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的童年故事

2023-11-23 13:25

1个回答

记述彭德怀童年经历的文本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斯诺的《西行漫记》,这个文本比较类似于近下盛行的口述史,由彭德怀口述,斯诺记述。

另一个就是《彭德怀自述》,这是由彭德怀自己撰写的。

然而这两个分别由彭德怀本人口述和笔述的作品之下的彭德怀的童年却是两个不尽相似的童年。

在《西行漫记》中,彭德怀主要是以一个叛逆者的身份出现的,他出身于一个富农家庭,幼年丧母的他对传统、权威、尊长有一种天生的逆反心理。

在私塾里,面对老师的责打时,他没有像一般学生那样平静的接受,而是勇于反抗,用一条板凳将老师打跑。

在被赶出私塾转入新式学堂后,他又接受了“不孝顺父母”的新思想,被吓坏了家人因此禁止他再度上学。

在家中,他又不服从虐待他的继母和专横的祖母,他拒绝为嗜好鸦片的祖母点烟泡,并把烟具摔在地上,因此被祖母控以“不孝”而被族人判以沉塘的处罚。

可能是乐于见到这个“逆子”消失,彭德怀的继母热烈赞同族里的决定,父亲也没有反对,而这时他还不满十岁,要不是他的舅舅出面干涉,彭德怀的生命可能就已经过早的结束了,不过他也从此被赶出了家门。

在他被赶出门的时候,继母不仅不给他任何的生活必需品,连他身上穿的衣服都要抢走,只是在彭德怀证明这是他母亲留给他的情况下才作罢,仅仅十几岁的彭德怀在只有一套避免赤身裸体的衣服的情况下出外谋生,受尽了千辛万苦。

在《西行漫记》中,我们所看到的更像中国传统小白菜的故事,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恶继母和恶祖母加起来导致了一个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使彭德怀变成了一个问题少年,而彭德怀的家长在自认为对彭德怀的教育失败的情况下,不但不检讨自己的教育方式,反而采用了沉塘的方法,想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家庭的悲剧,一个传统中丧母少年的故事。

不过在《西行漫记》在记述彭德怀的童年时,用的是一种调侃的笔调,苦难被一次次超出常规的反叛行为所掩盖,人们更多的看到的是一个蔑视压迫者的青春期少年,而标志着彭德怀的童年结束和人生转折点的也是一场反叛,而且是一场大反叛,那次反叛是因为当地发生饥荒,人们涌向米行希望米行平价出售大米,但遭到米行的拒绝,饥饿的人们群情激愤,本来已经回到家乡准备和表妹结婚,开始自己幸福生活的彭德怀不可思议的参加到这个运动中来,并成为这场运动的先锋,他率先打开了米仓,并因此成了通缉犯,被迫逃离了家乡。

但在彭德怀自己撰写并作为交代材料的《彭德怀自述》中,彭德怀留给读者的印象却于《西行漫记》大相径庭,在这里彭德怀成了一个纯粹的受难者,而灾难产生的原因由自己本身和家庭转变为社会。

而且构成彭德怀童年的多种社会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在家庭成份上,彭德怀出生于一个下中农家庭,而不是富农,并且地少人多。

彭德怀的家庭连遭打击,母亡父病,不幸连连,小弟因为没有奶水而饿死,为了还债家产被典当净尽,仅剩几间破房,成为赤贫。

彭德怀也因此中断了学业,在自述中,彭德怀给人一种勤奋好学的印象,废学的原因是因为家庭贫困而不是叛逆或思想极端。

在《西行漫记》中记述的一些人和事在自述中消失或根本改变了,上新式学堂和“沉塘“事件未见于记载,继母也消失了,看完自述你不得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彭父在妻子去世后并未续弦。

那个专横、嗜好鸦片、趋炎附势、要把自己孙子沉塘的恶祖母,在自述中人却给人另外一种印象,自述中对祖母主要有下面一段记述:“正月初一,邻近富豪家喜炮连天,我家无粒米下锅,带着二弟,第一次去当叫化子。

讨到油麻滩陈姓教书先生家,他问我们是否招财童子,我说,是叫化子,我二弟即答是的,给了他半碗饭、一小片肉。

正月初一算过去了,初二日又怎样办呢!祖母说,"我们四个人都出去。

"我立在门限上,我不愿去,讨米受人家欺侮。

祖母说,不去怎样办!昨天我要去,你又不同意,今天你又不去,一家人就活活饿死吗!寒风凛冽,雪花横飘,她,年过70年的老太婆,白发苍苍,一双小脚,带着两个孙孙,拄着棒子,一步一扭的走出去。

我看了,真如利刀刺心那样难过。

(彭德怀,1981:2)。

从这些记述,你看到的是一个贫苦的、命运悲惨的老人,虽然老迈却不得不充当家庭支柱的老人、为支持这个家不惜抛头露面、低声下气、丧尽尊严的去别人家讨饭的老人。

从彭德怀对祖母的记述中,我们读到的是一种无奈、悲凉和无助的感觉,而没有任何的仇恨。

彭德怀少小离家的原因为了养家糊口,同时减少一个在家吃饭的人。

无疑,在自述中,彭德怀也表现出对现存世界的反叛,但这更多是一种强烈的自尊心,一种对自我尊严的维护,一种不食嗟来之食的气节,这种气节在电影《少年彭德怀》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在自述中,彭德怀回忆了个人和家庭的苦难史,描绘了社会的严重不平等和阶级对立,将个人的苦难归结于社会的不公,揭示出一种革命的必然性,在这个自述中,一个“不革命,行吗?“的结论昭然若揭。

历史是由人书写的,我们后来人能阅读到的只能是别人书写的历史,我们不可能回到历史现场去考察,这样说来,弄清彭德怀童年的真实是困难的,当然也是没有必要的,然而这两种不同书写之后的原因,却值得人深思。

相关问答
彭德怀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3-11-08 21:07
开国将帅彭德怀的故事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召开了一次很重要的会议,时为战地记者的张友林走进会议室,想给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拍摄一个镜头。当举起相机对准他时,不料遭到彭老总的拒绝:“我...
全文
彭德怀的故事
5个回答2023-11-12 14:20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红军指挥员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向北挺进。走在前面的部队断粮了还可以挖野菜吃,走在后面的部队则连野菜也找不到。 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
全文
彭德怀的小故事
2个回答2023-12-24 17:22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红军指挥员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向北挺进。走在前面的部队断粮了还可以挖野菜吃,走在后面的部队则连野菜也找不到。 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
全文
彭德怀元帅电影演员是谁?
1个回答2022-10-18 05:39
是演员董勇。
彭德怀的感人故事
1个回答2023-11-12 21:44
他率领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彭德怀元帅有哪些故事?
1个回答2023-04-02 21:45
hug f nasjha w dwrwr
彭德怀的童年故事
1个回答2023-11-21 20:37
记述彭德怀童年经历的文本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斯诺的《西行漫记》,这个文本比较类似于近下盛行的口述史,由彭德怀口述,斯诺记述。另一个就是《彭德怀自述》,这是由彭德怀自己撰写的。然而这两个分别由彭德怀本人口...
全文
保卫祖国。
1个回答2024-06-18 21:29
只要其他方面没问题牙齿有洞,参军能过关。 体检不仅仅身高,体重,视力符合就可以的,男生体检环节涉及到内科,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心理等大约50余项的检查!女兵还需要增加妇科检查!你只要一项不合格...
全文
关门打狗短文全部答案
1个回答2024-06-18 21:28
首先:打败这个地方的敌人切断东北和华南的联系。 其次:锦州南北之敌必来救援,就可以把他们一网打尽。 第三:打完锦州后沈阳就好打了,另外长春可能会投降。
云南昆明现在发展
1个回答2024-06-18 21:27
昆明自从99年世博到现在就没怎么发展过,不过仇和上台后对昆明进行整顿,过两年应该好很多吧...昆明贫富差距大,人也比较舍得吃,每次在南屏街吃饭几乎家家爆满,得等座位。(尤其拿度麻辣香锅,我天,队伍排到...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