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个好心态?

2022-06-21 02:14

2022-06-21 02:49
少思虑,莫忧愁,不恼怒,放宽心,减压力,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作家杨大侠表达,心态来自于自我洒脱。
更多回答
培养一个良好地心态,需要具备以下四个素质:
1、拥有成长型思维。人在面对竞争、失败、挫折时,会有不同的反应。卡罗尔·德韦克把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分为成长型和固定型:固定心态的人认为我们的智力水平在出生时就定型了,很难通过后天改变,遭遇失败的时候他们也会自我怀疑;而成长心态的人相信自己的智力可以通过后天改变,所以他们愿意更主动地学习,面对失败的时候也会重新调整心态,尝试不同的策略。比如对于阅读能力差的人来说,固定心态的人会觉得自己的阅读能力就这样了,没办法改变、提升了,从而自暴自弃;但成长心态的人却会主动地去寻找方法练习,比如学习“精英特快速阅读的技能”,从而让自己的阅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提升。
2、懂得刻意练习。专家不是天生的,安德斯·艾利克森指出,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平均要在那个领域投入一万小时,或者十年的练习时间,而其中的佼佼者,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刻意练习”上。刻意练习不是简单地反复做一件事,它是以目标为导向,有针对性的练习,不断超越自己现有的水平;在练习的过程中,练习者要思考如何进步,不断尝试,才能积累大量心智模型经验,知道如何应对复杂情况,一次比一次好;刻意练习能在老师或教练的指导下进行更好,他们可以提供准确的反馈,帮助学习者找到需要提高的环节。
3、学会定期思考。懂得自我思考,是自我改变的开始。我对现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满意吗;我能不能做得更好,我怎么才能做得更好......如果当下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那你就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工作模式,如果改变这些都拯救不了你,那么你就应该想办法让自己跨上一个更大的台阶,比如读一个新的学位、考一个新证书、换一个新工作等等。如果你既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该干什么,又特别迷茫,那你就应该把自己手上的事情做好,然后多读书,书籍会给你答案。
4、能够自我驱动。自律不是逼迫自己去习惯做自己本身不想做的事,自律的人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等一些内在因素的驱动。自律是你在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你有了属于自己的动力之后的一种表现。其本质的问题还是在于你要如何找到自己的动力,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标。方法其实就三个字“多尝试”,去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感受不同状态下你内心的声音,扩大你对现实的认知层面。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