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赠汪伦改写成故事 字数500

2023-11-11 18:02

5个回答
  唐天宝十四年的一天早晨,温暖的阳光洒满汪家小楼。大诗人李白被窗前小鸟的叫声惊醒,他戴好纱帽,穿好红衫,来到楼下,向桃花潭走去。风光旖旎的桃花潭镶嵌在群峰之中,水质清澈,波平如镜。从桃花潭到上游的玉屏山,沿途长满了桃树。现在正是三月仲春,桃花盛开,姹紫嫣红,将潭水映得一片火红。在旭日的照耀下,水花相映,似红霞缭绕,又如彩练舞空…… 李白看到这里,不禁心旷神怡,深深陶醉于这独特秀美的山野风光中……

  吃早餐了,主人汪伦特地为李白端来了百年陈酿桃花潭酒。

  李白小抿一口,红晕顿时涌在脸上,他轻捋胡须,连连赞道:“好酒,好酒啊!”

  “观潭景,沐潭水,饮潭酒,此桃花潭三乐也!”汪伦笑道。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楼。’老弟呀,亏你想得出,给我写这封信,骗我过来。”

  “不如此,安能请你大诗人驾到?”

  “十里桃花,是村十里之外的桃花渡口也;万家酒楼竟是姓万的人家开的酒楼。老弟你……”

  “你后悔了?”汪伦扬起脸庞,狡黠地眨了眨眼。

  李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水好,酒好,人更好,不虚此行,不虚此行也,哈哈……”

  饭后,李白开始上网了。在网上发现了一份电子邮件:

  老兄:

  明儿黄山,不见不散!

  豆腐

  “豆腐……豆……腐……杜甫!”李白默读了几遍。不禁哑然失笑,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子美兄今天也开起了玩笑。 你别说,也只有杜甫才想得出这押韵的顺口溜呢!

  李白急急收拾行李,匆匆来到楼下。他不忍当面向汪伦告别,想不辞而别。

  来到桃花潭渡口,天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潭水泛起点点碎碎的微波,岸边的树木随风摇摆,好像伸出长长的臂膀也在挽留李白似的。站在船头,李白环视四周,一股淡淡的怅意涌上心头,汪伦会不会……
  突然,从来的路上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李白侧耳细听,好像是几个人合唱,很有声势。歌声高昂时,彻遏云天,低沉时,缠绵悱恻。“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李白叹道。他踮起脚,向岸上望去。来人近了,打头的那个不是汪伦吗?戴幞头,穿麻布衣,后面跟着一大群村民。他们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合着节拍,急匆匆地向渡船走来……
  李白眼睛一热,失声叫道:“汪伦老弟……”再也说不出话来。
  人群来到岸边,停了下来,但他们的脚还在踏地,手还在不停地打着拍子……
  “李兄,我率众乡亲特来相送。”好大会儿,歌声戛然而止,汪伦对着李白,双手抱拳,举过头顶。
  李白用手拭了一下眼泪,好半天才说:“汪伦老弟,你可愿与我同游黄山?”
  汪伦没有回答,突然他开口朗声唱道:“长亭外,古道边……”一时间,众乡亲以脚踏地,一齐和着汪伦的调子唱起……
  李白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潸然泪下,他整了整斗篷,头扭向一边,向船家挥了挥手。船缓缓地开了……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歌声继续着。望着岸上的众乡亲和深深的桃花潭水,李白似乎在想着什么……
  汪伦回到家里,打开电脑发现一份李白发来的邮件: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伦看了,自言自语道:“李兄真不愧是文坛奇才,诗中豪杰啊!我哪能同他相提并论呢?”

  写法评点:此文的改写,富有现代生活气息,连李白杜甫也都用上了电子邮件了。写依依惜别的场面,更是富有生活情趣,真切感人。
唐天宝十四年的一天早晨,温暖的阳光洒满汪家小楼。大诗人李白被窗前小鸟的叫声惊醒,他戴好纱帽,穿好红衫,来到楼下,向桃花潭走去。风光旖旎的桃花潭镶嵌在群峰之中,水质清澈,波平如镜。从桃花潭到上游的玉屏山,沿途长满了桃树。现在正是三月仲春,桃花盛开,姹紫嫣红,将潭水映得一片火红。在旭日的照耀下,水花相映,似红霞缭绕,又如彩练舞空…… 李白看到这里,不禁心旷神怡,深深陶醉于这独特秀美的山野风光中……
吃早餐了,主人汪伦特地为李白端来了百年陈酿桃花潭酒。
李白小抿一口,红晕顿时涌在脸上,他轻捋胡须,连连赞道:“好酒,好酒啊!”
“观潭景,沐潭水,饮潭酒,此桃花潭三乐也!”汪伦笑道。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楼。’老弟呀,亏你想得出,给我写这封信,骗我过来。”
“不如此,安能请你大诗人驾到?”
“十里桃花,是村十里之外的桃花渡口也;万家酒楼竟是姓万的人家开的酒楼。老弟你……”
“你后悔了?”汪伦扬起脸庞,狡黠地眨了眨眼。
李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水好,酒好,人更好,不虚此行,不虚此行也,哈哈……”
李白急急收拾行李,匆匆来到楼下。他不忍当面向汪伦告别,想不辞而别。
来到桃花潭渡口,天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潭水泛起点点碎碎的微波,岸边的树木随风摇摆,好像伸出长长的臂膀也在挽留李白似的。站在船头,李白环视四周,一股淡淡的怅意涌上心头,汪伦会不会……
突然,从来的路上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李白侧耳细听,好像是几个人合唱,很有声势。歌声高昂时,彻遏云天,低沉时,缠绵悱恻。“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李白叹道。他踮起脚,向岸上望去。来人近了,打头的那个不是汪伦吗?戴幞头,穿麻布衣,后面跟着一大群村民。他们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合着节拍,急匆匆地向渡船走来……
李白眼睛一热,失声叫道:“汪伦老弟……”再也说不出话来。
人群来到岸边,停了下来,但他们的脚还在踏地,手还在不停地打着拍子……
“李兄,我率众乡亲特来相送。”好大会儿,歌声戛然而止,汪伦对着李白,双手抱拳,举过头顶。
李白用手拭了一下眼泪,好半天才说:“汪伦老弟,你可愿与我同游黄山?”
汪伦没有回答,突然他开口朗声唱道:“长亭外,古道边……”一时间,众乡亲以脚踏地,一齐和着汪伦的调子唱起……
李白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潸然泪下,他整了整斗篷,头扭向一边,向船家挥了挥手。船缓缓地开了……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歌声继续着。望着岸上的众乡亲和深深的桃花潭水,李白似乎在想着什么……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毕竟(黄山)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奇峰无穷险),(迎客苍松更峥嵘)。
一天,李白在家里以酒消愁。
李白收到了一封信,他打开信封,是清阳县一个叫汪伦的村民写来的。汪伦在信中说:“先生好游,敞处有千里桃花;先生喜饮,舍邻有万家酒店。能否与吾家乡做客?”李白看完了信,心花怒放,他吩咐下人备马,他要速速赶到清阳县。
李白骑着马,想象着清阳县的美景:“千里桃花,这一路上下都有桃花的清香,待我走马观花。”突然,李白从马上摔下来,昏迷过去。等他醒来一看,在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家中。
李白问道:“这是?”
“先生好,在下汪伦,这是我的家。你突然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是我的下人把你带了回来。”汪伦说。
“麻烦您了。”李白感谢道。
汪伦说:“先生想必是名扬四海的李白吧?”
“正在老生。”
“先生,我带您去观赏我家乡的美景。”“先生请看,这就是我们家乡独有的桃花潭。”
李白疑惑不解地问:“为何独有一个桃花潭?”
“先生这就不知了吧?意思就是十里才能见到一个桃花潭。”
李白恍然大悟:“噢,原来是这么回事。那万家酒店是怎么回事?难道说是一个姓万的人开的酒店?”
“先生所言极是。”
李白很佩服:“你很聪明,我们交个朋友吧!” 汪伦高兴地答应了。
汪伦问李白:“先生,听说你剑法高明,可否给我露两手?”
李白舞了了几下,说:“唉,我本是朝中官人,却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两个还去马场赛马。过了半个多月,李白想起了他与好友孟浩然有约,便告别了汪伦。只见汪伦带着村民来送行,他们踏着脚步声,唱着歌:“朋友啊,朋友,你不要忘记了我......”“汪兄,我就要走了,谢谢你这几天带我游山玩水,带我去逛花园,请我吃美味佳肴。”
“先生,请不要走,同君住几日,胜读十年书啊!”
“不,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那,李兄,此路遥远,今日一别,你要多多保重。”汪伦躬身作揖。
“汪兄,你也要保重呀!”李白拱手还礼。
两人紧紧地抱在一起,他们放开,说:“后会有期!”
“走之前,我要把这首《赠汪伦》送给你: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说完,李白跳上船,与汪伦及众人挥泪而别。
相关问答
把《赠汪伦》这首诗改成小故事的题目可以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19:09
送给我的朋友汪伦
把赠汪伦改写成故事要求字数200
1个回答2024-01-23 13:44
依依满别情 山东刘振 唐天宝十四年的一天早晨,温暖的阳光洒满汪家小楼。大诗人李白被窗前小鸟的叫声惊醒,他戴好纱帽,穿好红衫,来到楼下,向桃花潭走去。风光旖旎的桃花潭镶嵌在群...
全文
赠汪伦改编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7 06:33
相传,唐代汪伦写信给李白,说自己家乡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见到信后,大喜,去了汪伦的家乡,可并没有几家酒店,也没有桃林,责问道:“汪伦,你为什么骗我来此地?”“我没有骗您,”汪伦实话实说,“我...
全文
改写《赠汪伦》
5个回答2022-08-04 00:45
  改写为现代叙事散文,如下:   自从李白来到安徽,汪伦从小就敬仰李白,很想和他交朋友,可怎么把他请来呢?   于是.汪伦想了个办法,便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庄;先生好游乎...
全文
赠汪伦改编成一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2-24 23:41
  故事: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饮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是,泾州...
全文
赠汪伦改编成一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2-13 03:17
故事: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饮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是,泾州名不见...
全文
赠汪伦汪伦是谁
1个回答2022-12-16 02:16
唐代李白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 汪伦...
全文
用自己的话,改写《赠汪伦》
1个回答2023-10-30 19:47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有一个穿着长袍,戴着秀才帽的人,站在一艘小船上正在观赏眼前的一片美景。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代诗人李白。 忽然,岸上传来了踏歌声,随后就出现了李白的好朋友汪伦。李白看到了...
全文
《赠汪伦》的意思?
4个回答2023-01-22 06:36
《赠汪伦》作于李白在安徽泾县一带的漫游途中。在泾县桃花潭有一位村民叫汪伦,他常常预备美酒招待李白,李白很感激他,在离开桃花潭时写下了这首赠别之作。前两句叙事,诗人正要乘船出发,忽然听见岸上传来歌唱声,...
全文
赠汪伦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1-22 06:45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分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仙”。他的诗想象...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