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中的,并指出优点与不足

2023-11-22 17:31

3个回答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应结合数学本身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及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做“数学实验”,而不仅仅当作演示功能。要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努力做到“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素质。化静为动,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就起到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直观生动展示图形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射线、直线和角”是“空间与图形”中的概念课,就内容而言相当抽象和枯燥。课始电脑先显示线段,将线段一个端点闪动再去掉,向一端延长。请学生想象可以延长到哪里?用手笔划,还可以延长吗?通过课件演示向一端逐步延长,超出屏幕。并让学生闭上眼静静地想一想会怎样。再闪动线段的两个端点去掉向两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直线等动态演示。这样让静止的线段、射线和直线“动”起来。整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老师引导着。在学习了射线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射线,要将射线与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找射线,并不容易。通过电脑列举出手电筒发出的光、太阳光及城市灯塔的光线等,将一条条射线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很神奇,变呆板为生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数学的趣味性,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热爱.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而信息技术正好能弥补了这一点。化难为易,突破学习难点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应结合数学本身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及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做“数学实验”,而不仅仅当作演示功能。要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努力做到“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素质。化静为动,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就起到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直观生动展示图形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射线、直线和角”是“空间与图形”中的概念课,就内容而言相当抽象和枯燥。课始电脑先显示线段,将线段一个端点闪动再去掉,向一端延长。请学生想象可以延长到哪里?用手笔划,还可以延长吗?通过课件演示向一端逐步延长,超出屏幕。并让学生闭上眼静静地想一想会怎样。再闪动线段的两个端点去掉向两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直线等动态演示。这样让静止的线段、射线和直线“动”起来。整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老师引导着。在学习了射线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射线,要将射线与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找射线,并不容易。通过电脑列举出手电筒发出的光、太阳光及城市灯塔的光线等,将一条条射线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很神奇,变呆板为生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数学的趣味性,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热爱.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而信息技术正好能弥补了这一点。化难为易,突破学习难点

数学难点是否突破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为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发展架桥铺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逐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从中渗透极限思想方法。
信息技术具备丰富的图文、音频和视频优势,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感觉,以切实感受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从而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拓宽了路径。
那么,我们如何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呢?
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时,他们的心情往往非常愉快,兴致也高,这时教师要将这种兴趣及时引到教学内容上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新的教学情境的设置,新课的巧妙导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授“正态分布”这节课时,考虑到本章内容的知识点和图形较多,我精心制作了一份课件,在课件开头以常见生活实例的讨论调动学生的兴趣,进而把握机会,继续展示正态曲线及其变化,让学生在变化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从而成功地把知识点贯穿其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和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进行双曲线教学时,我先借助几何画板,制作出已经学习过的椭圆图形,以及将要学习的双曲线图形,然后让学生结合椭圆的性质,猜想双曲线的性质。通过演示,再次展示其性质的发现、证明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化静为动,突破重点难点。数学教学内容有时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计算机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进行动态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问答
信息技术融合优质课课例特点
1个回答2024-03-02 12:05
信息技术融合优质课课例特点如下: 1.优化设计中教师先是出示相关图片,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个设计寓教于乐,带领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 2.信息技术的运用让课堂更加有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
全文
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优质课比赛的数字故事
1个回答2024-02-12 21:0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的良好方法.一个对学科知识无兴趣也无需要的学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学习这门学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
全文
如何将好的教学方法融入课堂?
1个回答2024-02-27 04:41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活动的方式和手段,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将好的教学方法融入课堂,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环境等因素,灵活选择和运用适合的方法,使之与课程内容、...
全文
如何将游戏融入音乐课堂教学
1个回答2022-08-16 00:08
这个有点期待,
信息融合课怎么讲
1个回答2024-02-19 12:21
信息融合课讲授重点如下: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就是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
全文
教师可以在《搭船的鸟》课堂的哪些环节当中融入信息技术手段?
1个回答2023-04-11 23:10
大船的鸟可以通过可教的形式,把课文的重要段落指导学生的朗读放入,可教练上课来用就是运用了。信息技术。
课程思政怎么样融入课堂
1个回答2024-02-23 09:20
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方法:找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即: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重在画龙点睛;践行课程思政理念,教师要先行;创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重在画龙点...
全文
如何让体育融入课堂教学ppt
1个回答2024-02-01 22:08
可以在PPT中添加与体育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元素。在PPT中添加与体育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元素,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和意义,从而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例如,在体育课或健康教育课中...
全文
如何将体育游戏融入到中学生体育课堂中
1个回答2024-01-26 04:11
体育游戏指的是电子游戏还是运动游戏?运动游戏向老师申请,老师直接让学生进行游戏就行了。要是电子游戏的话那就复杂了
高中美术课堂如何导入
1个回答2024-02-01 23:54
第一必须通过导入,让学生产生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思考 第二必须通过导入,让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兴趣 第三必须通过导入,让学生自然而然进入新课学习 第四必须简洁明了,不宜拖泥带水,不应该超过5分钟 其中第...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