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屏,遇见如意

2022-04-29 22:43:3213:44 871
所属专辑:跟着故事游安徽
声音简介

在南屏,遇见如意

 


“泥土不语、禾苗不语。可是它让你低头、弯腰、退步、学谦卑。你可知,退步原来是向前。”


写这段话是一个姑娘,叫如意,是为一幅农妇正在插秧的照片配的文字,照片也是如意拍的。没事的时候,如意拎着相机,在南屏的街巷里走来走去,拍幽深斑驳的墙,拍被蓝天衬得更黑的瓦,拍下田归来的邻居——往往都是老人,扛着锄头,胳膊上的篮子里放着四时的菜蔬,看见如意,抬头笑笑,算是打了招呼。


插秧、锄草、割稻的时节,如意也喜欢带着相机,拍一起劳作的伙伴,拍村口万松林四季景色,拍正在扬花的稻谷。


没办法,如意就是喜欢拍照,尽管这是她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她知道,每一天,甚至每一刻,镜头都能存留下不同的景色。


有一次,她拍到了漫天的晚霞。


后来,她说“收工回家路上,发现村头的马头墙上站满了红嘴蓝雀,简直惊艳,飞回家去拿长焦镜头,再回来,一只都不见了,大约是以为天上着火了,全逃了……”


如意爱笑,笑的时候,两只眼睛眯起来,藏不住的娇羞。更多的时候,她喜欢小小巧巧地躲在一个男孩子的背后偷笑,男孩子叫许学超,再过两天(1118),她就要成为他的新娘。


我见到他们的时候,还不知道这些,只看到了他们在田野里拍的结婚照,许学超给我看的时候,如意躲在一边笑,眼睛细细弯弯。那张如意依偎在许学超怀里的照片,如意说“你又摘来绿山果,一颗一颗的送给我。”


我和他们的认识纯属偶然。


那天,“黟县通”,曾给某主要领导人游览宏村时做过解说的黄洁带着我们去南屏。


南屏我去过多次,知道那是皖南一个幽静的古村落,张艺谋的《菊豆》,李安的《卧虎藏龙》都在这里拍摄取景。南屏离宏村很近,却没有宏村的喧闹和拥挤,如同一个归隐的朝奉,倚着几座山,默然,淡然,悠然。


黄洁熟悉黟县的每一寸土地,她说要带我寻找不一样的南屏,我信。


在南屏婉转幽深的巷子里,我们看到一个小小的门户,门口挂着的木牌写着“黄山七约农场”,黄洁说,这是几个安徽农业大学毕业生在南屏创办的农庄体验店。


在外间的货柜上,摆放着农庄收获的粳米,用红蓼花制作的酒曲,还有米酒。米酒用磨砂玻璃瓶盛着,白纸的标签,琥珀色的酒水,摆在原木的货架上,清雅别致,是我喜欢的风格。


一个帅气略黑的小伙子看到黄洁,热情地请我们品尝他们自己酿造的“七约”米酒,酒只有8度,入口绵软,口感纯净,回味悠长。小伙子说是酒用自己种的米和自己做的酒曲酿出的,没用过化肥和农药,所以价格不贵。


我问,能否为我的公号“常言道”定制一批米酒。小伙子一愣:“您是常河老师?我关注了您的公号。”真没想到,在黄山脚下一个僻静的古村落里,竟然有人对我那样小众的公号文字感兴趣。后来,我找到了他们的公号“七约农场”,才豁然开朗,“七约农场”用文图记录着他们在南屏劳作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些诗一样的语言,配得上南屏秀丽的景色,让你难以相信这些清秀的文字和照片都是出自一帮理工男之手。转念一想,如果不是有一颗诗心,谁会逃离都市,在南屏打理着一块田园?


他叫许学超,安农大毕业后曾经在合肥三十岗乡经营过叫“谷米农庄”的生态农场,在他心里,一直住着一个“更好更纯净的农产品”。他知道,这需要一个空气、水、土壤都纯净的地方。直到他邂逅南屏,他忽然明白,南屏就在那里,一直在等着他的到来,他要在南屏“做一个我们自己也愿意吃的产品。”


许学超不知道的是,南屏,还有个姑娘在等着他。


那是2015年,许学超和几个志趣相投的年轻人来到南屏,承包了100亩稻田,开始了他在皖南的农夫生活。开始,他想给农庄取名“契约”,目的在于通过自己的实践,重构正在失去的社会诚信。他们承诺不施用农药化肥,把“契约”用印章的形式印在外包装上,让消费者对‘契约”产生直观的第一认知。


几个合作伙伴你提一个“契约”,他提一个承诺,于是,就有了七个契约:


真实——即使有机种植失败,不得不使用农药,也要如实告诉消费者;自然——尽最大的努力不用农药化肥,不使用人工合成的技术,不用转基因种子,不用地膜;专业——不仅仅是靠热忱,更需要拥有专业的技术;合作——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才能更有所作为;分享——种植经验和产品的分享;感恩——有感恩,才有产品;博爱——不仅要爱人,也要爱动植物。


“七约农场”应运而生。


2016年,他们在乡人怀疑的目光中收获了2万斤稻谷,产量只有化肥种植的50%;乡里人笑他们不懂种植,“如今种庄稼不用化肥,哪来的产量?


2017年,他们收了5万斤稻谷,粳稻产量是化肥种植的70%,籼稻是化肥种植的80%


许学超说,2018年的目标,产量一定要达到化肥种植的水平,他要用实践证明,自然种植产量并不低。


开始,许学超和他的同事,逐一拜访村里人家,做了几百份调查问卷,结果可想而知,都没有人愿意和他们一起自然种植。庄稼把式知道,不用化肥农药,不但产量无法保证,种出的米品相不好,卖不出去。


2017年的丰收,吸引了三名村干部,愿意和他们契约种植——按照七约的种植标准,七约提供种子、肥料、生物农药,收获的稻米进行权威检测后,由七约收购。


许学超说,“只要耕作,就有粮食收获。”


一个女孩说:“只有亲自下田,才能感受泥土的温柔。”


这个女孩就是如意,邵如意,土生土长的南屏女子。在此之前,她在上海打工,2016年回家的时候,结识了这批南屏的外来陌生面孔。她当即决定,不回上海了,留下来和他们一起创业。


“乡土记忆永远在脑袋里,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我都熟悉又亲切。父母对待土地一丝不苟的态度伴随我的整个童年和少年,到今天我感激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一生都会感激。


回乡种田不是一件时髦的事情,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般美好,农事的苦、累,农民种下庄稼之后的盼望、焦急、等待,非亲历者难以体会。有句话说:人离开土地太久,会变得计较。我想,有过城市和乡村生活经历的人,应该都不会反对这句话。


我常说,看到土地,心就踏实。这个可能就是所谓的心念吧。


靠种田养家糊口生活应该很清贫,但是清贫不是一件坏事,它会反过来让你去思考去改变。情怀是一个已经被说烂了的词,做任何一件事情只靠情怀都会死路一条,不单单是农业,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经历困难。关键看你怎么去思考,怎么去做尝试,怎么去做改变。”


这段话,是如意在接受黄山学院一名学生采访时说的,我之所以原封不动地引用过来,是因为这些文字里,藏着一个真实的乡村女孩。


水稻扬花的时候,如意恋爱了,和许学超。这两个自称“农夫”的年轻人,拍婚纱照选取的背景,就是南屏,还有南屏的稻田。


他们1118日的婚礼,也将在刚刚收割过的稻田里举办。


如意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村里有个哑巴,经常帮着农庄干活,如意说“割水稻的叔叔,虽然不会说话,可是内心充满美,在自己家里种了满院子的花。”


如意还知道,夏秋的时候,村口田野里开满了红蓼,可以制作酒曲,然后用来酿制米酒。他们向村里老人拜师,请教酿制米酒的做法,取名为“米酿”。像村口的植物染坊一样,他们酿制的米酒,绝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包括白糖。如意说,“从稻谷到稻米再到米酿,你真的会感叹这其中的神奇。”


每到劳作的季节,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带着孩子前来播种、插秧、拔草、收割。他们围绕主要的农事设计和组织一系列农耕活动,还开办了七约自然学堂。


他们的课堂没有固定的场所,在他们看来,大自然里就是最好的课堂。他们的课堂有时候在田野,有时候在丛林,有时候在山谷,有时候在溪流边,有时候在草棚下……


如意说,“我们的日常主要是种田,这里把‘种田’写成‘日常’而不是‘工作’是因为我们已经把种田当做生活里的一部分。”


告别的时候,如意和许学超非要送给我四瓶酒,七约米酿。


我没有拒绝,就当是喝了他们的喜酒吧。我会喝得很慢,因为每饮一小杯,都会想起那几个稚嫩的少年,想到在南屏,遇见如意。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如意

一座曾经华贵显赫的贝勒府,一所如今书声琅琅的中学校,一位勤勤恳恳的老校工,一位没落潦倒的大格格,一柄祖传的玉如意,一段欲说还休,注定没有结果的情缘。

by:晏小V亚历山大

如意青青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by:青青美阳

如意君传

如意君传,关于武则天的一部小说,半文不白。大概是明人作品。

by:半閒堂

安如意

来自乌克兰的戏精求订阅关注喜欢的订阅关注,,,,,,,,,

by:Starry_清黛

如意宝典

如果积极工作、情感疗愈、幸福婚姻?

by:吉祥如意悉圆满

如意妙法

十善抵百恶行此法一人抵千军

by:世如吉地真多摩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