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卷八---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2018-06-12 19:37:1403:31 54
所属专辑:黄帝内经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黄帝内经·素问》篇 二十九 太阴阳明论 完

出处太阴,即是足太阴脾。阳明,指足阳明胃。本篇从经脉联系、生理功能、受邪及发病特点等方面,广泛地讨论了脾与胃的关系,故篇名“太阴阳明论”。正如高士宗《素问直解》...

by:導法自然1

嘉靖与海瑞:太阴太阳

至高权力遇到至高道德极度自私遇到极度无私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by:古月_金失_

伪犹太阴谋

告诉你们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世界有着一个最高层,一个顶层设计一个操纵顶层设计的群体,他们不是人

by:觉醒黄金时代

手太阴肺经腧穴

手太阴肺经本经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其中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2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经穴循行: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络于大肠,回过来沿着...

by:听友41579055

伤寒论太阴病篇

《伤寒论》作者张机,字仲景,约生于公元150~219年,南阳郡涅阳人。少时随同郡张伯祖习歧黄技,好学多思,终至青出于蓝,医术远超其师,成为著名医家,与华陀并称于...

by:自然张君

刘渡舟伤寒论太阴病

刘渡舟先生是现代著名中医学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刘老强调痃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担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y:自然张君

素问

黄帝咨岐伯作《内经》,垂《素问》、《灵枢》之篇,医法渊源,自此而始,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者也。秦汉而后,韦绝简乱,错落舛互,譬之棼丝,不可理矣。玉楸子盛壮之年...

by:信受奉行px

素问吴注

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渊源,几千年来它在防病治病、保健养生方面,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那博大精深的内涵,丰富辩证的哲...

by:自然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