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潮落苏州河》读后感

2024-03-15 10:52

2024-03-15 12:15

苏州河沿岸是上海最初形成发展的中心,后来又用100年时间搭建大上海的水域框架。苏州河下游近海处被称为“沪渎”,是上海市简称的命名来源。历史上的苏州河(上海境域河段的吴淞江)有很多座横跨两岸的桥梁,其中有三座闸桥,对于彼时的防汛抗洪和南北交通功不可没,也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光荣和变迁。

吴淞路闸桥随着外滩大规模综合整治,以及外滩隧道的开建,外滩地区,尤其是外白渡桥的交通重压基本得到缓解,吴淞路闸桥可以“功成身退”了。2009年10月,吴淞路闸桥正式开始拆除。在苏州河上“服役”了整整18年的吴淞路闸桥,从虹口和黄浦境内消失了。

闸桥拆除后,站在外白渡桥上西望,“蜿蜒向西的苏州河,视觉所及乍浦路桥、四川路桥甚至更远的河南路桥,河两岸景观也能呈现。”苏州河南岸,沿苏州河形成了滨水绿地,与外滩源公共绿地相连,成为了黄浦区境内的外滩源公园。吴淞路闸桥原来的河面,如今已是空空荡荡。行走的历史,曾经在这里留下了重要一笔。

从“老闸桥”到“新闸桥”,再到吴淞路闸桥,时间跨度有400多年。在历史长河中,这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可就在这短短的“一瞬间”,苏州河却经历了三座“闸桥”之变。虽然,吴淞路闸桥已经不复存在,原先的三座闸桥如今也剩下了两座,但在城市的记忆档案里,它们的身影并没有消失。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