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简短

2023-11-23 08:47

1个回答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来源于上古道教腊祭,神农氏“始作腊祭,以告上苍”,遂形成在年终时祭祀农谷,庆祝当年已得收成,祈求来年民丰岁稔。
腊八节的由来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我国部分地区仍有留存。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节习俗
1.腊八节腊八粥
叫“七宝五味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2.腊八节吃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农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
3.腊八节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4.腊八节吃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5.腊八节吃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6.腊八节祭祀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
相关问答
关于腊八节的成语和俗语?
1个回答2024-01-31 02:23
腊八节的成语: 1、寒冬腊月 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回寒冷的腊月天。 2、岁时伏腊 岁时:一年四季;伏腊:伏日和腊日。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 3、残冬腊月 腊月:阴历十二月。指一年将尽...
全文
年俗的腊八
1个回答2024-01-26 16:56
腊八是指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的第八天,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腊八节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春节,从腊...
全文
腊八节的俗语
1个回答2024-02-20 16:30
腊八节的俗语如下: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带着新毡帽。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腊七腊八,...
全文
腊月二十三有哪些风俗?
1个回答2024-03-12 07:34
腊月二十三有祭灶(祭灶神,祈求一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扫尘土(扫去过去一年不好的事情,祈求来年吉祥如意)、吃灶糖(吃祭拜灶神的糖,以求好运连连)、剪窗花(装饰房屋以增添年味)、婚嫁(诸神上了天,...
全文
春节腊月三十风俗
1个回答2024-03-14 08:43
腊月三十的习俗是吃团圆饭、放炮竹、守岁、包饺子等等。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不喜勿喷。
腊月23到腊月三十的习俗由来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4-07 20:00
腊月二十三,这是小年,也就是说灶王爷要上天七天,然后到30的时候才回来的
腊八节,的习俗
1个回答2024-02-07 11:49
腊八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这一天喝腊八粥这一习俗的来历,是和佛陀成佛的故事有关的。因此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
全文
腊八节的习俗内容到底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2-17 08:32
吃腊八粥 吃鸡蛋
腊八的习俗。
1个回答2024-02-08 22:17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是说东北:这两天是最冷的,所以自古就留下习俗喝腊八粥,意思是把下巴粘住。
关于腊八粥的俗语
1个回答2024-02-24 15:43
关于腊八粥的俗语如下: 1、过了腊八就是年。 2、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办。 3、腊八冰,吃不坏人。 4、谁家灶囱先冒烟,谁家高粱先红尖。 5、腊八腊八,冻掉下巴。辩缓 6、腊七腊...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