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弄点 汶川的文章!

2023-11-11 15:57

5个回答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强震。断垣残壁、受伤的人群、无助的眼神……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逆境中,那些真情故事、那些感人瞬间,让我们重新有了信心、勇气。或许,我们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但爱心无限。施救和被救,都需要勇气,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就一定能战胜灾难。因为爱,我们的肩膀都变得如此坚强。
您好!

提供两篇好的:

(1)
震不垮的中国心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却令无数人刻骨铭心。那一刻,处于四川地震带的汶川发生了一次里氏8.0级罕见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几十亿,诺大的城镇瞬间被夷为平地。然而比经济损失更加惨重的,是人们的精神损失——本次地震造成六万余人死亡,三十万余人受伤,而失去了亲人的人则不计其数!
这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令人心酸,地震无情,天灾难避!但是,纵然地真可怕,可灾难中母亲的安慰却令人安心;即使地震危险,可废墟下老师的怀抱却令人感到安全;就算地震凶残,可真情却令人温暖!
在这次地震中,无数的故事令人为之动容——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组织奔赴灾区;老师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59个学生;母亲以给孩子喂奶的姿势保住孩子的生命,致死如此;哥哥背妹妹徒步12小时走出灾区……无数的感人故事,令我们潸然泪下。然而,有一个故事,听过的人的泪流满面;有一条短信,看过的人都为之动容;有一颗真心,所有的人都为之感动!那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和许多人一样,她被倒下的房屋死死的压住,但不同的是,她身下还有一位不满周岁的婴儿。她瘦弱的肩膀,顶住了巨大的水泥板;她弯曲的脊梁,挡住了重重的瓦砾;她细长的双手,抵住了坚硬的地板。她轻轻的安慰着孩子:“宝贝,不哭。”孩子迷茫的望着母亲,终于沉沉的入睡。渐渐的,母亲感到自己逐渐支撑不住了,她用尽自己所有的力气,完成了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有幸能存活下来,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这是母亲的遗言,更是母爱的宣言!孩子还在安静的睡着,他还带着甜美的微笑,没有丝毫的惊慌,因为他知道,有母亲的地方,一定是美丽、安全,并且温暖的……
不只在地震中,地震之后,真情依旧无限温暖!
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温总理奔赴一线,立刻展开救援。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纷纷献出爱心,不论是一床棉被、一件衣服,还是一条围巾,都为灾区人民寄去了浓浓真情。人们用一颗颗真挚的心,一张张微笑的脸,一双双援助的手,为灾区人民寄去温暖,建起一座座生命之桥!
中华儿女是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同心协力,就没有度不过的难、战不胜的苦!我记得温总理曾说过:“山可以移动,但动摇不了中华儿女抗震救灾的决心;水可以阻断,但阻断不了内地同胞的深切友谊!”自从地震发生以来,世界各地都在支持我国,救援从未间断,时间就是生命!解放军官兵不分昼夜的抢救生命。一位战士好几次住进了医院,但是,当他醒来,发现自己离开了“战场”时,他猛然拔下针管,飞奔出去,他的战友拦住了他,他不能再去了呀!一次次负病救人,贴大的身躯也受不了啊!他面对执意阻拦的战友,竟抛弃战士的尊严,“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哭着求战友:“求求你再让我去救一个!”这下跪,不是懦弱,更不是屈辱,而是一个军人,对人民的承诺,对社会的付出啊!
无论是地震中伟大的母爱,还是救灾中战士的请求,这都是源于一个字,这个字无需华美语言的修饰,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更没有引人注目的轰动,它平凡却耀眼,它普通却感人,那个字,就是——爱!
这次地震不仅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更是一次爱的奉献!那坚毅的眼神告诉我,那温暖的祝福告诉我,那美丽的微笑告诉我,地震,震不垮我们的爱心!

(2)
汶川---我看到了祖国的希望

孔子悄然曰:“请问何为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题记

真,是一种本性,它不需要理由。汶川的大地震让许多人无家可归,让许多人无亲可依,让许多人失去了生命。这无疑是一场灾难,一场谁都不期望的大灾难。但灾难的背后是民族凝聚力的激发,是善良本性的呼唤,是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最完美诠释,是真情的流露。有一位灾区的志愿者说:“钱我捐了,血我献了,但这都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情。”一种真爱在驱使他来到震后的四川,为挽救自己血肉相连的同胞增添一份力量。他让我看到了真爱的力量,在自己的同胞面临困难的时候,他的“真”的本性驱使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很平凡,但他一样伟大!
真,是一种使命。它不需要理由。汶川地震两小时后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来到了前线,他要在战场前线亲自指挥救援。面对震后的汶川,他痛心不已。面对压在废墟下的孩子,他焦急万分。面对受苦受难的人民,他感同身受。他亲自来到废墟中救援。“是人民养活了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从他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毫不掩饰的真情,是一丝温暖,是对灾区人民的一种承诺。灾难给我们留下了痛苦的记忆,但总理的话语把人民凝结在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汶川人民看到了希望:今天的唐山必定是明天的汶川!!
灾难,让平凡的人不再平凡,因为他们“真”得很伟大。看到汶川的灾情、同胞的苦难,我身边的人纷纷行动起来,尽自己所能,为灾区人民增添一份力量,带去一片温暖。捐钱、捐物、献血。钱不多、物不重、血有限,但大爱无边!!
一个灾后投入十几万人参加救援的民族是伟大的!一个灾后私人和企业向灾区捐款几百亿的民族是伟大的!她是一个不倒名族!任何灾难和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灾难面前我们不再掩饰,我们把最真实的一面献给我们的同胞,给他们站起的力量!贵“真”珍贵,把真爱与温暖带给灾难中的人们!

为祖国祈福!!
为四川祈福!!
为灾民祈福!!
1.四川地震 作文 感想 2008年05月14日 星期三
19:56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大地震。据四川省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最新进展情况通报,截止5月13日下午16点,四川省内灾情为:死亡已超过12000人,受伤26206人,被埋9404人,损害房屋346万间。

从昨日到今日,时间一点一点的消逝,每一分钟,都有着不少灾区人民因抢救官兵与医生的资源不够,而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在网上,最新的消息和图片以及视频不断传来,而其中一则视频,更让我难以忘怀:视频的第一画面,是一座已经坍塌的楼房,这个地方曾经是一座美丽的校园。在坍塌的瓦砾堆中,一张稚嫩的小脸出现在眼前。那是一个一二年级左右的小女孩。经过了一天的掩埋,小女孩的脸由于过度饥饿和缺氧,原本红润的小脸已经变成了黑黄黑黄了。在她的脸上,依稀可以看见哭过的泪痕,还有那淡淡的绝望。小女孩的嘴巴还在一张一合,可是在视频中却听不到她的声音,想来小女孩在被废墟掩埋时曾经哭喊、求救,嗓子已经变哑了。看到这个小女孩,我心中很是感慨。四川的大地震,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民围困在废墟中。他们和这位小女孩一样,在瓦砾堆之中无法自救,如果官兵不及时抢救他们,这些人民的生命将岌岌可危,受到死神的压迫。这时,只听一阵大喊:“这里有人!”一群官兵奔跑而来,激动地实施抢救工作。小女孩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喜悦,大声叫着:“快来救我!”一位官兵低下头,对小女孩说道:“小妹妹,我们正在救你。你不要讲话,好好待着,耐心等我们!”小女孩听话地不讲话了,眼巴巴地看着官兵们。由于小女孩在废墟的里层,如果动用一些抢救的机器,可能会使废墟再度坍塌,危机小女孩的生命。不能动用机器,官兵们就围成一个圈,趴下来用手来刨着瓦砾。此时已是凌晨一点,这些官兵们已抢救了多个坍塌地点,早已累的不行了。可是,只要自己松懈一秒,那么困在废墟下的人民就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危险!为了受灾人民,自己苦点、累点,根本不算什么。官兵们就是秉着“早进一秒就可能多救一人”的信念,不间断地抢救着受灾人民。这时,小女孩周围的瓦砾终于被官兵们清理完了,小女孩成功地被解救了出来。

四川7.8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已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地震局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中国空军今天派出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向四川地震灾区空运六千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挥车,执行绵竹、安县、北川地区的抗震救灾任务。民政部也紧急调拨2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其他救灾物资正在调集运输中。而社会各界人士、中国多家企业公司、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援助四川。

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2.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作文:让我们为所有死难者默哀

5月13日上午,笔者在课堂上提议同学们全体起立为四川地震中的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并祈愿天佑我中华。下课后,有名同学告诉笔者说:他开始听到地震的消息时,只是感到震惊,而这次起立默哀,则使他感到了悲痛,甚至都要流泪了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起立默哀。

《礼记》说:“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面对死难者,内心的同情和哀悼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通过一些礼仪形式表达出来,以便给那些灾难中的人们以精神的慰藉和鼓励。此外,哀悼礼仪不仅可以提升悲伤的氛围,而且还可以感染民众,并净化自己的心灵。此外,它还告诉活着的人们:我们仅仅是灾难的幸存者,而在此后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中,我们也有可能无法幸免于难!

毫无疑问,灾难发生后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抢险救灾。但直接参与抢险救灾的人毕竟是少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默哀和纪念以及捐助活动可能是最好的参与方式。面对四川地震灾难,到目前为止,与网络上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和社会上如火如荼的捐助活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似乎还没有看到或听说什么像样的哀悼活动和纪念仪式。这与中国素有的文明大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有些不符。在这里,其他一些国家面对灾难时的做法,或许对我们会有些启迪。

重大灾难远远超出地区政府及其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灾害救助能力,所以国家必然成为人们的主心骨和救护神。此时,国旗往往成为联系民众和国家的情感纽带。“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几乎家家挂起国旗、人人紧握国旗。与此同时,全美不但接连几天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而且此后每年的9月11日,也会降半旗以示纪念。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全美同样是降半旗哀悼。形式虽然简单,但“我与美国同在,美国与我同在”的精神蕴含却不容小觑。

事实上,举国降半旗哀悼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已经成为国际惯例。比如,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曾下令全俄,为别斯兰市劫持人质事件和车臣飞机失事中的遇难者降半旗致哀;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中,东南亚各国几乎无不为死难者降半旗。值得注意的是,为其他国家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降半旗,还有可能演化为一种国际交往礼仪。比如,在东南亚海啸灾难时,美国以及不少欧洲国家,就曾为死难者降半旗。

当然,更多的哀悼仪式和纪念活动是由民众自发组织的。2002年9月11日,宾夕法尼亚州的数千名民众自发聚集在尚克斯维尔的一片野地上,纪念“9·11”事件一周年。年仅11岁的穆利亚尔波尔扎主持了纪念仪式,她说:“人们可以通过小的方式来行帮助人类的善举。即使是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微笑或一次挥手,祈祷或者为我们所爱的人默哀,这都会让人们感到欣慰,纪念我们永难忘怀的爱人。”

是的,小小的哀悼活动或纪念仪式,不仅是普通民众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最能表达同胞之情和哀悼之意的好方式。希望汶川情况查实之后,政府能通令全国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为死难者默哀,并告诉仍在灾难中煎熬的人们:无论有多么大的苦难和艰险,我们都会与你在一起!
冲刺,让我们跑赢死神!

这110多个小时,13亿中国人的心,始终悬在半空,难以平定;这110多个小时,无数人的眼中,始终充盈着泪水,不能自已。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有如晴天霹雳,瞬间吞噬了无数生命,也惊呆了报纸和电视荧幕前的我们。面对脚底大地的狂怒和颠覆,人类显得何等渺小和无助;而眼前浮现着自己的亲人、同胞被瞬间掩埋于崩塌的山体和瓦砾下的惨状,耳边回响着幸存者奄奄一息的呼救声,更让人潸然泪下。
面对这样的特大自然灾难,国家救援机制的紧急启动,以强大的动员能力,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感受到宽慰——中央紧急部署救援方案,胡总书记和温总理亲赴救灾一线;13日,子弟兵火速出动,创造解放军军史上和我国航空史上单日投送兵力之最;十几万以水陆空各种方式赶赴灾区的子弟兵们,不顾疲劳和危险,推开一截截残垣、搬走一块块巨石,唤醒一条条生命……
而与此同时,同样让我们热泪盈眶的,是那些毅然决然参加救援、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的身影。那名跪地哭求“让我再去救一个”的消防队员、那些自发步行前往重灾区救助的神情肃穆的志愿者、那些扔下相机加入到刨土救人队伍的新闻记者、那些忙于前往灾区无偿运送伤员的“的哥”和私家车车主、那些含着热泪在捐款箱前注入爱心和排着长队献血的市民、那些毫不犹豫捐出巨资的企业家和明星们……守望相助的人性之光,在灾情发生后,无时无刻不在温暖、湿润着人们的眼眸。
如果说奥运圣火传递,让我们的心灵经历了和平、友谊与爱国激情的洗礼,那么汶川的这场灾难,就是一个无声的“人性动员令”,它激起了每个人内心潜藏的同情、感动和大爱,让我们的精神经历了另一种更沉重、更肃穆的洗礼。面对一幅幅震撼心灵的图片、一个个感动人心的救援故事,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同胞之情、展现了人性之美、增加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
如今,22069个原本和我们一样鲜活的生命,被永远的黑暗所吞噬。尽管地面上的人们心急如焚泪流满面地呼唤着他们的名字、寻觅着他们的身影,他们仍毫无选择地永远离开了我们。当我们流着泪写下这些文字时,我们在祈祷,他们的灵魂能忘却地震来临瞬间的惊悸、忘却在黑暗的死亡边缘挣扎时的痛苦,获得永远的安息。
但现在,这场人类与死神的赛跑,并未结束;抗震救灾的艰巨任务,也已进入最危急时刻。让我们每个人伸出自己的手,集合亿万人的力量,帮助那些被埋在地下而一息尚存的同胞们,在生命之火即将熄灭之前,奋力跑到死神的前面;帮助、鼓舞那些暂时脱离险境却面临生存困境和心灵创伤的同胞们,在极度悲恸中,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气和重建家园的渴望。
让我们守望相助,在最后的关头,与死神赛跑;在瘟疫等次生灾害即将来临之前,筑牢防线!伸出你我的双手,我们的力量汇集起来,无比强大!
从昨日到今日,时间一点一点的消逝,每一分钟,都有着不少灾区人民因抢救官兵与医生的资源不够,而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在网上,最新的消息和图片以及视频不断传来,而其中一则视频,更让我难以忘怀:视频的第一画面,是一座已经坍塌的楼房,这个地方曾经是一座美丽的校园。在坍塌的瓦砾堆中,一张稚嫩的小脸出现在眼前。那是一个一二年级左右的小女孩。经过了一天的掩埋,小女孩的脸由于过度饥饿和缺氧,原本红润的小脸已经变成了黑黄黑黄了。在她的脸上,依稀可以看见哭过的泪痕,还有那淡淡的绝望。小女孩的嘴巴还在一张一合,可是在视频中却听不到她的声音,想来小女孩在被废墟掩埋时曾经哭喊、求救,嗓子已经变哑了。看到这个小女孩,我心中很是感慨。四川的大地震,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民围困在废墟中。他们和这位小女孩一样,在瓦砾堆之中无法自救,如果官兵不及时抢救他们,这些人民的生命将岌岌可危,受到死神的压迫。这时,只听一阵大喊:“这里有人!”一群官兵奔跑而来,激动地实施抢救工作。小女孩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喜悦,大声叫着:“快来救我!”一位官兵低下头,对小女孩说道:“小妹妹,我们正在救你。你不要讲话,好好待着,耐心等我们!”小女孩听话地不讲话了,眼巴巴地看着官兵们。由于小女孩在废墟的里层,如果动用一些抢救的机器,可能会使废墟再度坍塌,危机小女孩的生命。不能动用机器,官兵们就围成一个圈,趴下来用手来刨着瓦砾。此时已是凌晨一点,这些官兵们已抢救了多个坍塌地点,早已累的不行了。可是,只要自己松懈一秒,那么困在废墟下的人民就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危险!为了受灾人民,自己苦点、累点,根本不算什么。官兵们就是秉着“早进一秒就可能多救一人”的信念,不间断地抢救着受灾人民。这时,小女孩周围的瓦砾终于被官兵们清理完了,小女孩成功地被解救了出来。

四川7.8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已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地震局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中国空军今天派出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向四川地震灾区空运六千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挥车,执行绵竹、安县、北川地区的抗震救灾任务。民政部也紧急调拨2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其他救灾物资正在调集运输中。而社会各界人士、中国多家企业公司、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援助四川。

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相关问答
5.12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关于女孩的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1个回答2024-02-21 05:54
四川地震感人小故事2:康洁 地震时纵身从六楼跳下的女孩! 你能想像吗?一个小女孩在汶川地震时孤身跳下6楼成功自救,随后又返回废墟里救出了好几个老师,最终被救援人员救出。这个女孩就是11岁的康洁。 11...
全文
5.12汶川大地震文章
1个回答2022-07-16 21:55
上网查查,多得是
汶川是什么
5个回答2022-05-20 11:37
是四川的一个地名.
汶川最感人的故事
1个回答2023-08-18 11:34
好样的好老师!
在全国出名的汶川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6-17 21:02
林向荣 林向荣,男,藏族,中共党员,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研究员,现任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中国双语教学研究会顾问、四川省少数民族语言系列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
全文
汶川汶川现状如何?
2个回答2022-08-23 10:41
重建重建一切在好
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文章
1个回答2022-07-03 08:37
你们好厉害哦!写那么多!!
四川汶川大地震是哪一年发生的?
1个回答2022-11-11 06:35
2008年5月12日
四川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17:25
一个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护着自己的孩子,这孩子还只有几个月大,母亲在临死之前用手机写了条信息:孩子,如果你以后能活着,要记得妈妈我爱你。
成功的境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6-19 06:12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成功是经历多次的磨难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