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数载,超七成留学生愿意回国发展?

2023-11-25 01:31

2个回答
据统计,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19.49万人,目前有145.41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

梳理从1978年到2017年底中国出国留学相关数据,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有共计313.2万名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留学生人数的83.73%。十八大以来,有231.36万人学成归国,占改革开放以来回国总人数的73.87%。

伴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提高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海外留学生归国正在成为主流现象,精英人才“回巢”的趋势也愈发明显。截止到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除去153.3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的人员,有432.32万人已经完成了学业,其中365.14万人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4.46%,新一轮的“海归潮”已经到来。对此,中国大学生一站式求职网申平台梧桐果就海外留学生回国现状进行了相关调查。

留学仍热,海归更热

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现在更多的留学生会选择回国内发展。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数量达到了66.21万人,较2017年增加5.37万人,增长8.83%;2018年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51.94万人,较2017年增加3.85万人,增长8%,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

据报道,在10年前,人才流动状况是大约每7名中国留学生中仅有1人回国。但目前,每7人中就有5人回国,新华社将其评价为“一个民族史上罕见的人才回流潮”。

外推内拉促使海外留学生主动归国

近年来,海外环境对中国留学生的去向形成了一股“推力”。以美国为例,中国留学生从学校毕业后没有绿卡找工作本身就有难度,有公司的话还要去抽签H-1B,但现在美国已经收紧了H-1B等长期工作签证政策,拒签率持续攀升,大大增加了中国留学生留美工作的难度。

为深入了解和分析影响海外留学生回国的因素,梧桐果创始人吴强先生近日前往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世界名校,通过与留学生们座谈发现,58%的留学生表示看好国内经济形势,他们认为国内的行业发展趋势更加理想,可见良性的职场发展空间是海外人才的主要诉求。同时,“国内工作机会更多”占比48%,成为影响留学生回国的第二大要素。此外,家庭、文化、创业环境等因素也形成了促使留学生回国的“拉力”。

学成归来仍是少年,超六成海归为90后

根据梧桐果大数据平台显示,30岁以下的青年人以绝对优势成为海归的主力军,其中25岁以下的海外留学生占比高达63.36%,25-30岁的海外留学生占比为31.71%,而30岁以上的中年海外留学生仅占4.93%。这组数据充分说明目前海归人群已经越来越年轻化,95后和00后逐渐崭露头角。海外漂泊数载,归来仍是少年,他们在未来必将成为海归群体的中坚力量!

近八成海归取得硕士学历

留学生选择出国,更多是为了在多元化的环境中丰富个人阅历,获取更高学历,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2015年至今,拥有硕士学历的海外留学生一直是海归主要群体,占比始终高于70%,到2018年硕士学历占比将近80%,海归人才呈现高学历化的状态。同时,攻读MBA、博士和博士后的留学生群体占比始终在10%以下,这一方面归结于个人所读专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国外签证的收紧也促使留学生缩短深造时间,选择回国发展。

国内新一线城市对海外留学生的吸引力持续走高

老牌一线城市人口和环境容量逐步饱和,竞争强度高,生活节奏快,物价水平也远远高于其他城市,而一些新兴的一线城市受国家利好政策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迅猛,城市建筑、生态和生活环境和谐优美,综合衡量城市整体经济、社会、政治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海归留学生开始倾向于在新一线城市就业。

调查显示,2018年选择在北上广深求职的海归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3%,而选择二线城市的海归占比则上升1.2个百分点,达到了28.3%,显而易见,虽然北上广的基础仍然很大,但却已经不再是海归精英人才的第一选择了。而杭州近年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国内新一线城市代表,选择在杭州就业的海归留学生占比增幅0.66%居全国首位,成都、南京紧随其后。

国内金融业和IT行业对海归人才吸附力强

海外留学生行业选择方面,金融业、IT服务业、制造业、教育、批发和零售、文体娱乐排名靠前,综合占比分别为14%、13%、12%、11%、8%和7%。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金融业和IT行业对海归人才吸附力仍然强于多数行业,这归根于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都扎堆到商学院选择金融、市场、经济学专业,少数底子硬的去学了会计和IT,反观国内金融业和IT服务业发展前景一路看好,但是国内高精尖人才培养一直乏力。

此外,行业内高薪职位较多,自然会吸引海归的目光,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金融业年平均工资12.9万元,IT业更高达14.7万元,远远高于企业员工6.8万元的人均年薪。这也是成都、杭州等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较有发展前景的城市能够吸引海归的原因之一。

超3成海归留学生岗位薪酬在6000元以下

在海归的岗位薪酬分布情况中,近七成海归岗位薪酬在6000元以上。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海归群体中,6001-8000元群体占比25%,8001-10000元群体占比15%,10001-15000元群体占比15%,15000元以上群体占比12%。

2018年初次就业的“海归”超三成实际年薪不到10万元人民币,与国内一流高校毕业生相比并无多少优势可言。由此可见,出国深造带来的国际化眼光以及学历上的提升能够给海归群体在高薪职位上带来一定的竞争力,但是留学归国的经历,也从不意味着就可以“高人一等”。如何认清自己,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对归国留学生群体而言,远比一时的薪资高低更重要。

国内竞争压力激增,语言和沟通能力成海归最大优势 

据悉,2019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已经达到834万,再创历史新高!面对体量更加庞大、更熟悉国内市场的国内高校毕业生,回国发展的海外留学生在就业上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那么,他们自身具备哪些优势可以突出重围呢?梧桐果调研数据显示,八成以上的留学生认为自身语言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视野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四成左右的留学生认为他们在国际项目合作上有一定的经验,三成左右的留学生认为在专业优势和对海外消费需求的了解程度上高于国内毕业生,至于其他方面则是基于海外留学带来的人脉和资源红利,帮助海归们在处理对外事务中更加游刃有余。

月是故乡圆,常年在外漂泊终究是有想家的时候。现如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而国内则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祖国的伟大复兴正需要海外学子的鼎力支持,学成归巢,我们在这里等你!中国大学生一站式求职网申平台梧桐果致敬每一位怀揣“中国梦”、“强国梦”的海外学子!

相关问答
我最爱太白了风雨漂泊的残留在机上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3-01-28 21:50
这首歌是辞九门回忆
留下我一个人独自漂泊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2-12-08 20:18
易欣 - 你的选择
你为什么漂泊在外不愿回家?
1个回答2023-05-31 08:43
漂泊,这是一个多么冰冷的词汇。 有些人是不得不漂泊在外,因为他们身上担有责任,他们有自己的骄傲。 我有很多同学就是这样,大学毕业之后都去大城市工作,四五年过去了,自己其实有时候也会身心俱疲,但是...
全文
愿漂泊的人都有酒喝,愿孤独的人都会唱歌.请问这句话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4-01-27 20:19
愿漂泊的人都有酒喝 愿孤独的人都会唱歌。 愿相爱的人都有未来,愿等待的人都有回答。 愿孤单的人不必永远逞强,愿逞强的人身边永远都有个肩膀。 愿肩膀可以接住你的欢喜忧伤,愿有情人永生执手相望。 愿你被这...
全文
漂泊扩展成短语
2个回答2022-12-28 22:14
天涯孤旅,漂泊他乡。
漂泊的泊意思是什么
2个回答2022-12-17 02:55
停留。 漂泊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piāo bó,意思是随流漂流或停泊;比喻生活不固定,居无定所,犹如在水上漂流。出自庾信《哀江南赋》:“下亭漂泊,高桥羁旅。” 简介 《广韵》傍各切《...
全文
漂泊的泊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21 02:27
停放的意思。 泊 拼音bó pō注音ㄅㄛˊ ㄆㄛ 简体部首氵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8画 繁体部首水部五笔IRG仓颉EHA郑码VNK 四角36102结构左右电码3124区位1820 统一码6...
全文
但愿每个漂泊四海的人心有归处。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8-16 23:35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每个在外漂泊的人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嫌迹可以理解为:我衷心希望,每一个漂泊在外的人都能找到一个可以兄者梁让他们感到安宁、温暖和归羡运属感的地方。这句话传达了对漂泊者的关...
全文
一生漂泊?漂泊一生?
3个回答2023-08-15 14:21
嗯,这个深有同感,我无车无房,甚至连户口也没有,依旧能喜欢冬天的阳光和雪,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