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心命道

更新时间:2022-10-04 14:25

为您推荐本心命道免费在线收听下载的内容,其中《1.19:心性论-大体小体(告子上15)》中讲到:“现在去把它建立起来的力,本心及仁义,理智等道德治理是我固有的,但因人依受感性的私欲所影响,而是其本心,故必须随时检测,不让私欲。账币本心是本心,时时做生命的主宰”

现在去把它建立起来的力,本心及仁义,理智等道德治理是我固有的,但因人依受感性的私欲所影响,而是其本心,故必须随时检测,不让私欲。账币本心是本心,时时做生命的主宰

1.19:心性论-大体小体(告子上15)

06:30/06:58

春满大地_56

13

保持畅通的沟通,在不忘初心的前提下,找到自己的人生梦想,在跟随本心的前提下,让本心成为我们实现梦想的助力,而不是让我们的心为我们的欲望买当,在人生和命运这条长长的跑道上,跟随本心,唤醒我们的心灵能量

五行心灵能量唤醒——启动五行GPS内外双向人生导航系统

08:36/09:56

A梵歌

63

当见到本心之后,所有休闲的目标就是将本心在我们的生命中立起来,从见到本形到安住本形,到时,本心在我们的生命中安住,我们也安住于本性之中,让安住本心的状态从比较短的时间,慢慢的延展向两个方向延展,向生命中的所有的时空延展

《本心的智慧》体悟分享(8)

27:01/28:01

明空如月FM

53

山神土地浅山放行者哪吒斩其助行者皆元神助本心之道一元神不媚而本心腾挪变化左之右之,无不意之精细伶俐之人,性能不把珍宝焦裕乎外道迷真性,而以假伤真元神著本心,而以真话假伤,真则真者一假

西游原旨三十三回 元神助本心

10:49/11:38

楠棠郡主

1176

自由其实对于自信本心而言,由于他本自超越,即使对于一个被映现在自心之中的现象所迷惑,而在幻象中,在梦境中虚妄的轮回的生命而言,深藏在这个生命之中的自信本心依然是不变的

《本心的智慧》体悟分享(13)

15:30/33:31

明空如月FM

42

然二者是乃本心所本来含韵者,本心能开道德创造性之门,已必然能开知识创造性之门,无人本心,圣贤境界或高尚生活之祈求,或渴望与无人本心自然宇宙奥秘之好奇,或渴望同出一员,本无二致

021第十五章 恢复经济学的人学本质

15:31/17:57

中信书院

185

此时此刻,论及王阳明的心境应该是出自前者,也及孟子原文跟朱熹批注没啥关系。咱们说人话王阳明这是要修命在结合该剧在孟子中的前后文,即我已经恪守本心,觉悟本性,知晓天命,剩下的事情就是严守本心与本性,等待自己的命运,尽力行道而死

梦回大明第34章

06:51/10:40

正儿八经的AI

1117

天命不已,即是天自己此,只是以创造性自己人肢体天之体之平行的说法,只是图画式的语言之方,便本心真性。就人说,这是因为唯有人是能克勤此道德创造之心性即显出,以此道德创造之心性便不为人所限

牟宗三先生《圆善论》第二章 心、性与天与命3

01:31/07:21

舍宾小熊

1

词语需有个分济上之词,义以规定之,如说到既敢基于接触到心字神字,但此心神人是本体宇宙论的说知者,自人之自觉地做道德实践言,接触到孟子之本心。此本心亦及中体验文体宇宙论地说为天命流行之体

丽而慧 2021年10月26日 10:18

20:13/40:20

丽而慧

1

这个层面源起于使命,偏重于说事,事物本心的道理学出了三个学科,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德鲁克先生谈使命,倒是何福先生谈大一名传统文化中事物的体向,于我觉得他们之间应该是相通的

第四章 缘起与使命29—32页

02:07/11:17

玉姐日记

25

良务的境界对于自信本心认识的境界,本心绝不会经历变化,是指本性的本体和本性是不会变化的。也就是说,本性的本性永恒,纯粹,空性觉性和喜乐是不会变化的,这些性质它都是本心的根本的性质

《本心的智慧》体悟分享(9)

07:28/36:41

明空如月FM

86

本心吉礼以及杨明所说的良知之天理是作为类概念的行构之理,如在一川诸子处所起之误会,从无目不已知天命十几处说道体说性体对应其所创生妙运者,言说然说存在之理,实现之理义,无人能误会为行购之礼

心体与性体(一)(93~113)

33:35/85:47

樂學務本

47

是的,我刚刚说所谓的保持本心,如果我们用个人生活蓝图来解读的话,就说你了,不了解你的五大人格的需要你了,不了解你自己这一生所必须要参与的透过岁月去参与的五大生命风景以及你了,不了解你自己的所谓灵魂层面的能力,这些都叫做你的本心

210228-講座問答

01:06/50:29

占星珍妮佛

199

本心一直在这里,而各种生灭变化的现象就像云朵一样,在自信的天空里生灭来去,而天空没有变化,而且这句话它本身同时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将整个客观世界融入本心,安住在本心之中去关照各种现象的变变化而不被现象

《本心的智慧》体悟分享(15)

06:41/34:15

明空如月FM

61

作为对儒家性善论的说明,以物欲对本心的蒙蔽或本心泄密于物,欲来解释恶的来源和论证道德存在的必要性,以先力呼其大者作为对树立道德主体性的强调,以发明本心来把主体道德意识落实到人伦日用的具体道德实践

026第三章第四节 宋明理学(下)

09:36/18:05

大吕说书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