故事仍在继续

沈玉琇坚守31年的是上海最后一座有人值守的传呼电话亭,上海街头更多留下了无人值守的公话亭。

2900多座公话亭仍旧温暖着这座国际大都市里的全球旅人,弥平着老年人与这个高度数字化世界间的鸿沟。

2006年变身信息亭,2011年变身WiFi亭,2018年变身悦读亭,2020年变身5G微基站,2021年变身浓缩百年党史的红色公话亭,2021年变身可打车的数字公话亭,2023年变身Hello老友亭,上海全市公话亭都可免费拨打电话。

近年来,上海公话亭的数字化变身越发频繁,小小红色公话亭,承接了越来越多的城市便民服务,似乎在说:“看我72变!”

拍过全球十多城的公话亭

黄逸捷:只有上海还在变

走进中国通信服务上海共联公司数字集成应用分公司的院子里,一辆黄色的重卡吸引了《IT时报》记者的眼球,它载过全上海所有的Hello老友亭。这家公司的前身是上海市公用电话公司,负责运维全市公用电话亭,走进公司的仓库,记者见到已经“退役”的老式IC卡公用电话机,一旁是增添了无线模块的最新款公用电话机,也就是如今Hello老友亭的同款话机。

中国通信服务上海共联公司总经理助理、数字集成应用分公司经理黄逸捷不仅是一位公话亭的运维“守护者”,也是一位公话亭爱好者。在他的手机相册里,装满了公话亭的照片。

黄逸捷拍过全球十多座城市的公话亭,除了上海,还有中国香港、哈瓦那、墨西哥城、墨尔本、曼谷、悉尼、阿布扎比、瓜纳华托、布里斯班、蒙特利尔等城市。“见过那么多公话亭,其实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公话亭都已经‘退役’,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没有开发那么多的公话亭新用法,只有在上海,随处可见,还在升级迭代提供更多服务。”黄逸捷表示,现在国内公用电话机的生产商只剩下一两家,像沈玉琇使用的那种计费公用电话机更是难以找到配件。

人手一部手机,公话亭门可罗雀,全世界都面临同一个难题:难道就让公话亭默默退出历史舞台?上海给出了一个新答案。

2020年,《IT时报》记者率先报道上海电信在公用电话亭顶端安装5G小微基站,为5G建设补盲,这在全球尚属先例。不仅快速引来国内800多家媒体报道,还引得多家国外媒体的争相报道。

当时,上海电信首批建设100个左右的5G电话亭,为的是解决5G基站覆盖难题。5G单基站覆盖范围小,需要建设更多小微基站来为5G宏站补盲,但在上海市中心很难选址,于是上海电信想到了复用公话亭,降低基站建设投入成本。

彼时,《IT时报》记者在淮海中路等上海闹市区实测,5G电话亭周边的5G网速可以达到800Mbps左右,是4G网速的10~20倍。

2020年,上海市政府明确将公话亭保留下来,原则是总量控制、布局优化、功能提升、模式创新。从这一年开始,上海公话亭便开始快速地变身,成为上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公话亭改造成5G小微基站的变化非常重要,这个老物件真正贯穿了1G到5G。在某次展会的上海电信展台上,我站在一条从1G到5G的时空步道,就这样想过。”黄逸捷说,共联公司深度参与了上海电信5G公话亭的改造。

他将公话亭比作通信行业的“消防栓”,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据上海电信统计,每年从全市公话亭拨出的报警、火警和救护电话还高达10万次,是应急通信的重要载体,为城市中的每个人拉起最后一道通信防线。

150年的上海“老友”

市民:“IC卡在手,万事不愁”

上海最早的电话亭,要追溯到1882年,在沪英国人皮晓浦从十六铺到正丰街铺设了一根电话线,两端各设一个通话室。一些赶时髦的上海人花36文钱,相约在两端说说笑笑。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就像小说《子夜》中冯云卿那样的小股民都用电话来打探消息。上海最早的投币式公用电话亭是1932年美商上海电话公司安装的,当时投的是特制的角币,不利于流通。

改革开放后,上海新建10000多部“零次户”公用电话。1992年,最早的磁卡式电话亭诞生于上海外滩,后又演变为2000年后的IC卡电话。

2003年开始,上海全市公话亭大发展。到2006年最高峰时期,上海的公话亭已达10000座。

也就是在这一年,《IT时报》大篇幅报道了上海公话亭升级为“IC信息公话”,拨打114可以提供指路、订房、餐饮订座、房产租赁查询、订票等服务,仅收0.2元/分钟。拨打160声讯电话可以提供餐饮娱乐、教育咨询、驾车导航、旅游指南、医疗服务、娱乐天地、招工信息等服务,信息费1元/分钟,通话费0.2元/分钟。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用户回忆起来,当时公话亭最火的信息服务是导航,大家都养成了“迷路就找电话亭”的习惯,可谓是“IC卡在手,万事不愁”。

受到世博信息亭的启发,2011年,上海电信将闹市区的500座公话亭改造成了WiFi亭,找到电话亭,就能连接ChinaNet WiFi上网。

公话亭不仅是可以展出艺术作品的街头美术馆,也是提供片刻书香的微型图书馆。2018年,上海市民发现,公话亭不仅可以打电话、WiFi上网、给手机充电,还能读书、借书。现在,市民们还能在徐汇区看到“悦读亭”,这个项目当年由徐汇区政府联合上海电信推出的。

能挂号也能刷脸叫车

上海公话亭:看我“72变”

从2020年变身5G小微基站开始,公话亭就加快了“72变”的步伐,外观、功能都变出了意想不到的新花样。

2021年,在党的诞生地、在红色通信的发源地,上海电信为公话亭换装,向党的百岁生日献礼:有的用大幅海报诉说着“党史故事”,有的变身“红色通信拍照打卡点”,如果看着还不过瘾,那么立刻抄起眼前的话筒,拨打“20210701”,就能瞬间接入那段历史,聆听党的百年回声……

这一年,公话亭的基本功能也开始朝数字化转变,可以刷脸叫车,可以帮老年人顺利叫车。

2019年开始,上海电信逐步拓展3分钟免费通话,手机丢了、没电了,都可以来公话亭免费拨打3分钟电话,一解燃眉之急。到2023年,上海全市3000座公话亭都能提供3分钟国内免费通话。

如今,上海仍尚存2900多座公话亭,其中600座是最新升级的Hello老友亭,这个包罗万象的公话亭开始担当起便民生活站,提供一键叫车、预约挂号、养老金查询、15分钟生活圈、AI照相馆、免费充电等服务。

下一步,上海电信会推动Hello老友室内亭,除了上述基础功能外,还能选配功能,可以在校园、机场、酒店、社区服务中心等场景开发新应用,比如提供反诈宣传、街镇新闻、社区场馆预约等新功能。

在上海这座世界人口数量排名前三、中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超大城市,健康医疗、数字助老、便捷出行等基础公共资源面临总体供应不足、区域分布不均的特点。老年长者、残障人士、青少年儿童及外来人员等,从这位街头的“百年老朋友”那儿,感受到了一丝城市的温度。方寸之间,是一个个信息集散地,万千隐秘、四海乡音都在这里汇集,多少烟雨中,你想起给亲爱的Ta打一个电话。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时报 费锋 采访对象 东方IC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E N D

大家都在看

请加「星标」不错过我们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一座书店一座城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1989年成立,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壮大,在其真正迈出步伐走出之前便已声名远播,诚品书店种...

by:蓝狮子电子书

一座塔

内容简介: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张氏家族两兄弟、两个支脉分崩离析的故事。在日本侵略下的华北平原上,小城东清湾张氏家族的家族祠堂被日军占据为监狱,在日军侵略面前,...

by:柱子讲故事

建一座星桥

《建一座星桥》是一档星座访谈类节目,我们的收听群体主要针对的是同龄的高校学生和对社会程度了解不深的年轻人,以及刚步入社会尚在迷茫期的年轻人们。在这里,你既可以在...

by:建桥时光

听一座城

我认为,做一档有人情味的音乐节目,做一个有人情味的主持人,这很重要,我喜欢到处走走,感受没经历过的风景和人,所以我喜欢未知,喜欢未知的城市、未知的人,希望有机会...

by:DJ帅天

免费|末世:地球上最后一座城|科幻末世

稳定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AI主播良心又迷人,订阅追更不迷路!【内容简介】世界,成了丧尸的王国。地球上仅留下一座人类的城池苟延残喘。身为人类的我,该...

by:塔读de电子书

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

参加了为期三年的“走读上海”活动,因为对上海历史的兴趣,才会把这本砖头一样的书录完。也不知道当初是怎么坚持录完的了,很遗憾当时并没有太多经验,录音当中很多杂音,...

by:汤姆的午夜花园

那一座城

在这里,发现城市的骄傲。

by:那一座城

一座城一首诗

一座城一首诗云上诗词大会朗读活动

by:喜马拉雅城市文化

一座城一首诗

古诗词中的中国名城一座城一首诗沿袭悠久历史文脉传承优秀古代诗词为城市点亮新名片

by:云天_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