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的寓意是什么

2024-01-13 07:30

2024-01-13 12:21

寓言故事揠苗助长的道理如下:

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能违背规律,否则会适得其反。

二,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内因和外因双重因素决定的,其中内因是最根本的原因,起着决定性作用,要重视内因。

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在积累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前功尽弃。

关于揠苗助长的介绍如下:

揠苗助长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指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在句子中一般用作主语、宾语;含贬义。也写作“拔苗助长”。

成语典故如下:

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死了。

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