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童心说书
更新时间:2023-01-16 16:40为您推荐李贽童心说书免费在线收听下载的内容,其中《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学批评 第22集 明代李贽的文学批评(上)》中讲到:“归根到底,李贽的所谓童心儿,他是带有浓厚的工商,市民的阶层是一种支部,是一种工商,市民阶层的一种欲望的本心,是一种自然的人性。而这种智能的人性李贽把它说成是一种...”
归根到底,李贽的所谓童心儿,他是带有浓厚的工商,市民的阶层是一种支部,是一种工商,市民阶层的一种欲望的本心,是一种自然的人性。而这种智能的人性李贽把它说成是一种童心,而这种童心又是和人的个体性和个性自由相一致的,它与封建说教是相对立的

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学批评 第22集 明代李贽的文学批评(上)
15:23/28:06
1317
自然之心还是受老子的影响比较深,他提倡的是一种虚静无味的心态,而李贽的这个童心实际上是带有工商,市民机制借成的自然的人性,他是李贽这个人的自然的欲望,对人的自然的私心是肯定的

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学批评 第22集 明代李贽的文学批评(上)
17:34/28:06
1317
这位老者就是李贽,他因为发表离京叛道的言论而被加以赶昌乱道或是污民的罪名逮捕李贽,在狱中说率病老朽死的深切,真得之所以如何不死,李贽曾写过一篇文章,谈论豪杰之事五种死的方式

脑洞历史观035明朝末年的离经叛道者——李贽
01:07/09:12
1.1万
把教育达人文化交流大使行为艺术家等跨界身份,只是一端的外在表现,是李贽不得已的另类行为,是为西引志同道合的同类一起反抗世道的布公和黑暗李贽,是一个受尽磨难的斗士

《万历十五年》之跨界达人李贽(下)
07:41/08:56
638
反对文章的规矩和法度,那么这也不是说光是汤显著和李贽。明代的形成了一部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的潮流,其代表人物就姓名派像公安三员李贽汤显著,前面的有徐卫还有娇红,他们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形成了一个创作的群体

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学批评 第23集 明代李贽的文学批评(下)
21:07/30:53
1149
三张袋柳敬亭说书人物塑造柳敬亭欲扬,先易赞扬柳敬亭说书艺术的高超,却先说他的外貌丑陋,再以王跃生来做对比,衬托侧面烘托以其他说书人反衬柳敬亭说书艺术的高超细节,描写武松孤九一处,运用细节描写,凸显柳敬亭说书的细致入微

考点三 主观题 明后期诗文
01:13/03:41
265
雀云都是做出来的本体原无此忠孝结义,乃封建宗法,制度秩序,皇权统治,赖以维持的精神支柱,也是程朱理学伦理学说的核心李贽咫尺,他们是做出来的,而非本体,是从根本上揭露了他们的虚伪性。与之相连的。李贽又以嘲讽的态度对所谓忠臣死贱,这类被标榜为至高无上的节操即否定,他说

08-4李贽反正统的异端思想和明清文艺汹涌的“情”潮
03:58/05:01
6750
有了童心,才能使自己变得年轻,变得活泼,使教学充满了童趣。有了童心才能走进孩子,理解孩子,体谅孩子,有了童心才能想孩子之所想,有了童心,才能和孩子打成一片,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才能和他们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哭

童心不泯
16:34/18:29
193
我们说电影通常没有人在讲,他自己在讲述自己,但是这部电影设置了故事中的说书人,但是很有意思的是,他从一开始玩儿了一个小噱头,一个小花样,就不是说书人登场,而是他是关于说书人的说书故事

戴锦华:柔软&坚硬的银幕世界
32:02/151:25
2210
我的堂叔是个说书先生,赵明亮我的堂叔红巢是个说书先生,那还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因为与其同族我的祖父于叔伯十二兄弟当中排行老大,其父亲排行十一,且爷爷和父亲两太单传,没有同胞兄弟,我自然也就没有亲叔伯

我的堂叔是个说书先生
00:00/18:53
46
对人们摆脱程朱理学的思想束缚,敢于发露童心自出之言,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历史意义童心说,以其强烈的反对道学教育以及封建名教束缚,反对微权威和僵化,追求自信,个性,自由和解放的特征,具有近代思启蒙思想的色彩

李贽童心说
01:27/02:22
1
只剩下书生一具干枯的尸体,再没有其他而后怪事一桩,借着一桩的发生,都是老说书人曾经讲过的故事,如今倒都成了真。这城里人心荒也,再无人来茶馆听书,老说书人一个人站在他的小案后面

说书人@有声墨眉|怪谈百物语
07:42/15:29
11.9万
不成熟,其实不然,一个人到了纯棉是老年以后还能拥有纯洁的童心,反而受成熟近而超脱的最好表现能不能永远处于儿童时代,但他可以永远拥有童心,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之心

第2堂课 纯真——守护全世界的光明
18:26/32:18
1
读的过程以及读到中途所加的说明来重新录一回,把它录成今天的节目来跟大家聊一聊,做节目。脱胎于很久以前的说书人。猫哥在陪女儿读书的过程中,也多次提到过古代说书人的状态

关于女儿学的第5期节目以及感想
04:18/13:08
653
说书史书中的地理位置,环境景物应从书中人物的眼中看出,非不得已时不由说者口气描述,书中人物对话很少用。张三说李四说而用变换口吻的声调使人一听便知是某人在讲话,说故事,不必加动作表情说书必须有动作表情,说故事主要说的是故事

第一编:说书史话-什么是说书?
02:35/12:19
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