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阮籍的隐居,醉酒,作诗,长啸,越礼看魏晋的时代风云 从阮籍的隐居,醉酒,作诗,长啸 从阮籍的

2023-10-23 14:50

1个回答
28首。具体分析起来恐怕是很长的,在网上给你找个例子参考吧。

咏怀诗之—
阮 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旅清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注释]:

1、薄帷:指窗帘,也可指床帷。

2、鉴;照。

3、翔鸟:飞翔盘旋的鸟;鸟在夜里飞翔,正因为月明。

4、“徘徊”句:这里指人也兼指鸟,孤鸿、翔鸟也和人一样,中夜不寐而徘徊,好像心中有些不安和感伤。

[赏析]:
六朝时期,五言诗的发展成为诗坛的主流。在正始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应推竹林七贤中的阮籍。阮籍有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抒写一生的志向、感触,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写夜中不寐,独自弹琴的情境。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这两句直写不寐弹琴之事,中间似有一段忧愁。幽独不寐原来在《诗经》中就是君子忧时忧世的表现,如《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但此诗全无一字明说忧愁为何,只是在明月清宵之中发散着一片忧愁的气氛。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明月清风的明亮清爽,是中宵实景,正衬出诗人弹琴的高致。一片心境如明月的澄澈,又如清风的舒爽,寄托于夜半琴声之中,此中原无忧愁可以寻绎,但后面四句的徘徊忧思,却写出夜中不寐的根由,而使如此明亮的夜晚,如此高洁的琴声,都似弥漫着无穷的“忧思”。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由室中之景而移到户外,可看到听到外野北林之间孤鸿、翔鸟的飞翔鸣叫。孤鸿、翔鸟的飞翔鸣叫,也许另有它们自身的原因,但在明月清宵之中飞鸣,正隐隐提示夜里耸动的一种不安。诗人与飞鸟,都在这种不安之中徘徊而不寐。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这人与鸟的中夜徘徊,最后只是拥有满怀忧思而已,意望中的事物既不可得见,而只是让忧思淹没自己,触痛心弦而已。这忧思是什么?作者没有具体明言,但整个明月清宵,中夜亮敏鸣琴的情敬镇枝境,都由此而似沉浸在一种忧愁里面,那种生命中的忧思,就在明月之中,在清风之中,随月照临,随风吹至。
相关问答
从阮籍的隐居,醉酒,作诗,长啸,越礼看魏晋的时代风云
1个回答2023-07-29 10:10
有点难度,过两天给你答复
醉翁的醉和阮籍的醉有什么异同
2个回答2023-07-29 15:00
醉翁的醉和阮籍的醉唯橡都是酒的陶醉,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1. 醉翁:他的醉是一种快乐的陶醉,因滁人的欢乐而欢乐,因宴会的丰盛而喜悦。他是因为与民同乐,看到山水之景,享受当下的生活而醉。这闭哪是一种积...
全文
阮籍醉酒避亲文言文
1个回答2024-01-14 13:15
1. 有谁知道《阮籍丧母》文言文的翻译 阮籍秉性极孝,母亲去世时,他正在和别人下围棋,对方(听说阮籍的母亲去世)要求终止这盘棋,阮籍却要留着这盘棋一赌输赢。 接着饮酒两斗,大声一号,吐血几...
全文
阮籍与侄阮咸竹林饮酒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18:53
三国魏(220——264)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7人因常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其中的嵇康...
全文
阮咸与阮籍是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1-28 11:57
阮籍和阮咸,两人同为竹林七贤。阮咸是阮籍之侄,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之孙。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 阮籍(公元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诗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
全文
阮籍的代表作是?
1个回答2022-10-28 13:52
《咏怀诗》八十二首
阮籍故事,要个数多的
1个回答2024-02-07 05:43
1.魏朝封晋文王为公,备礼九锡,文王固让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 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籍时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 乃写付使。时人以为神笔。 2.阮步兵啸,闻数百步。苏门山中...
全文
世说新语有关阮籍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12:14
世说新语有关阮籍的故事 【其一】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 【白话】掌管大汉京师上林苑屯兵的步兵校尉出缺,阮籍是候选人之一。当他听说兵营的大厨那儿存着几百斛酒,酒虫子马...
全文
和阮籍有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2 18:37
  漏脯充饥   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中有:“故嗜酒者自抑于鸠醴,贪食者忍饥于漏脯,知吉凶之理,故背之不惑,弃之不疑也。”用毒酒和变质不好的食品来解渴、充饥,指只图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后果。...
全文
阮籍是什么故事里的人
1个回答2024-02-20 14:45
阮籍不是虚构的人物,是真实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