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的意思

2023-12-03 02:29

2023-12-03 06:30

邪不压正的意思:不正当的、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正派的事物。

邪不压正,汉语成语,拼音是xié bù yā zhèng,意思是不正当的、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正派的事物。出自《刘宾客嘉话录》。邪(拼音:xié、yá、yé)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古字形从邑,牙声。“邪”本用于地名,如“琅邪”,即琅玡。此义读yá,又读yé。

不,汉语一级字,读作bù或者fǒu,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为名词,指未经缔结构造而直接使用的树杈上的原始巢居;后引申为禁止、不要,还可表示不是、非等,以上读作bù;“不”借为“否”时,读fǒu。

压(拼音:yā、yà),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压的繁体作“压”,古字是“厌(厌)”,始见于战国文字,字形从厂(hǎn),猒(yàn)声,本义是崩塌、倾倒。后以“厌(厌)”表示饱足、厌倦等义,压义用“压(压)”字表示。“压”由本义引申指从上往下施加重力。

正(拼音:zhèng、zhēng)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字(常用字)。其古字形上为城池形,下为足,本义为征行、征伐,是“征”的古字,读zhēng。征伐的目的就是有所平定、有所纠正,因而引申出平定、匡正义,由平定引申出决定、考定、勘定等义。

学习成语的好处:

1、成语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成语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与文化底蕴。它们简单有趣,通常四个字就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这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他们探索成语背后的故事。

2、成语可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成语一般都能引经据典,所以里面会涉及到大量的历史故事。孩子在学习成语时,会先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充分发挥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