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是怎么鸣秋的?

2024-02-09 04:40

2024-02-09 09:39

蟋蟀鸣秋

蟋蟀是象征秋季的昆虫。

蟋蟀又叫做“促织”、“趋织”、“吟蛩”、“蛐蛐儿”。

蟋蟀一般在夏季的8月开始鸣叫,野外通常在20℃时鸣叫得最欢,10月下旬气候转冷时即停止鸣叫。它每年产1代卵,产卵在土中以卵越冬。雄虫遇雌虫时,其鸣叫声可变为:“唧唧吱、唧唧吱”,交配时则发出带颤的“吱……”声。

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每个宁静的秋夜,草丛中便会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鸣叫声。蟋蟀优美动听的歌声并不是出自它的好嗓子,而是它的翅膀。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蟋蟀在不停地震动双翅,难道它是在振翅欲飞吗?当然不是了,翅膀就是它的发声器官。因为在蟋蟀右边的翅膀上,有一个像锉样的短刺,左边的翅膀上,长有像刀一样的硬棘。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振动翅膀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声响了。每到繁殖期,雄性蟋蟀会更加卖力地震动翅膀,用动听的歌声,寻找佳偶。其中歌王当属长颚蟋蟀。体长可达20毫米左右,触角长约35毫米,因两颗大牙向前突出,故名长颚蟋蟀,俗称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