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汉的感人故事?

2023-11-13 02:04

2023-11-13 02:06
2月13日,因纳入临床诊断病例,湖北新冠肺炎确诊人数骤增一万多人。这让很多人感到形势依然严峻,德籍教授蒂莫·巴尔茨(中文名狄墨)也不例外。

狄墨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听到一些小道消息说,从本周开始,很多之前不得不在家隔离的病人陆续被收治。“从另一个角度看,相比之前被低估和瞒报的病例数,这样的数据更让人安心,也更真实,它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得到确诊和收治,这让更多人看到希望。”

45岁的狄墨是武汉大学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专家,他和家人在武汉已经生活了12年,他在这里求学、工作、结婚生子,武汉俨然已是他的第二故乡。此前,尽管有机会离开,他却选择了留下。

狄墨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刚暴发时,他曾陷入不安和恐惧中,甚至一度患上轻微抑郁症,整夜幻想自己已经感染了病毒。“但我们不能就这样抛弃亲友和同事一走了之。虽然我远在德国的亲人不愿我留下来承担这份风险,但他们也理解我最终的决定。”
更多回答
选择留下是因为他们热爱武汉

“祖国强大了,武汉的吸引力也增强了。”23岁的温能巧是武汉大学医学院大五学生,还在医院实习的他,跟28位同学“组团”观看了展览。观展期间,他独自一人在“团结协作 命运与共”展区徘徊了许久。

(图为温能巧仔细观看外国友人留汉抗疫的故事。记者徐锦博 摄)

“这位巴铁大哥在武汉家中帮忙分类整理海外捐赠物资,巴铁真是铁。”巴基斯坦小伙哈荣在武汉定居十年,疫情防控期间,他成为一名志愿者,宅在家里对海外捐赠物资进行分类整理,还帮忙准备清关所需的多种语种材料。哈荣的故事,让温能巧想起了带他实习的医生。

温能巧实习的医院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疫情防控期间,他跟同学只能在家里学习网课。“带我们的实习医生,都是边抗疫边教我们,他们有的刚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回到家,就给我们上直播课。”

“本来可以坐本国的包机回国的,他们选择留下抗疫是因为热爱武汉。”温能巧说,同样是宅在家里,哈荣却选择做力所能及的事来帮助武汉,让自己非常感动,“武汉战胜疫情,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帮助。”

送咖啡也是送上对武汉抗疫的信心

“军队和医疗队来了,就看到了信心和希望,没想到这么多外国人留在了武汉。”在汉口火车站工作的李先生,边听讲解边参观抗疫展,讲解员走远了,他还侧着身子,伸长脖子看着6位外国友人留汉抗疫的故事。“3万多杯啊,这位伊朗小伙了不起。”

李先生所说的伊朗小伙名叫西纳·卡拉米,是武汉Wakanda咖啡店的咖啡师。2月2日,西纳接到伊朗驻华大使馆的通知,得知将有专机接伊朗公民回国,但他选择留在武汉。1月26日至4月2日,他和咖啡店同事为医务人员免费送出了30790杯咖啡。“别看他送的是咖啡,其实送的也是对武汉抗疫的信心。”李先生伸出大拇指说。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