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

“衡量”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01 12:14

“衡量”指量度物体的重量和容积。

用数字衡量人生,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03:58
喜欢一个人,并不一定要爱她(他);但爱一个人的前提,却是一定要喜欢她(他)。喜欢很容易转变为爱,但爱过之后却很难再说喜欢;因为喜欢是宽容的,而爱则是自私的。喜欢是一种轻松而淡然的心态,但爱却太沉重;爱一旦说出口就变成了一种誓言,一种承诺。爱是把双刃剑,如果拔出,一不小心,即伤了别人也了拉自己。被爱所伤的人心中永远都有一道不会愈合的伤口。在月朗星稀的夜晚,你思念着远方的朋友,如果心中只是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温馨,那就是喜欢;如果其中还有一份隐隐的疼痛,那便是爱
祝福你:友情人终成眷属
用数字衡量人生,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16:21
       一年有365天,有8760小时,有5256****分钟,有3153****秒、每天我们都在经历着不同的故事,伤心的,快乐的。一些无法抹去的,或许会伴着我们走完一生,一生有多长?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正像楼主所说的,岁月如风,生命如歌。       故事即使在美丽,故事哪怕在凄凉,生命也终会结束。人生到底要经历多少故事,谁知道?
度量衡怎么读音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7 19:43

度量衡拼音:[dù liàng héng][释义] 计量长短、容积、轻重的标准的统称。度计量长短,量计量容积,衡计量轻重

关于度量衡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3 18:38

关于度量衡的成语有: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如今主要用来比喻会比和退让,古时候,一舍为三十里,所以退避三舍相当于退了九十里。

才高八斗:在魏晋时期,大才子谢灵运赞赏曹植:“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共得八斗。”一石相当于十斗,足以可见谢灵运对曹植的赞赏。

钧一发:将千钧的重量系在头发上,一钧相当于三十斤,可见事情非常的危险。

百发百中:原指能在一百步以外射穿指定的某一片柳树叶子。后用“百步穿杨”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并引申为本领非常高强。

称心如意: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尽在尺咫:咫尺指很近的距离,近在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

立竿见影:立竿见影原指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事物见效快,立刻见到功效。

步步为营:步步为营原指古代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座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做事、考虑得谨慎而周密。

何谓“度量衡”呢?“度”,《孟子》中解释:“度然后知长短”;“量”,《庄子》:“为之斗斛以量之”;“衡”,《礼记》:“犹衡之于轻重也……”

我国度量衡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那时人们用自身的某一部分或其他的天然物、植物的果实作为计量标准,如《史记·夏本纪》记述:禹“身为度,称以出。”

关于度量衡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7 06:59

关于度量衡的成语如下:

1、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如今主要用来比喻会比和退让,古时候,一舍为三十里,所以退避三舍相当于退了九十里。

2、才高八斗:在魏晋时期,大才子谢灵运赞赏曹植:“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共得八斗。”一石相当于十斗,足以可见谢灵运对曹植的赞赏。

3、千钧一发:将千钧的重量系在头发上,一钧相当于三十斤,可见事情非常的危险。

4、百发百中:原指能在一百步以外射穿指定的某一片柳树叶子。后用“百步穿杨”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并引申为本领非常高强。

5、称心如意: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6、尽在尺咫:咫尺指很近的距离,近在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

7、立竿见影:立竿见影原指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事物见效快,立刻见到功效。

8、步步为营:步步为营原指古代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座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做事、考虑得谨慎而周密。

《成语典故中的度量衡》
1个回答2024-02-14 21:27
度量衡
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因地域和国情不同计量统计方式不同。
《成语典故中的度量衡》
1个回答2024-02-18 14:18
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因地域和国情不同计量统计方式不同。
度量衡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4 22:19

度量衡的成语如下:

1、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如今主要用来比喻会比和退让,古时候,一舍为三十里,所以退避三舍相当于退了九十里。

2、才高八斗:在魏晋时期,大才子谢灵运赞赏曹植:“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共得八斗。”一石相当于十斗,足以可见谢灵运对曹植的赞赏。

3、千钧一发:将千钧的重量系在头发上,一钧相当于三十斤,可见事情非常的危险。

4、百发百中:原指能在一百步以外射穿指定的某一片柳树叶子。后用“百步穿杨”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并引申为本领非常高强。

5、称心如意: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6、尽在尺咫:咫尺指很近的距离,近在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

7、立竿见影:立竿见影原指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事物见效快,立刻见到功效。

8、步步为营:步步为营原指古代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座营垒 ;形容防守严密,行动、做事、考虑得谨慎而周密。

9、唱筹量沙:唱筹量沙原指将沙当做米来计量并高呼所量的数字;比喻以假充真或把无用之物当作有用之物;也比喻制造假象迷惑敌人用以稳定军心。该词亦作“唱沙作米”。

古代的“度、量、衡”分别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12 14:32
计量长短、容积、轻重的统称.
度是计量长短,
量是计量容积,
衡是计量轻重.
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父系氏族社会末期.传说黄帝“设五量”,“少昊同度量,调律吕”.度量衡单位最初都与人体相关:“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谓之掬,两手谓之溢”.这时的单位尚有因人而异的弊病.《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身为度,称以出”,则表明当时已经以名人为标准进行单位的统一,出现了最早的法定单位.商代遗址出土有骨尺、牙尺,长度约合16厘米,与中等身材的人大拇指和食指伸开后的指端距离相当.尺上的分寸刻划采用十进位,它和青铜器一样,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和技术水平.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各国度量衡大小不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 ,书同文字”,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商代牙尺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奠定了基础.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