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华夏风物志】中元节

2024-05-17 18:13:2808:53 41
所属专辑:华夏风物志
声音简介

中元节

    中元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成为盂兰盆节。来历悠久,与上元节正月十五,下元节十月十五并称“三元”。

    中元节最开始是一个与农业相关的节日。随着道教的盛行和佛教的影响,中元节拥有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众人敬畏。大家好,欢迎来到华夏风物志,我是主播XX,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中元节背后的故事,体会七月半的热情和鬼节的神秘。

    这个节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中元节早在汉代就出现了,农民在这天会祭祀田神,称为斋田头,除了是汉代以来的习俗,也常与秋分前后的秋社合并。农民用粉团、鸡、黍、瓜、菜等在田间十字路口拜祭田神,祝愿丰收。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道教出现后,中元节加入了道教相关内容,这天在道教又是中元地官宝诞,是地官大帝赦罪的日子,有祭祖的习俗,并祈求地官大帝赦免祖先亡魂之罪,并由个人的祖先扩大至一切亡魂。"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道教全年的盛会分三次,认为“三元”就是天官大帝、地官大帝及水官大帝“三官大帝”的别称,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为三官大帝的诞辰。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是天官生日,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是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是水官生日,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

    地官诞是农民庆贺丰收、酬谢土地的日子之一,也是为亡魂赦罪的日子。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佛教把这一天称为盂兰盆节,并举行法会。佛教徒在佛欢喜日供养众僧,以功德回向父母,称为盂兰盆法会,后来这天就有了盂兰盆节的名称。“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这种仪式最早是从目连救母的法会开始流行。

    盂兰盆法会是根据《盂兰盆经》,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以佛法供养三宝的功德,回向现生父母身体健康。

    部派佛教时期,印度就常兴办盂兰盆会而在。中国,《佛说盂兰盆经》在西晋时由竺法护译出,因强调借由供养十方自恣僧,以报答双亲养育之恩,乃至度脱七世父母的思想,与中国崇尚孝道的伦理传统相符,因此中国历代帝王的提倡而盛行不衰。南北朝梁武帝时代,始兴盂兰盆法会,以报答父母祖先恩德。唐朝时期,法会活动呈现兴盛,官民共乐。

    道教为祖先及亡魂祈求赦罪与佛教作功德令累世父母祖先解脱的仪式目的相似,且同样符合东亚传统的孝道,于是佛、道的习俗结合起来。

    农历七月十五这天与农业,道教和佛教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有许多习俗与它们相关。

    华人地区的习俗主要是祭祖以及祭祀孤魂野鬼,广东、港澳称为烧街衣。近代至今部分人常把中元节与盂兰盆节视为阴森恐怖的鬼节,有不少禁忌,例如不要贴墙走、不要在七月搬家或结婚、晾衣服不能留到半夜,但部分禁忌如晚上不要外出等并没有传统文化基础,因为传统上地官诞不少祭祀和庆祝活动都是晚上进行,与传统习俗有矛盾。在某些农村地区保留较多祭祀土地神或田神、祈求丰收的习俗。

    福建的有些地方,会在这一时间段请戏班来唱戏。第一排的位置通常是空出来的,戏剧的表演通常很晚才结束。

    有些地方会放河灯,在河流中放置点燃的灯笼,以照亮亡者的回家之路。会祭祀那些无依的孤魂,让它们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有些地方还会焚烧纸钱等祭品,以祭拜祖先和亡魂。

    中元节在附近的国家里也有极大影响,比如在隋唐时期,中元节由中国传入日本,他们在此时会进行扫墓等一系列活动;朝鲜的中元节保留了较多秋季农民庆祝丰收的原意;而在越南,受佛教目连救母故事的影响,这一天也衍变成越南传统的母亲节等。

    在度过中元节时,我们应该端正态度,不可过分迷信,但也需要对相应的习俗等有敬畏之心,中元节作为中华文化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个节日,是我们重要的精神财富,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拘泥于过去的一些陋俗,但也不可因此失去了传统。

    今天的华夏风物志到这里就结束了,我是主播,代表编辑青耕。欢迎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会。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