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稀世文物,一件被当作“水瓢”,一件被当作“上课铃”,后来呢?

2023-11-18 16:34

4个回答
水瓢其实是青铜器 烫熨斗 ,上课铃其实是云板,青铜熨斗 收藏在当地的博物馆中 ,努尔哈赤云板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沈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
青铜熨斗在被发掘之后收藏于当地的博物馆中。而那块努尔哈赤云板在被发现后很快就被定位国家一级文物,被收藏在沈阳博物馆中成为了镇馆之宝。
政府派文物家到农村普查发现村农浇地的水瓢竟是古时青铜熨斗,上课铃是努尔哈赤云板,后来两件文物都被收藏在博物馆里。

我们国家对于文物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在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人们对文物的了解很少,有许多前去"淘宝"的人总能在一些农户家发现极具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如果对于这些文物不加以保护很可能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曾经就有两件国宝:一个被村农当作水瓢,一个被学校当成上课铃,这种无心之举险些毁掉了这两件文物。

村农浇地的水瓢竟是古时青铜熨斗

上世纪80年代国内兴起了一股"文物热",一时间民间兴起各种地摊售卖收藏旧物件,但是人们对于文物是又爱又恨,虽然明明知道是有价值的但是又无法辨别真假。

所以许多的考古学家和文史学家便有了大的用场,国家也开始在动荡后清算文物和紧急收藏,首先就是把普查的目标放在农村。

随着人们现在文化的普及和人民素质的提高,人们对于文物有基本的认识,但是那时候的人们还是更多的关注生活,对于文化追求不高,更别说历史了,特别是农村地区,于是在福建的一个小乡村就发生了一件让村民都意想不到的事。

当时政府派官员和文史学家到各个农村去进行文物普查,这些文史学家便在村子里各家各户宣传文物相关保护知识和一些常见的文物图片。这时一个村民突然觉得这些文物和自己家中浇地用的水瓢有些相似,于是跑到家中将水瓢拿过来给文史学家看。

村农给专家介绍说这是自己在地里偶然挖到了,虽然没有见过这样的器物,但是一看刚好可以做个水瓢便用来浇地了,这一用就是十几年。

青铜器

但是好在自己也懒得打理它,大概还是当初捡来的样子,几个专家一看这哪里是水瓢,这是一个带着满身铜绿的青铜器,立刻就组织研究小组开始进行讨论。

这个青铜器外形呈圆腹,宽口沿,有长柄,通体素面无纹,斗身布满铜绿,还沾有土壤,这一看类似于古时人们使用的熨斗,但是具体的年份和使用地区还不能确定。

于是几个专家经过村农同意后将这件青铜器带回研究所进行技术检测,这一检测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这件青铜器竟然是1800年前的青铜熨斗。

最早这种熨斗发明出来不是为了熨衣服,而是作为一件刑具,后来人们发现将烧热的碳放置其中可以熨平褶皱,于是古时候的人们就用这种器具来专门熨衣服。

古代熨斗

这项发明比国外领先了千年,但是当时这种器具只能用在王公贵族之中,平民家是用不上的,所以这件文物是非常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好在村民只是用来舀水,没有遭到很大损坏。

文物云板被当作学校上下课铃

能够及时发现文物并且予以保护是一个文史学家或者考古学家的专业必备。

在文物普查中许多乡村小学校都是使用摇铃当作上课铃声,这天一个文史学家经过一个小学校后刚好听到学校的上课铃声,这是一种打击铁片的声音,但是他隐约感觉这种清脆的声音非比寻常,于是前去学校想要一探究竟。

文史学家到了学校一看这个打击的物件不是平常的铁片,反而像是史册记载的云板,这让文学史家十分的震惊,这个器物能留存到现代,而且能够保存得如此完整是很罕见的。

云板

于是和学校说明情况后专家就将这个"上课铃"带回研究所和其他的考古学家进行探讨,翻阅了大量的文学史料之后,专家得出结论——这正是一块云板。

人们都对于云板十分好奇,这并不是常见之物,而是一块努尔哈赤云板,云板的边角呈现的是祥云的形状,云板的上面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圆孔,是用来挂绳子的。

云板的正反两面都有纹饰图案,而且在云板正面有一行文字写着"大金天命癸",左侧写着"亥年铸牛庄",两行字底下有楷书阳文"城"字,这足以看出这块云板的年代之悠久。

古时候这块云板是在军事中使用的,如遇敌情官兵就会敲响云板提示部队进行警戒,如同现在使用的警报一样,后来在宫廷中也用作传递消息,距今至少也有上百年的历史。

但是由于后来的云板就不怎么使用了,所以能够流传下来的少之又少,能够让文史学家发现这么一件文物,无论是对于历史研究还是文物保护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历史文物的保护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随着文物的大量出世,有不少的人便动起了歪心思,就如同以往的盗墓贼将文物盗取和贩卖,使得国家的文化财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还有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流浪在外的文物更是多到数不胜数,这不禁让人们反思应该如何对文物加以保护。

文物之所以珍贵不只是物品本身的价值,而更重要的是历经风霜后对于历史的见证和说明,很多的东西在文学史册上有说明,但是因为文学典籍是人为编著的,难保不会加入个人思想。

所以如果能找到具体的物品则可以对历史的真实性加以作证说明,这些文物都来之不易,所以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一般都会对文物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青铜熨斗在被发掘之后收藏于当地的博物馆中。

专家通过青铜熨斗可以得出中原文化是在东汉末年时期已经进入了闽北及毗邻的闽东地区,后来青铜熨斗在这里被更多人熟知和了解,人们对于自己本土出现的文物十分好奇,于是专家也做了专门的说明,后续也有越来越多的物品都被人们及时发现和保护起来。

而那块努尔哈赤云板在被发现后很快就被定位国家一级文物,被收藏在沈阳博物馆中成为了镇馆之宝。伴随文物的那段历史也重新被史学家打开新的篇章,也使得越来越多人们了解到曾经不为人知的那些故事。

人们要有珍爱文物的意识,现在贩卖盗窃文物都是犯法的,如果说你得到了一件难得的文物还是建议上交给国家和专门人员进行研究考察,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不应该把它当作一种利益的置换品来满足自己的私心,这也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相关问答
掩耳盗铃成语课件
1个回答2024-02-21 07:17
掩耳盗铃 yǎn ěr dào líng [释义] 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语出]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
全文
路边的橡树中,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1个回答2024-01-22 00:01
讲述的是“工人们在修建公路时,发现一颗粗壮、结实、挺拔的大橡树挺立在路基的中央。为了保护橡树,工人们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是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既保护了橡树,又...
全文
课件叫什么?
1个回答2023-12-04 11:17
PPT....POWERPOINT的缩写
小学成语课件
1个回答2024-01-29 18:04
良师益友liáng shī yì yǒu [释义] 良:好;益:有益;有帮助。能给人教益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语出]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虽然有那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规劝;却总是耳边风;纵有...
全文
课间发生的一件事
1个回答2024-01-23 13:33
在学校发生的事情犹如天上的繁星,多得数不清,但其中有一颗无比灿烂的星星至今难忘,而且它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像潮水般地涌出了教室。我和一群同学跟往常...
全文
最后一课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2-12 18:05
描写了在战争年代,阿尔萨斯沦陷,韩麦尔先生不能交法语了,小弗朗士,依依不舍,后悔没有好好学习。(づ ̄3 ̄)づ╭❤~,有点长,可缩写。
海南地理课件
1个回答2024-02-16 18:45
五指山、万泉河、热带季风、海洋风光、热带作物、三季稻等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件
1个回答2024-02-22 13:32
你要什么样的?
关于四会的课件
1个回答2024-02-23 01:39
你部队的吗? 我的讲稿都是队列的- -! 只有手稿
自己看书,不听课件,可以么
1个回答2024-02-27 06:25
自己看书,不听课件,可以么 这倒是没有问题。关键是自己的知识点要能跟上,不行的话还可以去问老师。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