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方法教小朋友学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2023-11-15 05:43

1个回答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①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②;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③。其致之也④,谓⑤天无以清⑥,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⑦;神无以灵,将恐歇⑧;谷无以盈,将恐竭⑨;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⑩,将恐蹶⑾。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⑿孤、寡、不谷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⒁。是故不欲琭琭如玉⒂,珞珞如石⒃。

[译文]

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相关问答
道德经第九章其已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9-29 04:20
第一句:持则盈之,不若其已,意思是一说:是累积到盈满,不如趁早停止,二说:是控制自己的欲望。 第二句:揣而锐之,不可常葆(保),以打铁为例,意思是打造金属器具打到尖锐,必然会钝,比如锋芒外露,会受打击...
全文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1个回答2024-03-15 10:39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全文
道德经第九章读音
1个回答2022-06-01 08:53
基拉585:你好。 chí ér yíng zhī bù rú qí yǐ 持 而 盈 之,不 如 其 已; chuǎi ér ruì zhī bù kě cháng bǎo 揣 而 锐 之,不 可 ...
全文
道德经朗读划分第九章
1个回答2022-04-20 19:00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释: 反,反向、相反。 理解: 反向循环运转,是道的运动,微弱的能量,是道的作用对象。 天下万物产生于有形的物质,有形的物质...
全文
老子道德经的第九章的解释
3个回答2022-04-22 12:32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理解: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手里已经捧不下了,但贪心太大,还要再往手上放,还不...
全文
倒读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1个回答2023-12-02 22:40
此篇道德经解读非我个人所写,关于用兵,我对老子的这个观点感到非常困惑,思考很久仍然感觉思路不通。参考多本道德经后,找出本文章粘贴的这篇解读,读后感觉豁然开朗,此处用兵非将军用兵而是帝王用兵,所以不在班...
全文
每日读《道德经》第三十九章、第四十章
1个回答2023-09-09 05:15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谷得一以盈; 万宴颤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
全文
九九文章网里的美文有出版的吗
1个回答2022-09-11 13:43
貌似没有出版的
童年第九章第十章人物介绍
1个回答2024-02-13 10:29
第九章也可以分成上、下篇.上篇写“我的好朋友彼得大伯”;小说很重视大人讲故事对儿童的影响.马车夫就常给“我”讲故事,虽然他的讲故事本领比外婆、外公差多了.本章最精彩的情节是“我”与三兄弟的友谊.下篇写...
全文
一起读经典《道德经》第五十章第五十一章
1个回答2024-03-09 20:05
《老子·第五十章 》 人一生出来,就进入了死亡。人以四肢九窍活著,人以四肢九窍死去,人以这四肢九窍,将自己的生命送到死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世人太贪婪今生的享乐了。听说善于得到并持守真生命的人,行路...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