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头接耳成语出水浒传哪个故事

2024-01-10 03:39

2024-01-10 05:43
交头接耳 [jiāo tóu jiē ěr]

交头接耳,汉语成语,

拼音:jiāo tóu jiē ěr

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

出自元·关汉卿《单刀会》。

成语

交头接耳

拼音

jiāo tóu jiē ěr

引证解释

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

明 施耐庵 《水浒传》第十回:他那三四个交头接耳说话,正不听得说甚么。只见那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去伴当怀里取出一帕子物事,递与管营和差拨,帕子里面的,莫不是金银。

词语辨析

【近义词】:窃窃私语、窃窃私议

【反义词】: 大声喧哗

【歇后语】: 拿浆子糊纸人

【灯谜】: 咬耳根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两人凑近低语

【英文】: speak in each other's ears

【故事】: 林冲因为得罪了高太尉,被发配到沧州草料场。在沧州他见到了朋友李小二,经常去李小二的酒店喝酒。有一天酒店来了两个东京人,他们吃饭时交头接耳低声嘀咕,李小二估计与林冲有关,告诉林冲。林冲毅然杀死陆谦,走向梁山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