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的妒忌心理

2023-11-24 05:04

3个回答
1.多想想别的事
2.多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户外活动
3.多和朋友们聊聊天
4.多提高自己的能力
5.把妒忌当成动力,自己想想自己的长处
鉴于小学生低年级学生理性思维水平不高的现状,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注重采用举例说明的方法,为学生剖析嫉妒之害。一方面列举陷于嫉妒深渊,干出诽谤、中伤,甚至伤害他人的行为,结果毁灭自己,葬送前途的反面典型:如因嫉妒而残害孙膑终遭灭亡的庞涓,嫉妒诸葛亮不成反而自己被气死的周瑜等,使学生引以为戒;另一方面,列举能控制其嫉妒之心从而取得巨大成绩的古今中外名人佳话,如“将相和”中的廉颇等,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别人的进步,正确看待荣誉,正确估计自己的优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此外可组织学生摘录嫉妒有害的名人格言,如“嫉妒是亡身的毒蛇”。“嫉妒是一种比仇恨还强烈的恶劣情绪”等,并结合学生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他们消化这些格言,净化心里意识,使他们普遍能见贤思齐,踏实学习,与别人友好相处。

关爱:营造关爱氛围,化解嫉妒心理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起点基本相同,在学习和各种竞赛活动中形成的差距相对而言并不悬殊,他们嫉妒的主要对象是老师对某些同学的偏爱,和老师对取得优异成绩同学的溢于言表的过分欣赏之情。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做到公正和公平,师恩普施,师爱遍洒,切不可厚此薄彼。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对那些暂时落后、有待进步的学生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意,并采取具体的措施,帮助指导落后的同学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彻底改变落后面貌赶上来,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嫉妒心理。

激励:充分肯定成绩,强化进取信心

在帮助落后者进步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尤其是对那些落后程度比较严重的学生,更应该用“放大镜”去寻找他们淹没于问题与缺点之中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赞扬。这样就能使他们重新点燃自尊心的火种,获得克服缺点、发奋进取的勇气和自信。美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及时地发现、充分地肯定一个人所取得的成绩,能使他产生“最佳情绪体验”,即“感到强烈的喜悦、欣慰、幸福……还会对别人,对整个世界产生爱意,甚至会有一种要马上做点事作为报偿的欲望”。对于年幼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表扬、肯定、奖励等外部手段往往有更大的作用。

疏导:竞争合作互补,优化人际关系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为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越对手的过程。“合作”是指学生群体为了共同目的而相互协助以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这两者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由于认识上的偏颇,以前对小学生强调竞争多了一点,而忽略了合作的重要性。实际上这正是导致学生产生嫉妒等不良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优化学生间的人际关心,在组织学生进行适量和适度的竞争同时,必须强调、强化与之互补的“合作”。合作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增强群体凝聚力,形成和谐的教育气氛。
即使是身心健康的人或轻或重地都有嫉妒心理,只不过是有些人易表露,有些人善于掩饰而已。有此心理并非坏事,如果把此问题处理好了,则是一种催人积极奋进的原动力———学会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如果处理不好,妒火中烧,就会引起不正当竞争,惹出许多是非来。所以当妒火中烧的时候,要用以下六瓢水来灭火:

一、认识危害。嫉妒心强烈的人易患心脏病,且死亡率也高;而嫉妒心较少的人群,则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的低,只有前者的1/3至1/2。此外,如头痛、胃病、高血压等,亦易发生于嫉妒心强的人,并且药物的治疗效果也较差。当你妒火中烧时,想一想嫉妒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就如向妒火上浇一瓢冷水。

二、端正态度。嫉妒心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误解所引起的,即人家取得了成就,便误以为是对自己的否定,对自己是威胁,损害了自己的“面子”。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主观臆想。要多想一想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更要靠别人的帮助,荣誉既是他的也是大家的,人们给予他赞美、荣誉,并没有损害自己。

三、埋头工作。当嫉妒心一经产生,就要立即把它打消掉,并用埋头工作转移自己的情绪。这种方法,需要靠积极进取,使生活充实起来,以期取得成功,使自己不亚于竞争对手。

四、想开一些。“想开一些”即乐观些。人生总有不如意,所谓“人人都有本难念的经”即是此理。虽然做到“想开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观点的。

五、正确比较。一般而言,嫉妒心理较多地产生于周围熟悉的年龄相仿、生活背景大致相同的人群中。因此,只有采取正确的比较方法,将人之长比已之短,而不是以已之长比人之短。比的方法对了,烦恼情绪就会少了。

六、自我驱除。嫉妒是一种突出自我的表现。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待人处事常常以我为中心,无论什么事,首先考虑到的是自身的得失,因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若出现嫉妒苗头时,即行自我约束,摆正自身位置,努力驱除妒忌心,可能就会变得“心底无私天地宽”了。
相关问答
嫉妒与忌妒与妒忌与妒嫉有什么区别?
2个回答2022-10-11 09:55
嫉妒和忌妒的区别还是嫉妒,人不要有嫉妒之心
为什么妒忌是心魔,妒忌会发生什么?妒忌别人有用吗?
1个回答2023-03-01 13:08
嫉妒心理人人都有,只不过嫉妒的程度不同。有的人因为嫉妒心理的作怪,会采取一些行动,损人不利己,但可以弥补自身心理的不平衡;也有的人虽然存在嫉妒心理,但靠自己的良心时时地控制、压抑着,因此自身被嫉妒心理...
全文
为什么妒忌是心魔,妒忌会发生什么?妒忌别人有用吗?
3个回答2023-02-07 23:11
嫉妒心理人人都有,只不过嫉妒的程度不同。有的人因为嫉妒心理的作怪,会采取一些行动,损人不利己,但可以弥补自身心理的不平衡;也有的人虽然存在嫉妒心理,但靠自己的良心时时地控制、压抑着,因此自身被嫉妒心理...
全文
妒忌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14 17:58
【释义】因别人比自己强而怨恨:妒忌|嫉妒|妨贤嫉能。 【妒忌】 #dùjì比不上别人而忌恨。 妒 dù因别人好而忌恨。 【妒忌】同'忌妒'。对品德、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关于妒忌的名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22:09
魏国有一名大将叫庞涓,他指挥魏军打了不少胜仗,自以为是了不起的军事家。可是他心里明白,他的同学齐国人孙膑(bìn),本领比他强得多。据说孙膑是著名的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只有他知道祖传的13篇兵法。...
全文
为什么女人的妒忌心这么强?
1个回答2022-12-04 10:57
那是与生俱来的
关于忌妒心强
1个回答2024-02-20 13:06
见贤思齐是好事情,不去嫉妒别人,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坦然面对并予以改正,我们有这种精神是很好的
关于学生的妒忌心理
1个回答2024-03-11 21:26
鉴于小学生低年级学生理性思维水平不高的现状,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注重采用举例说明的方法,为学生剖析嫉妒之害。一方面列举陷于嫉妒深渊,干出诽谤、中伤,甚至伤害他人的行为,结果毁灭自己,葬送前途的反面典型:...
全文
如何能做到不妒忌他人
1个回答2024-03-21 03:30
放宽心,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求也求不来。别人有的你没有,首先想一下那个东西是不是你必要的,如果不是,就算别人有再多给你也没用,如果是,先想想自己为何没有,再想想别人为什么会有,如果原因在自身,...
全文
妒忌的人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3:47
1 妒忌的人的...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