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字的历史来源和解释?

2023-11-12 14:00

1个回答
据《辞源》载舟字有如下几种解释: 1、船。《诗·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2、器物名。其一为尊彝等器的托盘。其二为酒器名。宋苏轼:“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3、环绕,佩带。《诗·大雅公刘》:“何以舟之?维玉及瑶” 4、姓。炎帝之裔有舟国,姜姓,子孙为舟氏。春秋有虢大夫舟子侨。
相关问答
舟山的别名以及历史渊源
1个回答2023-01-29 19:50
海中洲,甬东,昌国!
“舟”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6-10 04:52
肯定先是指船的意思。甲骨文字中的“舟”字就是指船,字形象船,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
明日方舟故事集有多少源石?
1个回答2024-01-26 11:27
故事集有几关,就会有2倍的源石。一次关卡首通,还有一次突袭首通,一关一共可以获得两个源石。
顺水推舟一词的故事来源?
1个回答2024-02-01 21:41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木已成舟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1个回答2024-02-09 07:14
“木已成舟”读音:【mù yǐ chéng zhōu】 成语,意思指树木已经做成小舟,比喻事情已成为不可改变的定局。 【解释】:树木已经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近义词】:覆水...
全文
成语典故及解释:吴越同舟
1个回答2024-02-18 10:07
吴越同舟,读音: wú yuè tóng zhōu,汉语成语,释义: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后因以“吴越同舟”比喻虽有旧怨,但当同遭危难,利害一致之时,也须互相救助,共同努力。出处:《孙子·...
全文
成语解释:“木已成舟”?
1个回答2024-03-01 11:57
“木已成舟”读音:【mù yǐ chéng zhōu】 成语,意思指树木已经做成小舟,比喻事情已成为不可改变的定局。 【解释】:树木已经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近义词】:覆水...
全文
求“同舟敌国”的解释
1个回答2024-03-09 20:44
tóng zhōu dí guó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典故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近义词 舟中敌...
全文
刻舟求剑 成语解释
1个回答2024-01-25 11:53
【发 音】 kè zhōu qiú jiàn 【解 释】 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誉冲固执不知变通。 【出 处】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
全文
刻舟求剑文言文的解释
1个回答2024-01-20 21:47
1. 刻舟求剑文言文的释义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