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是什么意思

2022-12-26 17:06

2022-12-26 22:04
办事情、处理问题,如不反复思考,最终会有懊悔, 待人接物,处理人际关系时,如能百般忍耐,自然就没有烦恼忧愁。 此联选自·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四卷。 上联是说,办事情、处理问题,如不反复思考,最终会有懊悔。
更多回答

意思就是办事情、处理问题,如果不去反复的思考,结局肯定会懊悔不已,待人接物,处理人际关系时,如果能百般忍耐,心胸宽阔,退一步海阔天空,事情自然就没有烦恼忧愁。

扩展资料:

事不三思总有败,“三思”,语出《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也指《孔子家语·三恕》中的三思:“孔子曰: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莫之思也;有而不施,穷莫之救也.故君子少思其长则务学,老思其死则务教,有思其穷则务施.”


人能百忍自无忧,这里的“忍”,指忍耐,克制,忍让.正如魏尚书格言所云:“恭谨忍让,是居乡之良法”(见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魏尚书格言》).所谓“百忍”事见《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祀)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