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交友之道的故事?

2023-12-03 17:54

2023-12-03 19:43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 鲁迅
道不同,不相为谋。
—— 孔子
在紧急时舍弃你的朋友不可信赖。
—— 伊索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
朋友就是把你看透了,还能喜欢你的人。
—— 易中天
更多回答
比较著名的有:
说有一个年轻人自认为朋友很多,经常在他父亲面前炫耀,后来他父亲说你这么多朋友比不上我的一个半朋友,年轻人不信,后来用鸡血假装自己杀人了试探他的朋友,结果这个年轻人的朋友一个都不敢来帮忙,后来去他父亲的半个朋友那里,他父亲的半个朋友给了这个年轻人很多钱,让他赶快逃走;后来年轻人又到他父亲的一个朋友那里去,他父亲的一个朋友帮他把衣服换下来,然后跟他去顶罪,这个事情让年轻人感悟很多,明白了要交什么样的额朋友。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故事中国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晏子的交友之道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晏子的交友之道吧。
晏子是我国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他机智过人,能言善辩,体恤百姓,忠于国家,深得人民爱戴。晏子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很多,譬如他的交友之道。
晏子从不滥交朋友,但是如果交了一个朋友,就会善始善终,一生都不会改变。当然,晏子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他能正确识人,这是他交友长久的一个关键,但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对待朋友“久而敬之”。交往时间越长,他对朋友就越恭敬有礼,因此别人也就对他越来越尊重。“久而敬之”四个字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晏子却终生坚持。所以,晏子虽然不轻易交友,但是他的朋友很多,又都情深意厚,有不少人甘于为他付出生命,北郭骚就是其中一个。
据史书记载,北郭骚是春秋时期齐国名士,对父母十分孝敬,是个出了名的大孝子。但他的家境不好,十分贫寒,以至于到了无钱奉养老母的地步。于是慕名去找当时名相晏子,希望得到一些粮食奉养老母。晏子久闻其名,觉得他人品很好,很乐意交他这个朋友。晏子不但热情地接待了他,临走又送他很多粮食、金钱。北郭骚谢绝了金钱收下了粮食,两人从此成了很好的朋友。不久之后,晏子受谗言被齐景公猜忌,逃亡他国,临行路过北郭骚家进来告别,晏子阐述了事情的经过,北郭骚只是说了一句:“请好自为之。”完毕送客。
晏子走后,北郭骚找来他的朋友,告诉他说:“我仰慕晏子道义,与之相交,如今晏子被无端猜忌,我将用生命为他洗清冤诬。”北郭骚换好衣冠,请朋友携剑和竹匣跟随其后。前往皇宫会见景公近臣,北郭骚慷慨激昂地说:“晏婴是名闻天下的贤相,因他在而其他国家畏惧不敢侵犯。若他出亡,齐国必遭侵犯。我不想看见国家生灵涂炭,我愿用我的生命为晏子洗清冤屈。”然后自刎身亡。景公看此情景非常后悔,亲自驾车在边境追回晏子。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管宁割席”的故事传颂至今,人们一直把管宁作为不慕荣华,不贪金钱的典型加以宣传。但管宁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朋友,只采取绝交的态度,实在过于片面。
管宁因朋友的一二细节不符合自己做人的标准,便断然绝交,有点苛求于人,但是,华歆贪慕虚荣,就不能怪管宁割席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