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莲峰古寺遗迹

2023-11-09 21:30

1个回答
莲峰古寺,称莲峰庙,又称仙爷庙,祀八仙尊神,建于明万历四年(1429),位于海甲山与人头嶂之间的莲花峰。

在博社乡的海甲山岭最高峰上,人头障东南侧一平地上有仙爷庙的旧址。我两次登上此处,看到了那断墙残壁的仙爷庙遗址。当时不知人们为什么要在此处建仙爷庙,真是费尽心机。传说八仙赴潘桃会时路过此山,觉得这里另有一番天地,其中有一位仙人李铁拐从空中先落下来,一脚用力地踩在一块巨石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竟然冒出泉水来了,后来人们把它叫做“仙人石”,此水称为“仙水”、“仙泉”。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动人的故事,于是在此建仙爷庙。我之所以登上此山,主要是想看看上面的仙人脚迹,听说此脚迹有涌不尽的泉水,用勺子舀也舀不完,当你舀起水时,泉水马上填满,真是奇了。于是,仙人踏石的故事在甲子门中慢慢传开,被定为甲子八景之一“仙人踏石”。据清嘉庆十年(1805)举人张凤锵著的《甲子乘》记载的“甲子八景”,时增广生黄栋是这样来吟咏它的,即:“石上看遗趾,仙人布武奇。苔侵痕尚在,雨刷迹无移。赤写飞来处,红尘踏断时。寻踪应不远,羽化竟何之。”

有了莲峰古寺建在莲花峰上,也就有了“海甲莲花山”、“莲峰叠翠”、“海甲山澜”、“海甲莲峰”等命名,即《陆丰县志》、《甲子乘》、《登瀛范氏族谱·石帆纪略》等史书记载的“甲子八景”之一,有清康熙辛酉科举人知县郑雷震题咏的《莲峰叠翠》一诗为证,即“嵂崒高峰半壁天,亭亭翠色弄晴烟。几回想像嶙峋意,好似华山千叶莲。”又可以从宋致政范开山十八世孙范可楷于康熙乙巳年冬撰写的《石帆纪略》中找到有关“莲峰叠翠”的记载,“灯芯山为玄武,马落池潴其左,山趁水、水趁山,亦阳居之不多得者,限一洋田隔二里许,翻身逆跳结北輋祖地,乡进士蔡春迈先生发科开祖于一,有阳基曰‘骊龙吐朱’,盖山川钟美,此姓亦不得谓,西江水末一能限之,海甲山绵亘数十里,中有一峯曰‘莲花尖’,浣霞映日,亦甲城八景之一者”。

有一次,清明扫墓路过,我和堂弟由于走在他人前面,拉开好长的一段山路,我们顺着虎地山一侧爬上了顶峰。当我们登上此山时,被一坐在人头障下的老人吓了一跳。我们只管寻找仙人石的脚印,果真如此,我用手捧起泉水吸了一口,真爽。看到了仙人石边的仙爷庙遗址,听说该庙迁移别处。读初三时,我和几个同学到竹洲埔探望一同学,沿着山的另一边登上了顶峰,同样看到了这些杂草丛生的遗址。

看看遗址,过去的仙爷庙是什么样儿的,只是让人们去猜想。今我从博社乡留下的一册手抄本,发现有范铭新先生为海甲山仙爷庙作的几副对联,可以说是此庙的 历史 见证。

范铭新先生题海甲山莲峰古寺联

1、亭

(1)莲吐花而挺秀;

山环海以回澜。

(2)莲自玉京发秀;

山从金阙分来。

2、门

莲峰自昔标奇格;

山海于今庆奠澜。

3、大扉

莲山气象成今古;

海甲烟云自有无。

4、後主

几历劫途登上界;

曲传妙术济人间。

莲峰古寺的建成,在于莲花峰的出名,才有了《甲子乘》记载的甲子八景之一“海甲莲峰”,这一景以地名雅称,有增广生黄栋一诗为记。诗云:“华岳分佳种,莲峰矗面开。彩连霞片起,姿带瀑痕来。盖可擎银汉,衣多点石苔。长留君子品,净植未曾摧。”

后来,莲峰古寺不知何故迁址于后湖村仙公埔,有人说是被人把香火引到仙公埔,也有人说是风把香炉吹上天降落在仙公埔上,谁是谁非,只有天知地知。仙公埔上的“莲峰庙”这一庙名,却不是莲花峰上原来的“莲峰古寺”这一寺名,但莲花峰上的古寺遗址犹在。关于莲峰古寺为什么会变成一座残墙断壁,听家乡老人说,是因为古寺生白蚁造成的。后来古寺中的数根石柱,竟然被家乡年轻劳力从山顶抬下山,扛回家乡博社,在溪墘附近建牛条间。前段日子从城区回来过元宵节的洲,也是一个酷爱家乡文化的年轻人,跟我一起去寻找散落在家乡的莲峰古寺石柱联,如亭中石柱联的上联“莲自玉京发秀”,但下联“山从金阙分来”的柱子不知今落在何处。

要是你想欣赏莲花峰,探访莲峰古寺遗迹,就从博社乡寮仔水库尾人头山的东南山坡上去。

作者: 蔡金针
相关问答
非遗情,非遗韵,东科大学生探访舟山非遗中心
1个回答2024-03-24 17:50
7月10日,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此野,丰富非遗知识储备,浙海大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探非遗之韵,传群岛之魂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员前往舟山市文化森猛喊博物馆三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进行参观。非...
全文
莲花山寺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3-17 10:31
莲花山寺现为大连市重点佛教寺院,市区内唯一的一所男众道场。这里共有四座主要建筑物,除去最前面的迎客殿外,其余三殿分别供奉着四大天王、观音菩萨以及如来佛祖,所有的雕塑都是玉石做成的,有的还有镶金。因...
全文
宝峰寺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3-27 18:49
始建年代无考。寺院坐北朝南,二进院。中轴线依次有戏台、水陆殿、五方佛殿,殿前左右各有廊房七间,占地面积2800多平方米。五方佛殿为元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斗栱五铺作双下昂,梁枋用...
全文
红莲寺的传说
1个回答2022-10-05 21:09
“红莲寺”原址常州
宝峰寺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10 04:03
山西省襄垣县宝峰寺坐落在山西省襄垣县虒亭镇以东,前临漳河,后依紫岩山。依山建筑、错落有致。宝峰寺建筑面积约二万六千平方米。始建于公元三世纪初。历代不断修缮,改扩重建,形成了规模。
宝峰寺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4-01 21:18
白铁山灵岳寺下院。位于斋堂镇西斋堂村北。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寺院内有前殿三间,正殿三间,两厢配殿各三间,西院设有僧舍三间。
探访宁波古城历史文化遗迹,探寻千年韵味之旅
1个回答2023-11-15 19:57
宁波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它拥有着众多的古城历史文化遗迹,涵盖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探访宁波古城历史文化遗迹,探寻千年韵味之旅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文化之旅。本文从城墙建筑、园林建筑、庙宇建筑...
全文
遗爱寺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2-14 13:20
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首诗即是在江州任上,于元和十二年游览遗爱寺有感而作。
遗光寺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5-28 19:28
遗光寺初称龙泉庵,明代太监黄新创建,创建年代不详。
《忆莲》《访莲》《种莲》的作者是谁呀
2个回答2023-03-05 12:38
  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汉族,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