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得稀里哗啦”孩子上课不敢回答问题被老师痛斥,中小学生如何改善?

2023-12-01 17:51

2023-12-01 22:42
家长老师要多鼓励,对于孩子不敢回答问题,家长和老师要多鼓励他,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更多回答

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有一个烦恼,那就是上课不敢回答问题,一在课堂发言就会变得很紧张,但在老师眼里自己似乎又是非常不懂事,上课不听课,这种误解让师生关系越来越紧张。

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和发言紧张的原因有很多,只有找到原因才能进行调整和改善自我,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种原因:

1、对知识掌握不够,对问题答案没有把握。

2、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他人分享。

3、同学关系不够融洽,担心同学会取笑。

4、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缺陷,导致不敢去回答问题。

5、老师对学生有偏见,或者老师不知道如何去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如果是属于以上问题导致的不敢发言和回答问题,我觉得一方面要充分认识问题,另外一方面就要想到办法去解决问题,这属于学习意愿问题,如果真的想好好学习,也能在课堂积极发言,赢得老师和同学的肯定。

我建议你尝试这样做:

1、要学会提前预习,只有预习充分了,你才能了解课堂上可能会发生什么,可能会遇到哪些知识点,在成绩一般的情况下,才能保证你能够快速应对老师的提问。

2、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老师的提问一般不会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正在讲解的内容,肯定会联系到过去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融会贯通,那么基础知识就是前提条件,否则无解。

3、平时加强和同学关系的处理,要和周围的同学保持融洽的关系,这样才能做到相互包容,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否则很容易出现落井下石的情况,久而久之也就让人失去了自信,害怕去回答问题。

4、改善自己的性格,虽然说人的性格难以改变,但改善总是可以的,性格内向的人要养成主动沟通的习惯,要学会主动去帮助他人,积极去参与集体活动,机会多了,自己的性格也就会改善,因为在工作中我们总是要与人接触和交流的。

5、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或许你存在先天性的语言缺陷,比如口吃,那么这是致命的吗?我并不觉得如此,只要肯努力,完全是可以最大限度去改善的,可以放慢速度不停地去练习说话,朗诵等,从而去做最好的自己。

而关于老师的问题,那就只能期待老师自己去改善了,如果老师对学生存在偏见,学生和家长可以委婉地去沟通,一般情况下都是会有改善的。 

总的来说,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和发言紧张并非个例,也是很多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且呈现出由低年级到高年级上升的状态,年级越高,出现不敢发言的比例就越高,每个人应该自我剖析,找到原因,然后去逐渐改善。

但不得不提醒一句:

一切改善的前提都是自主学习意愿,有了学习意愿,大部分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老师对你的误解也会全部消除。

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欢迎留言分享!

孩子不敢回答问题是不自信的表现,家长在平时一定要多鼓励孩子,多给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孩子多与外界接触,这样能够帮助孩子改善这种情况。
我觉得老师应该改善教学方法,不应该痛斥孩子,而应该鼓励他们回答问题,老师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应该改善老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