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佛名言辞典

更新时间:2023-06-18 01:50

为您推荐儒道佛名言辞典免费在线收听下载的内容,其中《原道第一》中讲到:“即有十余种不同见解,如儒道,说佛道,说义道,说自然之道,说自然法则,客观规律,说自然之道与儒道不矛盾,说客观,唯心主义的抽象理念或绝对精神说神秘的超自然存在说等...”

即有十余种不同见解,如儒道,说佛道,说义道,说自然之道,说自然法则,客观规律,说自然之道与儒道不矛盾,说客观,唯心主义的抽象理念或绝对精神说神秘的超自然存在说等等

原道第一

04:42/09:42

凤月城

159

仅就其信字而言,既有十余多种不同的监检,如儒道说佛道,说以益道说自然之道,说自然法则,客观规律,说自然之道与儒道不矛盾,说客观,唯心主义的抽象理念或绝对精神说神秘的超自然存在说等等

原道第一(一)

06:22/17:00

一生独亦

1

在文心雕龙研究当中,各家之说亦莫终。于是,仅就其性质而言,就十余种不同的见解,如儒道,说佛道,说义道,说自然之道,说自然法则,客观规律,说自然之道与儒道不矛盾,说客观,唯心主义的抽象理论或绝对精神说神秘的超字人存在说等等

第一章:原道第一(题解)

05:32/06:41

兰谿

69

是六足会能恰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如是三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六祖惠能为代表的中国佛家就是另辟蹊径的禅宗儒道,两家在中华文化和国人思想中的地位自不代言

前言

00:28/09:28

吉祥悦读

7009

虽然三个半圣人的说法流传很广,但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有三个圣人,这三人分别是孔子,老子以及六组惠能,刚好代表中国的儒道,佛三教还有说法,认为只有两个半圣人,半个圣人是孟子

5【上九流】圣贤:圣贤之道唯诚与明

09:23/09:57

镜像档案室

4492

非常的有序了,非常有序了,成了一个有机的东西了,不是一再把它看成一个外来的,要完全融在一起。这个融在一起,它主要是这个中国本土的儒道,两家的文化跟外来的佛教的文化,相互之间的吸收相互逐渐的吸收

楼宇烈:佛教与中华文化

24:54/43:51

实用哲学

704

要养成家长通过查辞典进行确认的习惯,无论是在看电视还是在读书,甚至在看报纸的时候,当孩子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即使知道答案也要,也有必要去裁下指点位置,要把各种辞典放在餐桌或者客厅内等,方便立即查阅的位置

8在孩子面前读书、查辞典

04:29/05:10

Lion62

10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最集中的表现是通过摄取儒道的思想而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这些中国化的佛教宗派,提倡方便,圆融,自悟,以心性论为宗派学说的重心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

33:54/47:14

闪亮精灵fairy

12

这也足以说明,我们过去的文化传统不是贸然接受佛学事先要通过儒道等学术思想的尺度去称量,才确定其价值。而唯一膜拜的虽然如此,我们若拿大乘菩萨的牺牲自我专为旧事而高尚其志的精神来讲

第一部二、佛学内容简介8

03:08/10:59

东山叨客

498

本末等哲学概念来论证儒家名教的合理性。到了唐代佛教的发展势头,大有凌驾儒学之士。魏晋时期的儒道佛纷争,魏建时代的名士专谈三玄是老子庄子与易经。魏晋的三玄以道家的精神为主,讲老庄之学

亚洲崛起的力量:一本书读懂东方思想22三教合一:儒释道思想的交融

01:49/19:29

九章有声

0

格熠之格,通用通讯为量,既具度量之意,所谓格熠,也就是以中国传统思想比拟配合佛教义理,以儒道各家固有的术语或命题解释佛教特殊概念或命题,以使熟悉传统文化的人们易于了解佛书内容

第一卷 汉魏两晋南北朝 2、两晋般若学(1)玄学与般若(下)

17:15/31:19

阿莼的声音

186

柳宗元各认为佛教经典中的一些内容不与孔子一道。就佛教而言,唐代各个宗派都已经吸收了儒道精神,例如对孝悌观念的认同,以致有了孝僧的名称,尤其是禅宗讲心性论与孟子心静心上说的静心者,知其性也很相近

科学技术

69:58/90:00

18143363287

1

安世高还将佛教的因果知业报思想与传统儒道及民间流传的宿命观念混同安班手译经卷下云问涉,使宿命对来道当何以却报行属息,相随指官环境念三时期品,经能确难宿命对不可缺属西行三时期品,经何以故能却报用念道故消恶

第一卷 汉魏两晋南北朝 1、初传时期 (3)早期译经人(上)

08:38/34:50

阿莼的声音

335

至此,我们大家可以发现,不管是理学、心,学、气血还是官学,骆学,敏学,归根到底都是儒家思想的哲学化,是儒家思想。经过道家哲学和佛家哲学发酵之后的产物,是宋代的儒家学者们面临儒道两家的意识形态挑战

海陆相克04 | 卫道士的逆袭

14:35/25:09

莽夫薛神

2.2万

后来,儒道两家都奉为儒道,两家都奉为闺女,而中国几千年来历史的事实,每当拨乱反正的时候,都是道家的人物,而道家的思想来完成大业的,等到天下太平了,才有儒家的人出来大奖

敝屣功名尊道义

00:43/10:02

牧羊海流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