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犯颜直谏的故事

2023-11-25 02:48

1个回答

   民间 故事 题材多样,内容广泛,包括民间故事、神话 传说 、历代名女、帝王将相、诗联趣话、现代故事、爱情等诸多内容。 我为大家整理了《魏征犯颜直谏》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魏征犯颜直谏》

  唐太宗李世民器重魏征的正直,任命他做了谏议大夫(负责向朝廷提意见的官员)。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18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 魏征还是扣住不发。唐太宗大发雷霆。魏征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得到鱼,但是到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18岁的男子 都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负担呢? ”良久, 唐太宗说道:“我的过错很大啊!”于是,又重新下了 一道诏书,免征不到18岁的男子。

  一次,唐太宗从长安到洛阳,中途在昭仁宫(现在的河淘省寿安县)休息, 因为对他的用膳安排不周到而大发脾气。魏征当而批评太宗说:“隋炀帝就是因为常常责怪百姓不献食物,或者嫌进献的食物不精美,遭到百姓反对,灭亡了。 陛下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如能知足,今天这样的食物陛下就应该满足了,如果贪得无厌,即使食物好一万倍,也不会满足。”唐太宗听后 不觉一惊,说:“若不是你,我就听不到这样中肯的话了。”

  魏征为人耿直,有才干,是个忠臣,李世民不计前仇,任用他为谏议大夫。 魏征不断向李世民提出好的建议,使李世民对他十分佩服,经常将魏征请入居室, 询问得失,魏征愈来愈被重用,先后被李世民提升为秘书监、侍中、宰相,并封 他为魏国公。

  李世民曾说:“我好比山中的一块矿石,矿石在深山是一块废物,但经过匠人的锻炼,就成了宝贝。魏征就是我的匠人!”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说,用铜制成的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否端正;用古史做镜子,可以参照政治的兴衰;用人做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与过错。我经常保持着这三而镜子,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少了一面镜子。即“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死亡)逝,遂亡一镜矣!”

  以“犯颜直谏”著称的大臣魏征,常常与唐太宗而谏廷争,有时言辞激烈, 引起唐太宗的盛怒,他也毫不退让,往往使唐太宗感到难堪,下不了台。不过事后唐太宗能认识到,魏征极力进谏,是为了使自己避免过失。因而先后接受了魏征200多次批评规劝,还把他比作可以纠正自己过失的一面镜子。

  正因为唐太宗善于纳谏,勇于听取大臣的忠告,并及时改正自己错误的决定和做法,才出现历史上少有的“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

  魏徵简介:

  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 同年入凌烟阁。

  魏征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大业十三年(617年),魏徵在武阳郡丞元宝藏帐下为官。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李密,元宝藏给李密的奏疏都是魏徵所写,李密见魏徵非常有文才,于是召见魏徵,魏徵献上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但李密不用。

  大业十四年(618年),王世充袭击仓城被李密击败,王世充转攻洛口,又被李密击败。魏徵却对长史郑颋说:“李密虽然多次取得胜利,但是兵将也死伤了不少,瓦岗又没有府库,将士们取得战功得不到赏赐。还不如深沟高垒,占据险要,与敌人相持,待到敌人粮尽而退时,率军追击,这才是取胜之道。洛阳没有了粮食,王世充无计可施就会与我军决战,这时我们却不跟他交战。”郑颋对魏徵的话不以为然,说这是老生常谈的。魏徵说了一句:“这是奇谋深策,怎么是老生常谈呢。”拂袖离去。

相关问答
魏征直谏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3 04:34
唐太宗与魏征既是君臣,又是朋友。没有唐太宗的贤明大度,就不会有魏征的忠直;而没有魏征的忠直,唐太宗就少了一面文治武功的镜鉴。二人相互衬托,相辅相成。 当初,魏征是唐太宗对手的部下,是唐太宗...
全文
魏征直谏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4:52
唐太宗与魏征既是君臣,又是朋友。没有唐太宗的贤明大度,就不会有魏征的忠直;而没有魏征的忠直,唐太宗就少了一面文治武功的镜鉴。二人相互衬托,相辅相成。 当初,魏征是唐太宗对手的部下,是唐太宗的爱材之...
全文
魏征直谏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6 16:42
唐太宗与魏征既是君臣,又是朋友。没有唐太宗的贤明大度,就不会有魏征的忠直;而没有魏征的忠直,唐太宗就少了一面文治武功的镜鉴。二人相互衬托,相辅相成。 当初,魏征是唐太宗对手的部下,是唐太宗的爱...
全文
魏征直谏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6-09 02:20
贞观六年,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特所钟爱的长乐公主将要出嫁,唐太宗特别下令让有司准备比长公主多一倍的嫁妆,然而不久之前御史大夫韦挺刚刚上表批评过时风:“今贵族豪富,婚姻之始,或奏管弦,以极欢宴;唯竞奢...
全文
犯颜直谏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17 13:48
犯颜直谏的意思如下: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直谏:以直言规劝。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犯颜直谏的汉语拼音读作:fàn yán zhí jiàn。 出处:...
全文
犯颜直谏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21 19:44
【犯颜直谏是什么意思】: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 【犯颜直谏成语接龙】:众怒难犯 → 犯颜直谏 → 谏争如流 【用法分析】:含有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读音预警】:谏,不能读作...
全文
犯颜直谏的成语出处
1个回答2024-02-09 13:06
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犯颜直谏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3-12-20 19:37
犯颜直谏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一,解释 犯颜直谏,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近义词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全文
魏征直谏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2-02 21:38
唐太宗与魏征既是君臣,又是朋友。没有唐太宗的贤明大度,就不会有魏征的忠直;而没有魏征的忠直,唐太宗就少了一面文治武功的镜鉴。二人相互衬托,相辅相成。 当初,魏征是唐太宗对手的部下,是唐太宗的爱材之...
全文
犯颜直谏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3-12-18 09:31
【典故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成语意思】: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 【通用拼音】:fan yan zhi jian 【拼音简...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