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奖励机制激励孩子好好学习?

2024-01-08 00:30

2024-01-08 02:05
1、实现孩子的一个小愿望:可以让孩子制定一个小愿望,如果孩子表现比较优秀,我们可以帮孩子实现愿望,来作为奖励,这样也能更好地激励孩子。
2、让孩子选择外出吃饭的地点:如果孩子有时候会故意挑食,那你可以试试奖励他选择外出去哪里吃饭,或者选择今晚吃什么饭,很大可能你会收获一个认真吃饭的“乖宝宝”。同时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自己在家里是有表达的权利的。
3、让孩子支配家长的一天:很多时候都是家长安排好孩子的一天,可以尝试让孩子支配家长的一天。这样既能激发孩子的责任感,还可以让他体会一下当大人的不容易,或许还能激发出孩子的更多能力。
4、陪孩子体验农活或采摘:高楼林立环境中闭亏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农活,家长可以奖励孩子去体验相关内容,比如割稻子、摘草莓、包粽子之类的。
奖励孩子,记住这几个原则:
1. 少奖为佳:选择适当的时机和频率给孩子奖励,就相当于给发动机加油,可以帮助孩子持续保持积极性。如果奖励的频次太多,孩子慢慢就会麻木,奖励的作用就会下降。长期下去,孩子的学习就会从内部动力转变为外部动机:为了奖励而学习,而不是为了获得进步和提升。
2. 奖态度,不奖分数:多数家长都是用“考一百分就奖励你新空埋玩具”的方式来激励孩子,但从长远来看,“分数”这个结果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能作为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而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奖励,是家长注意观察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是不是做到及时复习、有没有仔细审题、坐姿是否规范,这些日常的行为习惯比冰冷的分数,更能帮助孩子持续的进步和成长。
3. 奖品适当,价值适中:奖励的价值不要太高,其价值和奖品要与孩子的年龄、取得的成绩等等相适应。有些家庭由于形成了奖励并不断加码的习惯,常轿液常给孩子价值过高和不适当的奖励,那样反而会害了孩子。
4. 精神鼓励为主,物质享受为辅:偶尔的物质奖励是可以的,但如果每次都奖励物质,很容易将孩子引入歧途。其实最好的奖品,就是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一句“孩子,你是我的骄傲”可能比任何价格高昂的玩具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