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篇》之[上进之心]81

2023-11-12 14:19

1个回答
《论语·阳货》篇中有这么一句话,“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孔子的意思是说,只有最聪明的人和最笨的人是不会改变的。最聪明的人一听就懂,不需要改变。最笨的人怎么改都改不来,所以孔子也说没希望改变他们。

《论语》中孔子的学生,问同一个问题,而孔子给的答案却不尽相同。这也说明孔子非常了解弟子的本质与能力,知道什么样的方法更适合学生。所以孔子对学生的这种因材施教,才能发挥更大的功效。

当一个人没有上进心时,机会都会绕着它走。就好比老师有意培养学生,如果这个学生不配合老师的方法,只埋怨自己的智力不行、运气不好的话,那也终将是一事无成。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学识高、好学又有上进心的人,面对别人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时,都虚心接受并改过。就像子路“闻过则喜”一样。

而那些不爱学习、不上进、认知又欠缺的人反而自视清高、固执己见。他们不愿意接爱新鲜事物,对于别人的批评与建议则非常生气。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不存在你所说的事实,他只会认定他所知道的东西。另外他们也害怕面对真实的自己,害怕别人说的是对的,自己的意识就会被别人牵制住了。所以他们宁愿坚持自己认定的才是对的,不愿意改变自我,只想活在自己认为对的世界里。对于这样的人,你想让他改变,根本不可能。

一个人智力的高低,只能代表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但决定最后结果的却一个人是否有上进心。只要他内动力足,掌握了适合自己方法,再进行有效的练习,想要达到目标是不难的。

而一个智力高的人,如果没有进取心,也是浪费的。所以上进之心,才是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到达目的地的必要条件。

教育孩子也一样,如果单靠外界的压力,给他请最好的老师,逼迫孩子学习,而孩子本身无心向学,不肯配合的话,那也是白搭。
相关问答
论语·雍也篇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20 22:29
雍也篇是《论语》中的一个章节。 本篇共包括30章。本篇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论语雍也篇的译文
1个回答2024-02-15 20:31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哉:表示感叹的语气。 堪:能忍受;能...
全文
《论语.雍也》
1个回答2024-02-20 22:29
智者乐水,仁者还能乐山;智者动,仁者还能静;智者乐,仁者还能寿。也就是说,智者能做到的,仁者都能做到,并且能够做得更好。
论语雍也篇原文及翻译
1个回答2024-02-24 03:16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啊,可以让他去做一个部门或一个地方的长官。”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
全文
论语雍也第六哪里出版
1个回答2022-05-16 14:35
《雍也第六》是《论语》里的第六篇,当然是作为《论语》的一部分出版,怎么会出来这样的问题呢?
论语 雍也第六翻译
1个回答2023-08-16 01:24
【原文】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偿尝至于偃之室也。” 【注释】澹(但)。偃:子游的名。 【译文】子游为武城市长。孔子说:“你在那得到了人才吗?...
全文
西游记81个故事分别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1 01:04
《西游记》八十一难 蒙差揭谛皈依旨 谨记唐僧难数清 金蝉遭贬第一难 出胎几杀第二难 满月抛江第三难 寻亲报冤第四难 出城逢虎第五难 折从落坑第六难 双叉岭上第七难 两界山头第八难 陡涧换马...
全文
西游记81个故事分别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1 23:33
《西游记》八十一难 蒙差揭谛皈依旨 谨记唐僧难数清 金蝉遭贬第一难 出胎几杀第二难 满月抛江第三难 寻亲报冤第四难 出城逢虎第五难 折从落坑第六难 双叉岭上第七难 两界山头第...
全文
81天的爱情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1:03
小说里情节看样子们都舍得对方们要继续下去多好啊希望样美好结局
请问一下,一位81岁的老人
1个回答2024-03-13 06:29
你好,结合你的年龄要考虑与营养不良或吸收不好等有关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