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儒学史论
更新时间:2023-06-19 15:50为您推荐当代新儒学史论免费在线收听下载的内容,其中《珞珈山-空中杏坛 第84讲 郭沂 《从儒学当代发展的宗旨看道统重建》》中讲到:“天人统治,也因此,我们重建当代儒学,不但要截序天人之同,也要继承人天之统二,统如鸟之两翼,赤之两门,缺一不可担当。两系道统养树千古圣脉,是建构当代新儒学的根本宗...”
天人统治,也因此,我们重建当代儒学,不但要截序天人之同,也要继承人天之统二,统如鸟之两翼,赤之两门,缺一不可担当。两系道统养树千古圣脉,是建构当代新儒学的根本宗旨

珞珈山-空中杏坛 第84讲 郭沂 《从儒学当代发展的宗旨看道统重建》
61:14/70:17
785
本书反省和分析当代新儒学在道德价值根源的建构和论述,以展示从恐梦寻的先秦,如学到宋明儒学和当代新儒家如唐君义谋宗三等诸位先生所建立的伦理学道德价值根源和道德实践的课题之理解和分析

儒家道德规范根源论(一)李瑞全教授 第一部
15:41/76:44
1
八零年代中后期正值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观念转型期,受海外新儒学影响,从文化角度,尤其是在反思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为中国当代的发展寻找输入,一时成为知识界的热点话题

3.新时期文学思潮(80-90年代)
14:01/30:18
1
色彩研究所当代纤维艺术研究所,中国书画鉴赏研究中心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美术史论研究中心展示文化研究中心,艺术史学研究中心,艺术现象学研究所,建筑营造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人文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
23:10/35:19
80
儒学在台湾温柔灯厚的传统,温文,儒雅的海岛儒学在台湾境况如何,儒家传统与现代社会强台湾新名家究竟如何评价,著名学者傅佩荣为讲述儒学在台湾,我今天谈的主题是儒学在台湾

05-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王鲁湘专访-儒学在台湾
07:35/46:58
5.0万
历史上通常将始于这一时期的儒学复兴,称为新儒学,也叫宋学心儒学作为义理之学,是对支离繁琐居首诗说的汉唐章句著书之学的否定而产生的振兴,儒学的渊源可追溯到唐朝中后期

《中国通史》第61集《宋代新儒学》上集
05:08/11:15
1.6万
大家都知道,现在有个新儒学最早的新儒学出现在八百到九百年前,宋朝和明朝当时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它太盛行了,刺激了儒家知识分子,儒家知识,奋起反击,创造了新儒学,那发生了中国思想的新高度

董宝珍电台(505):从“疫情防控”到“儒家民主”
25:20/33:18
3294
这时的儒学已不是孔孟的古典儒学,也不是董仲舒的官方儒学,而是融合了道玄与佛学的心。如学新,儒学伦理最重要的学派是程朱理学和鹿王心学程。朱理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

第十二章 第三节 一、中国伦理思想发展三阶段
10:31/13:53
1335
即徐副官先生全集谋宗三先生全集全牧先生全集等,有以谋宗三先生全集为主,并由当代新儒家树松明,先秦诸儒以树年社博社之基础,加以新儒家毅力思考之训练与对儒学传统之勃,恰将可立即于儒家之怀抱宗舍中国百家之哲思,并阔级印度与西方之学术纵观大局,动名同者可救个人性

孔元2571年10月1日自读理论81-87页一遍
33:00/34:36
1
在中国当时比较微弱,这点不仅是利玛窦怎么认为实际上很多搞科技史的学者,当代的写的科技史论文也有一个重要观念。就我们国家在古代科技,它有段时间是很强的,但是成体系的科学应该说相对是弱一点的

393 西学东渐(中)
04:56/11:05
2.8万
立场的鲜明欣赏这一鲜明的立场,是他对于宋明,新儒学乃至整个儒学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改良乳穴,完善儒学这一儒家自我批判的舅母近代才正式出现的彻底批判儒学的某些意义

摒弃宋明理学的缘由
14:01/14:28
289
知识主要有艺术,史论,设计,史论与设计方法论等属通史通论的,如中外艺术史,中外设计师,艺术概论,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师,设计,方法学等属专业史论的有工艺史,建筑史,服装史

设计师的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
19:22/22:01
11
应该是中国的当代思想,是建立在对现代的批判和重构之上的现代的批判,再结构上回到儒学一员论思想,但同时则又消化,接受和重构。现代思想中学习西方的成果,形成了左右二十世纪中国致知今天的基本观念

上篇2.7、2.8试论儒学式公共空间
17:58/19:35
37
当然,二板还会有一个继续改正的过程,到明后年,大概室内设计实验会出出书了,还有警官,设计师平面设计书死就差不多改完了,估计再过个三五年,我这个整个史论设计史论重书基本上就有个新的建构

43.讲课是一件有意思的事(42)(Av28903515,P42)
00:37/29:23
48
心学作为心心性儒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的地方在于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敏体验。看似与佛学的新新法教修教十分相似,但佛学只要求出世而心学,用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正是儒学所说的内圣外王

第13章第3节,以出世心境做入世事业
00:01/08:2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