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名立万

2024-01-06 23:56

2024-01-07 00:09
近期和朋友去看了一部电影《扬名立万》。

顾名思义,这部电影讲的是一群电影制作者聚集一起,想要通过拍摄一部以当年上海发生的一起凶杀案为原型的电影,扬名立万。不料却慢慢地卷入当年该起凶杀案的调查当中。

简单地讲述一下当年上海的这起凶杀案。当年上海很有名的权威人物三老,在一次选花魁大赛的晚上被人残忍地杀害。在没有彻底盘查出事情真相之前,齐乐山,这起案件的凶手,隐瞒了事情背后的真相。

当时是由上海的一名大商人陆子野,想要通过召集一群人,帮忙拍摄这个电影。他邀请了落魄记者编辑李家辉、烂片导演郑千里、过气歌女苏梦蝶、武术小子小达以及无声影帝关老师。陆子野声称邀请了两名顾问,实则是一名三老凶杀案的凶手,一名是负责看守他的警察。陆子野希望通过凶手的亲述,以及来到三老案的凶杀现场,希望电影有噱头以至于大卖。

在这些人物当中,我想谈其中的两个角色。李家辉绝对是剧情里面的头脑担当。包括在会议室的时候,一个捡笔帽的动作就发现了三老案的凶手就在他们之中,最后以直接掀桌布的行为告知在场的所有人凶手在此;进入当年的凶杀现场后,在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个密室时,李家辉找出来了逃离现场的辅助工具;发现齐乐山在洗手间里冲掉的案件证据并合理的推出齐乐山所暗示的案件的真相。为什么说是齐乐山所暗示的真相呢?

这就要说到第二个人物齐乐山了。他是三老案的凶手。他也是一个聪明的人,利用李家辉的聪明伪造了三老案的真相。他一步一步地引导李家辉,将三老案的真相说为:三老侵犯了歌女花魁夜莺致使夜莺死亡,齐乐山怒杀三老,并将夜莺分尸从通风口运了出去,最后自己回到了案发现场等待被捕。他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相信这是事实,可见他想要保护夜莺名声的欲望很强烈。

后来因为一些情况,齐乐山赴死救下了这群电影制作者。李家辉提议将该案件拍成电影,反应社会现实。他们在现实与良心之间挣扎,不仅仅是在经费上有问题,而是在当时的现实当中受到的阻力还有很多,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最后,他们全部人都选择了自己的善良。由于在国内受阻,他们来到了越南上映电影。在这其中也是触及观众的一个点,为这群电影制作者的善良而感动,即使他们有很多自己的不足。但是在这群电影制作人以其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在越南上映完之后,在被记者提问时,李家辉看见观众席上一个很像夜莺的女孩。他立马追了上去。但是,就在追上的那一刻,刚好想要用手打住她的肩时,他停住了。我想这一幕是李家辉想到了不希望齐乐山拼死想要守住的秘密却被他亲手打破了,也不愿意再让夜莺再掀开自己曾经的伤疤。

其实三老案的最后真相是:夜莺被三老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将女孩用天花板上的四个钩子系上红线悬在半空中侵犯,齐乐山愤怒之下杀掉了三老,但是夜莺并没有死亡。他协助夜莺从通风管道逃跑,自己却留在现场以死保全夜莺的名声。也可以算这个案子最好的结局了吧。重点在于,当观众以为真相就是这样的时候,总是会让你来一个大反转,推翻之前的结论,一环套一环。

这个影片反映的是民国时期有钱有势的人物对权力的滥用,用自己的势力和背景去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而在这个影片当中,则是对歌女这类群体的侵犯。像苏梦蝶所说的:一个女孩子,喜欢唱歌,有什么错?在当时的年代,人们对歌女这一职业是带有异样的眼光去看待她们。他们认为歌女就是要通过卖身,攀上富豪,满足自己的虚荣,仅此而已。但是,人都是有理想的。可能有些人是真的像他们所想的那样,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她们是为了维系生活,为了能够在一个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歌喉,获得大家的掌声,实现自己的歌手梦,那又有何不可呢?相反,像三老那些权威人物为所欲为,那个社会都会因为其有权有势而选择包庇纵容,百姓也是敢怒不敢言,使得当时的社会黑暗。像李家辉这群电影制作者有善意有勇气的人,还是那个社会值得欣慰的事情,但是这样的人还是很少。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时代,有强大的国家为我们做后盾,人们敢于去追寻自己的理想,我们都应该珍惜眼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