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放戏剧,关张后重启

2024-05-17 03:29:0114:37 16
所属专辑:成都日常
声音简介

每次演出结束打扫的时候,总能搜罗到掉在地上的学生卡、饭卡……各种各样看就知道属于学生的物件,这是年轻观众们留下的看过热放戏剧的证明。

把信息发出去,留失物在表演场地等失主来取,巡演到任何一座城市都是这套流程,张震扬已轻车熟路,毕竟——

“真的捡到过好多。”

谈起这件事,张震扬依然不自觉大笑。这个条件反射式的反应,或许,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观众们给他带来多少快乐的谈资。

2019年,热放戏剧选中楼道社团的作品《阿强的葬礼》开启独立戏剧的创业之路,并率先将第一部作品带进Livehouse进行表演。所以,在被谈论起的时候,“Livehouse+戏剧”演出模式、高性价比门票,成了热放绕不开的话题。

·《阿强的葬礼》剧照

作为独立戏剧厂牌的热放,至今已经原创三部戏剧,包括:《阿强的葬礼》《太子大酒店》《海岛便利店》。五年时间,三部戏剧,平均下来每部戏差不多占据一年半时间,创作周期不算太短。热放戏剧算不得冒进,甚至其脚步节奏显得缓慢、笨拙。

去年年中,热放戏剧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关于厂牌陷入困境的文章在朋友圈获得高频转发。见惯了人来人往,我一度以为它喘不上这口气了。今年春天,带着自己曾经的第一部戏,热放戏剧出人意料的重新出现了,在这个万物拼命向上萌发的季节。

为什么热放发出那篇文章?为什么消失半年又重启?我有许多问题积蓄在胸中。因为时间不对盘,我只好跟张震扬约了线上采访,抛出诸多关于如何创建及运营一家独立戏剧厂牌的问题。

张震扬

热放戏剧主理人/总制作人;前仙人掌音乐节企划总监,也曾主导了全国首个校园音乐人孵化项目「發光计划」;中国独立音乐最高奖项「迷笛奖」唯一一位来自戏剧领域的专业评审;通过对Livehouse的基础演出场景改造及对独立原创戏剧的合理运营推广,引发了中国独立戏剧生态的场景变革;出品并制作的复古港风爆笑喜剧《阿强的葬礼》《太子大酒店》以成都为基地,走向全国舞台,热放戏剧也成为唯一能够在全国市场收获观众的成都民营戏剧机构。

Livehouse里演戏是噱头吗?

戏剧应该是齐放状态,

有人去大剧场,有人去小剧场。

Livehouse只是顺应团队当时当地的情况,

而环境、形式不该是戏剧长久的噱头,

内容始终才是核心。

热放戏剧创立之初便吸纳了诸多年轻观众,从“90后”到“00后”占据着这家独立戏剧品牌的观众基数大部头。这主要还是张震扬的工作经历、理念策略,以及对戏剧演出的定价有关。

2017年,热放戏剧成立,2018年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场演出。那时候,成都的戏剧市场,在他看来是一片混沌:除了传统戏剧机构,市场上没有太多做戏剧的独立创作者以及团队。

·张震扬

就是要做戏剧——张震扬基于这样的认知、经验开始了自己的全新尝试,其实,他心里也没底,不知道做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只能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判断,认为做戏剧具有一定可行性,所以,索性去做了。

彼时,做戏剧的团队都在租大剧场,仅仅是演出场地便会花费一大部分制作成本。张震扬无非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独立创作者,没有那么多精力,没有那么多成本,更没有那么多资源投入场地租金。

·迷笛颁奖礼上,张震扬给九连真人颁奖

况且,羊毛出在羊身。花掉的成本必然会落成票价转嫁给观众,观众要花更高的价钱才能买得起一张门票,但是,他们凭什么花那么多钱来为创作者买单呢?

每天一座城市有太多的文化活动,而小型演出最普及、最普遍,如果只存在大型演出,这样的市场不太符合发展规律。倘若这样的理念单单放置戏剧市场,意味着小剧场本该是一种日常化的消费。

“为每个人提供唾手可得的观剧体验,不需要过高支出门槛就能轻松买一张门票走进演出现场。”这才是张震扬和热放的初衷。

·和悲伤玩具在《阿强的葬礼》现场

悬疑小说写作者出身,后来转向现场音乐,张震扬长期跟音乐演出打交道,他发现Livehouse有现成的灯光音响设备以及舞台,有的优于小剧场配置本身。既配备了专门的灯光音响、场务票务工作人员,还有更成熟的商业分配机制与商业模式。为什么不能做戏剧呢?

Livehouse,就成了热放戏剧必然的阶段性选择。

都怎么搭“戏班子”的?

热放戏剧采取制作人中心制,企划先行,

根据需求来搭编、导、演团队。

编剧可以是非科班,

但是,演员一定是科班出身,

这样才能保证一场有品质的演出。

张震扬记得,热放的第一场戏演出场地选在了NU SPACE,演出一场空间能容纳130人左右,加座撑满能够达到150人的样子。

每张票80元,预售票每张只有60元,热放戏剧的票房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攒起来的。抱着一种分享的态度,张震扬按照小乐队的演出定价为自己制作的第一部戏剧定了价格。用他的话说是:“没想到一做就做起来了,大家也很喜欢,口碑一下就来了。”

今年,《阿强的葬礼》重新回归舞台了,这部戏有三档票价,现在它的价格也就 120元、150元,最高180元。

制作《阿强的葬礼》之前,张震扬没有任何从事戏剧的经验与经历。凭借自身对于现场文化的理解和自己的基本文学功底,做独立戏剧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他认为这跟自己过去从事的许多东西,比如:写小说、音乐现场等是相通的。

刚开始却只有张震扬一个人。

热放戏剧是制作人中心制,企划先行,根据需求来搭编、导、演团队,编导演主要通过对外合作,不一定需要团队内部扛起这部分工作。

·《阿强的葬礼》

实际层面来说,纯粹内部消化的话,需要雇佣长期的各环节工作人员,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开源节流以及保证创作的持续性与流动性,张震扬尽量通过外部力量来找到合适的、匹配的编剧、导演以及演员。

对于编剧,身为制作人的张震扬秉持“英雄不问出处”的原则。他写作时候遇见的好些伙伴都不是专业科班出来的,随着成长有的已经成了一线编剧。所以,热放不迷信“专业”,更看重创作者本身的创作能力。

因为专业科班出身的人不一定就灵,科班教授的是方法论,只能保证创作者的下限,不保证上限。有才华的创作者,不需要问其出处。非科班出身的创作者都会经历一个适应过程——多尝试,多写,多面向观众,这才是最重要的。

再者,戏剧创作是一项团队配合的工作,不是所有的事需要编剧来承担。

编剧可以是非科班,但是,演员一定是科班出身,这是张震扬的用人标准。合作的编剧,有的是作家身份,到底是创作者,只是两个身份的专长点不同。

演员不能套用这样的模式,如果是纯素人玩票性质就不应该卖票。表演在张震扬看来专业程度需求很高,需要演员付出很多努力。因此,演员层面,热放一直都用专业演员,因为对待观众要真诚,作品得保证品质。

“专业的演员才能够撑得起一台有质量的演出。”

·鼎盛时期的《阿强的葬礼》场场爆满

目前,基于地域因素,热放的主创分散于全国不同城市,通过线上协作就能完成很多工作,而演员主要来自成都,这样保证了戏剧落地线下排练、演出的时间、成本。

既然是戏剧,热放像行业的同仁们一样面临着出场演员不够稳定的状况。“只要是民营的戏剧机构,大部分都会有这样的问题,或许,除了开心麻花之外——签约演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哪个环节最花钱?

具体的花销要看具体的制作规模,

普遍的小型戏剧需要严格把控成本,

观众拿到手里的票才有足够性价比。

但是,低价不代表品质跟着降低。

张震扬说,也要看具体的制作规模。像热放的《海岛便利店》体量大,成本规模就大,而像一般的小场景戏剧,剧本就是最基础的投入。

再深入到制作里,那就是编、导、演,还有服、化、道构成了成本结构。根据不同创作者、不同演员就会产生不同的费用,这中间有一个弹性区间,没有准确的数字。

·《海岛便利店》

热放的第一部戏《阿强的葬礼》最早投入成本超过40万,当然,其中包括了各种跟剧目有关系的支出名目,第一次尝试独立戏剧制作以及宣发等,付出难免。

而经过几年磨砺,张震扬对小型戏剧成本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心得:“普遍的小型戏剧,我建议成本控制在5到10万,我们也在深刻践行,因为只有把成本控制得足够低,观众才能买到足够实惠的票。

·热放戏剧在成都推出了王梓《没有才化的我》首演

低价不代表品质跟着降低,编剧、演员的挑选上,他都有一定的标准。张震扬认为,特别是现场演出的人员十分重要,不管做音乐,还是做戏剧、杂技或者舞蹈,都需要演员具备很强的功力。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关张又重启了?

问题确实出现了,

它压在身上的重量变得低一点的时候,

瞅准机会就要重新来过,

因为喜欢。

热放的首部戏出人意料得到了观众的认可,突然到来的口碑、认可,给了张震扬信心:“独立戏剧是可以挣钱的。”

以前好些做戏剧的朋友,花了很多钱,费了很多劲,都不赚钱。这样的生存状态,张震扬看得多了,他压根认为戏剧不应该如此,通过热放他也想证明“戏剧可以挣钱”的观点。最好的时候,他带着自己的剧做全国巡演,北京、上海、深圳等,每到一处门票都售罄,还有很多观众在网络上求票。

·《太子大酒店》剧照

当然,处于鼎盛的热放,不是说可以媲美经典戏剧有很高频次的演出场次,而是说作为独立戏剧厂牌只要演出就会有很多观众来看,这对张震扬来说就足够了。

那时候的小场景戏剧或者沉浸式戏剧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创作者们都还在摸索,观众也抱着极强的好奇心。所以,热放戏剧几乎每一场演出都在挣钱,直到2022年4月之前都挺好的。

·热放戏剧一周年海报。这张海报上面好多人如今通过《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火了。

去年,热放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出了一篇求救的文章,张震扬已经记不得具体写了什么内容,只感慨:众所周知的原因,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一定冲击,辛辛苦苦花了那么多钱做戏剧,眼看许多努力快白费了。

他觉得成都是潜力无限的戏剧洼地,自己也带着许多的期待与使命做事,这份期待受到冲击的时候,自己会困惑、会迷茫,但是,越到这种时候,张震扬觉得越是需要观众的支持。说白了,没有观众,热放什么都不是,没有补贴,没有资本,都是自己自己掏腰包做戏剧。

张震扬不避讳讲述热放戏剧遇到的困难,因为问题确实出现了。他希望以此寻求大家的支持和关注,毕竟个人力量有限,同时,这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戏剧的舞台前站着两群人——创作者与观众,为了共同去守护喜欢以及认可的事,大家有必要一起合力推动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

怕被质疑卖惨吗?我问他。

他说,其实,这篇文章一经发出,观众给予了很多正向反馈,这给自己的鼓励非常大。在一切不确定的情况之下,热放完成了一次众筹,虽然整体金额不多,但是,大家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在为自己喜欢的世界投票。

今年4月,距离求救文章发出大半年后,热放承载着这批观众的期望又重新启动了,张震扬说,自己能够给观众的馈赠不多,比如超前选座位的机会等细微的权益。尽管微小,但是,自己会把允诺的事情全部兑现给观众。

热放从《阿强的葬礼》迈出第一步,几年后,张震扬带着第一部戏重新开始,戏里已经换了新的演员、新的阵容,希望让观众看到热放戏剧新的面貌。

谈论起热放经历过的一遭遭,张震扬好像挺淡然的。电话那头,他侃侃,讲话的语气传递给我的感觉——他是一挺乐天的人。

隔了几年时间,小剧场各方面慢慢发展、健全起来,张震扬对于热放戏剧被反复谈论起的“Livehouse+戏剧”模式有了不同理解。

他认为,戏剧终究要到合适的地方去表演,不是说非要选择Livehouse,这不是一个定论。当初,热放戏剧优先选择它,只是基于时代背景下的某种选择。

现在,他也有了新的打算——热放要做自己的剧场,再推出新戏,接下来,或许还会做跟戏剧相关的衍生内容、产品。只是通过演出去跟观众见面,放在眼下的情景里已经不够了,通过其他形式去链接观众,对于一个自负盈亏的独立戏剧厂牌来说,这很重要。

我们也祝福重新出发的热放戏剧。

YOU成都粉丝福利

你听过热放戏剧吗?

又或者你看过他们的戏剧?

也能你有话对独立戏剧说?

来评论区聊聊吧

将有机会获得由热放戏剧提供的

价值150元的

《阿强的葬礼》门票一张

我们将在评论区随机抽取4位幸运鹅

一人赠送一份

*演出场次目前未定

福利公布时间

2024年5月20日

● ● ●

编辑|欢歌

图源|受访者提供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众号|YOU成都视频号|新浪微博|APP

YOU成都小程序|YOU在场小程序 | YOU在场小红书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重启2020

我们曾经对这一年的生活满怀期待,它被灾难打乱、延迟,但不能被彻底夺走。2020最糟糕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时候按下重启键了:过去半年里我们失去的生活,接...

by:新世相

重启试试

太阳底下无新事,为什么还要重启试试?作为上海译文的首档播客,我们“贼”心不死地想要没话找话,旧衣新裁,尝试在大家熟极而流的话题里,唠些有点新意的嗑。但我们又有些...

by:译文有声

敛财之重启|年代文|重启时光

重要人物:卢淑琴金凤金蛋蛋金保国更新频率:每天5更主播寄语:《重启之彪悍小日子|年代文|合集》抢先听

by:陌灼

重启九七

【内容简介】重生九七,林诚的目标是没有蛀牙…阿呸呸,是向钱看,向厚赚!二十年后,马耘粑粑:“我对钱没有兴趣。”雷小米:“只要站在风口上,是头猪都能飞起来。”王万...

by:五楼听风

世界重启

当一种病毒席卷全球,把世界摧毁之后,你和从地下掩体钻出来后,荒凉世界够你驰骋,接下来该做什么?或者一觉醒来你回到了几万年前的原始社会,你又该如何保命,活下去,甚...

by:黄林_3r

重启九六

【内容简介】穿越到了人渣大表哥身上,丁一悲愤的发现,自己一重生就成了背锅王!背着黑锅,回到九六年,没有互联网,手机一分钟一块多的时代,丁一何去何从?文字版权方:...

by:金铁之声

重启阅读

多元思维,科学健脑理想生活,财务自由人间清醒,智慧心灵通过重启阅读,提速自我成长,收获幸福人生

by:宸冰读书

重启人生

当今时代,变化加速,危险与机遇并存,重塑自我是应对未来的明智策略,它包括七个步骤,重新审视,重新思考,重新组织,调整结构,流程再造,重塑自我,重新掌控。

by:源梦使者王向军

重启时间

《重启时间》是一首以遗憾,后悔为主题的空灵,梦幻歌曲。与两年前自己在此相遇的奇妙故事。

by:华语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