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罄竹难书”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2023-12-12 15:08

2023-12-12 18:29
严重同意!!
更多回答
此成语原指要写的事情很多,但写不过来。《吕氏春秋·卷六·明理》载:“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后来转意用以形容罪恶之多,写也写不尽。《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在声讨隋炀帝杨广罪恶的檄文告示中数说杨广的十大罪状,还说:“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意即杨广罪恶远不止这些,就是砍光南山的竹子,拿来写杨的罪恶,也写不完;决放东海的流水,让杨广的罪恶跟着水流,也难流尽。罄:尽;竹:竹简,古代用来书写用的竹片。绿青竹子削成片烤出水份(出汗)后用来书写,故又称“汗青”。
李密原来是隋炀帝的卫士,后被辞退。从此用功读书,立志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有一次李密骑着一头黄牛,一手抓拴牛绳,一手翻读汉书,恰被尚书令杨素碰见,问看何书,答曰‘项羽传’。杨素觉得李密不是平庸之辈,回家吩咐儿子杨玄威要和李密交朋友。后杨玄威起兵反隋,李密当了参谋。因未受重用,李密投奔翟让,做到魏公。李密严格训练军队,体恤部下,认真执行纪律,很短时间内就攻占了隋朝很多城镇,一直逼到隋都洛阳。为进一步团结各方力量,彻底摧毁隋朝政权,李密发布了一份文告,分送各郡县,号台联合起来,一致反隋。
后来,“罄竹难书”一语常用。明代文秉《先拨志始》卷下:“顺天府丞刘志选,疏参都督张国纪;‘罪状罄竹难书’。”
就是说隋炀帝的罪行!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