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学
更新时间:2023-06-15 15:40为您推荐大乘佛学免费在线收听下载的内容,其中《南怀瑾―西藏之显示教(朗读)》中讲到:“西藏之险教西藏经典及佛学之传播直乘印度晚出之后起的大乘佛学般,若为时中观之说,越乘控法之论蔚然罗列,经阿底峡布顿宗科巴之祖未成一条一贯纵横系统,完美之大,成次定...”
西藏之险教西藏经典及佛学之传播直乘印度晚出之后起的大乘佛学般,若为时中观之说,越乘控法之论蔚然罗列,经阿底峡布顿宗科巴之祖未成一条一贯纵横系统,完美之大,成次定之学

南怀瑾―西藏之显示教(朗读)
00:00/03:28
52
总的说来,大乘佛教对中国思想影响最大的有两端,一是他提出的宇宙维新定义是他在形而上学中使用的,负的方法,正负的负在对此进行讨论之前,需要先对佛学的一般概念有一个

2 佛学的一般概念
00:24/05:34
48
他七岁时跟着母亲出家,跟着佛陀耶舍学习监通小城大城又跟着虚力耶稣膜学习,大乘佛学又有精进府间命。吕光进兵西役时,他已经是中年生育很高,吕光搬尸时,他跟着到了凉州

东晋的文化名人02
07:12/11:06
8552
大臣大义章卷上在罗什对小臣佛学的批评,说阿皮坦法摩科研法所名各异,如嘉瞻言阿皮谈说幻化梦想,镜像水,月事可见法亦可食之。三界所系,应界入所设大乘法中幻化水月,淡狂星眼,无有定法

第一卷 汉魏两晋南北朝 2、两晋般若学(7)罗什中观说1
10:39/27:52
112
这也足以说明,我们过去的文化传统不是贸然接受佛学事先要通过儒道等学术思想的尺度去称量,才确定其价值。而唯一膜拜的虽然如此,我们若拿大乘菩萨的牺牲自我专为旧事而高尚其志的精神来讲

第一部二、佛学内容简介8
03:08/10:59
478
中国佛教思想史稿捍卫两晋南北朝卷第二章两境般若学说的展开第九节,肇论的佛学贡献不真,空论认为大乘空中所说的空,基本原则是要人们懂得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的中道实相

第一卷 汉魏两晋南北朝 2、两晋般若学(9)《肇论》2
00:00/31:50
143
后来,道生入长安求学,从鸠摩罗什受学中关学派理论参加大小品般若经的翻译,并便学大乘经典,上述学术经历,使他有机会融会皮痰学波,若学和涅盘学及当时佛学之大臣惠林的磊文说道生中年游学广搜译文自养祖情

第一卷 汉魏两晋南北朝 3、南北朝(1)道生涅说3
20:51/33:49
64
显然,道生在理的界定中体现着他对大乘佛学的独特理解,从般若学中观角度探讨宇宙人生的本质,通常以中到十项诸法性空为思维的出发,点击把对外部世界和人类自身的认识建立在否定性思维的基础上

第一卷 汉魏两晋南北朝 3、南北朝(1)道生涅学1
14:54/33:27
62
从大乘经典方面说,继早期的般若经之后,这一时期内又陆续出现了阐述佛性的涅盘境内,提出如来藏概念的圣曼境内总论,大乘思想的大乘阿比达摩经,以及提出三十叛教漆艺抉择的解身秘境等等

第11章 中期大乘思想与瑜伽行派的兴起(上)
01:32/27:05
6001
随着当前临床心理学对于佛学传统思想和禅修技术的研究及实践应用的深化,佛学正念训练对于压力的控制,佛学训练和注意力的关系,佛学对于心理治疗的意义等方面得到了心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佛学与心理学的定位》
02:14/03:38
1
混入佛教徒中,托陀说造般若等经一切接空来反对,校城有度,自称为大乘,是佛教真传为小城大乘诸巾迫一切执着,似乎见解比校成高一等,实际是大乘破小城,也就是外道之佛,教用空关揭穿小城佛教的晃活

3.7.1.6.中国通史.第三编.第7章.唐五代文化.佛教大乘宗派.密宗
00:29/39:59
465
说到此,我们应该明白佛学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学佛,不要纠结于佛学中的通字,这仅仅是文字般若而已。不是真正的时下,佛学的全部在于帮助我们人类解脱心灵的重负而达到自在

一部大佛学 究竟说什么
07:06/24:14
510
今天开始读南怀瑾先生著述的禅宗与道家第一步禅宗与佛学第一章佛学与中国文化的因缘,讲到佛学与中国文化历史的因缘,首当提出中国文化的借说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自三代前后

第一部一、佛学与中国文化的因缘
00:00/19:20
1533
当然,目前不少临床研究表明,佛学的某些禅修方式具有很好的心理治疗功效,但实际上借鉴时还需要谨慎对待,不能简单的把佛学完全等同于心理学,简单的把佛学的理念完全等同于心理学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理念

心理学与佛学
07:39/08:29
1
这时期可以说是大乘学说经过长期运量而趋于成熟的时期,但是大乘佛教的大兴还有待于稍后一个时期的龙树大师问农树是怎样一个人。打龙树是公园二三世纪间的男印度人,原来是一个婆罗门学者,后来皈依佛教,出家受戒,在雪山从一位老比丘受到大乘经典,由此智慧无爱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衰灭和复兴 之二
13:02/22:50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