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这个传说讲了格萨尔王的什么故事

2023-11-13 10:11

1个回答
看看这个资料吧: 《格萨尔王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夭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发愿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为了让格萨尔能够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史诗的作者们赋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格萨尔降临人间后,多次遭到陷害,但由于他本身的力量和诸天神的保护,不仅未遭毒手,反而将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杀死。格萨尔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5岁时,格萨尔与母亲移居黄河之畔,8岁时,岭部落也迁移至此。12岁上,格萨尔在部落的赛马大会上取得胜利,并获得王位,同时娶森姜珠牡为妃。从此,格萨尔开始施展天威,东讨西伐,征战四方,降伏了入侵岭国的北方妖魔,战胜了霍尔国的白帐王、姜国的萨丹王、门域的辛赤王、大食的诺尔王、卡切松耳石的赤丹王、祝古的托桂王等,先后降伏了凡十个“宗”(藏族古代的部落和小帮国家)在降伏了人间妖魔之后,格萨尔功德圆满,与母亲郭姆、王妃森姜珠牡等一同返回天界,规模宏伟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到此结束。   从《格萨尔王传》的故事结构看,纵向概括了藏族社会发展史的两个重大的历史时期,横向包容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邦国和地区,纵横数千里,内涵广阔,结构宏伟;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降生,即格萨尔降生部分;第二,征战,即格萨尔降伏妖魔的过程;第三,结束,即格萨尔返回天界。三部分中,以第二部分“征战”内容最为丰富,篇幅也最为宏大。除著名的四大降魔史——《北方降魔》、《霍岭大战》、《保卫盐海》、《门岭大战》外,还有18大宗、18中宗和18小宗,每个重要故事和每场战争均构成一部相对独立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就象一个能装乾坤的大宝袋,一座文学艺术和美学的大花园。它植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沃土,不仅概括了藏族历史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进程,揭示了深邃而广阔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其中无论是正面的英雄还是反面的暴君,无论是男子还是妇女,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都刻画得个性鲜明,形象突出,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尤其是对以格萨尔为首的众英雄形象描写得最为出色,从而成为藏族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和故事情节来实现塑造人物形象,是《格萨尔》史诗的特色之一。因此人物虽然众多,却没有给人雷同和概念化的感觉。同是写英雄人物,但却各不相同,写格萨尔是***远瞩,领袖气派;写总管王则是机智、仁厚,长者风度。嘉察被写得勇猛刚烈,丹玛则是智勇兼备。人人个性突出,个个形象鲜明:对妇女形象的塑造更是语言优美之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例如,史寺《霍岭大战》之部描述霍尔国三王兴兵去抢岭国格萨尔的王妃珠牡时,是因为霍尔国白帐王派霍尔国四乌去遍寻天下美女,乌鸦给他带回了消息: 美丽的姑娘在岭国,她往前一步能值百匹骏马,她后退一步价值百头肥羊;冬天她比太阳暖,夏天她比月亮凉;遍身芳香赛花朵。蜜蜂成群绕身旁;人间美女虽无数,只有她才配大王;格萨尔大王去北方,如今她正守空房。   《格萨尔王传》源于社会生活,又有着极为丰厚的藏族古代文学,特别是古代民间文学的坚实基础,在史诗《格萨尔王传》产生之前,藏族的文学品类,特别是民间文学品类,诸如神话、传说、故事、诗歌等已经齐全,且内容丰富,数量繁多。因此,《格萨尔王传》无论是在作品主体、创作方面,作品素材,表现手法等方面;还是在思想内容、意识形态、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都从以前的民间文学作品中汲取了充分的营养,继承了优秀的传统,各类民间文学作品及其素材均在史诗中有所表现。在语言修辞上,《格萨尔》引用了数不胜数的藏族谚语,全书所容纳谚语的数量之多,令人惊叹。有的原文引用,有的还经过加工,如: 春三月若不播种,秋三月难收六谷;冬三月若不喂牛,春三月难挤牛奶;骏马若不常饲养,临战逢敌难驰骋。虽饿不食烂糠,乃是白唇野马本性;虽渴不饮沟水,乃是凶猛野牛本性;虽苦不抛眼泪,乃是英雄男儿本性;   《格萨尔王传》中,还保留着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赞词,如:“酒赞”、“山赞”、茶赞”、“马赞”、“刀剑赞”、“衣赞”、“盔甲赞”等等,著名的酒赞是这样的: 我手中端的这碗酒。要说历史有来头;碧玉蓝夭九霄中,青色玉龙震天吼。电光闪闪红光耀,丝丝细雨甘露流。用这洁净甘露精,大地人间酿美酒。要酿美酒先种粮,五宝大地金盆敞。大地金盆五谷长,秋天开镰割庄稼。犏牛并排来打场,拉起碌碡咕噜噜。白杨木锨把谷扬,风吹糠秕飘四方。扬净装进四方库,满库满仑青稞粮。青稞煮酒满心喜。花花汉灶先搭起。吉祥旋的好铜锅,洁白毛巾擦锅里。倒上清水煮青棵,灶堂红火烧得急。青稞煮好摊毡上,拌上精华好酒曲。要酿年酒需一年,年酒名叫甘露甜。酿一月的是月酒,月酒名叫甘露寒。酿一天的是日酒,日酒就叫甘露旋。 …… 有权长官喝了它,心胸开阔比天大。胆小的喝了上战场,勇猛冲锋把敌杀。 …… 喝了这酒好处多,这样美酒藏地缺,这是大王御用酒,这是愁人舒心酒。这是催人歌舞酒, ……   除此之外,《格萨尔王传》还是民问文学素材的花篮,它的许多内容取自民歌、神话及故事,反过来,也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采集素材、借取题材的丰盛园地。如后来发展变化的民间歌舞许多曲调均取自《格萨尔王传》,有些歌调就是直接歌颂格萨尔夫妇的。再如题材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也取材于《格萨尔王传》,著名的《七兄弟的故事》就是将七兄弟为人们盖楼房的故事与格萨尔王的故事交织在一处,浑然一体,相映成趣。再如为数众多、独具特色的绘画与雕塑也以《格萨尔王传》的故事情节为依据,绘成壁画,或将格萨尔当做护法神,雕塑其身加以供奉。《格萨尔王传》采用散文与诗歌相结合的文体,其中的诗歌部分,在藏族文学发展史中的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沟通古今的作用,它表现在意识形态、修辞手法,特别突出地表现在诗歌格律上面。例如: 猛虎王斑烂好华美,欲显威漫游到檀林· 显不成斑文有何用?野牦牛年幼好华美,欲舞角登上奇迹山,舞不成年青有何用?野骏马白唇好华美,欲奔驰倘徉草原上,奔不成白唇有何用?霍英雄唐泽好华美,欲比武来到岭战场,比不成玉龙有何用?   此类的诗歌在《格萨尔王传》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它不仅继承了吐蕃时代诗歌的多段回环的格局,而且突破了吐蕃时期的六字音偈句,成为八字音偈句。这种多段回环体的诗歌格律,在十一世纪前后基本形成并固定下来,直到现在也没有大的变化。在藏族民歌、叙事诗、长歌、抒情故事中的诗歌、藏戏中的诗歌以及文人学者的诗作中被广泛采用,成为藏族诗歌中最流行、最为重要的格律。   史诗运用诗歌和散文、吟唱和道白相结合的方式将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神话、诗歌、寓言、谚语、格言等融为一体,成为藏族民间文化的大集成。
相关问答
大家看小说和课外书会心里发声默念吗?如果默念是不是速度很慢?怎么看书大家?
1个回答2024-02-22 15:24
文笔流畅的就看的快些,有些情景介绍的就跳过,过渡章节也跳过,默念当然有,但也是挺快的。
初中默读速度要求
2个回答2022-04-02 08:23
初中生默读的速度要求都有一定的要求的。在一分钟必须要读300左右吧
上书法课可以提高孩子的写字速度吗?
1个回答2024-01-23 14:59
当孩子喜欢中国书法时,要引导他从正确的方向发展。上书法课能够正确全面的了解中国书法,也能正确掌握其学习方法和内容,同时通过学习还能提高孩子的写字速度,因为通过书法课的学习更进一步地了解了中国字的奥妙...
全文
'沉默+速度' 是那首歌里的?
2个回答2023-09-08 14:50
瞿颖 - 加哗颤速度 原来我和你的世界 隔着暧昧的黑夜 你的爱不是我要的那一种亲切 等时间让我能了解 寻找另一种体贴 出口在天亮以前 我就要穿过那条街 沉默加速度是我的脚步 奔跑在视樱轮线里的路 我不...
全文
谁有幽默笑话,速度要
1个回答2022-11-29 13:34
眼睛蛇和大象约会,寒暄一番后说:"来就来吧,还牵这么大头猪,客气了。"
速度解答《丑小鸭》课文
1个回答2024-03-11 02:59
表达方式:描写、记叙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画线部分:“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在散发着香气,它又长又绿的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秋天,树叶黄了,干瘪的树叶随风飘动,落在地上...
全文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课文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4-25 08:03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课文主要内容是世界上最快的物质。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为我们介绍了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事物,由动物到飞机、火箭、流星体再到光,速度一个比一个快,最终得出结论:科学家认为光的传...
全文
萨默尔人物经历
1个回答2024-02-22 13:28
萨默尔,全名马蒂亚斯·萨默尔(Matthias Sammer,1967年9月5日-)出生于东德德累斯顿,是一名前德国足球运动员,现在担任拜仁慕尼黑俱乐部的体育主管一职。 中文名 萨默尔 外文名 Mat...
全文
怎样提高默读速度??
3个回答2022-08-30 13:41
2.快速阅读要逐句逐行地读,不能逐字逐词地读。由于我们平时养成了逐字逐词读书的习惯,所以视觉感受潜力远远没有挖掘出来。在快速阅读中,我们采用逐句逐行读书的方法,就有利于调动视觉感受的潜能。逐句逐行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