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抱怨为了孩子当牛做马,孩子却不懂感恩,有些时候是自找的

2023-11-26 20:26

1个回答

01 年幼时极尽宠溺

李阿姨结婚不到十个年头,丈夫早逝,留下了她和女儿两人相依为命。从小被父母当成儿子用的李阿姨,一直是刚强的。虽然老天给她的生活加了太多的苦,但她从未低头。心想着不管怎样,不能让孩子吃苦受累。同时也暗暗庆幸,自己只有一女,如果再添一儿,生活质量下降多少先不说。自己会不会像父母那样,一碗水端不平,在家里经济条件有限。面对孩子上学的取舍问题,首当其冲地把女儿砍下。总归早晚是外人的,在家里能多做点事情,多挣些钱才是硬道理。现在自己反正就一个女儿,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的,所有的爱当然也是女儿的。

李阿姨的能干不是盖的,每天早晨三点半准时起床,准备早餐摊的各种食物,不论严冬还是酷暑,五点钟准时前往摆摊地点。一般早餐忙得八点半到九点之间,她准时收摊。赶往下一个打工点,一家面食店,她在那里面主要做面食,擀面条,烙大饼等等。当然如果店里有其他的忙不过来,她也一定会伸把手。老板娘很喜欢李阿姨,每个月都会多给她一些钱作为奖金。

李阿姨的收入是不低的,早餐摊赚的钱外加面点师傅赚的钱,怎么一个月下来也有一万元了。在李阿姨全力以赴之下,女儿养得胖胖的,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学习就可以,要钱,只要金额不太过分都给,要吃的,只要是力所能及都尽量满足,要穿的,只要女儿喜欢,她能买得起就不说二话就买下。纵然自己吃了万千苦,也不肯让女儿知道。

长久以来女儿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虽然她知道父亲不在了,但家里的生活条件不差。虽然母亲早出晚归,但妈妈说了这些都是她愿意做的事情,当然可以理所当然地享受了。还算幸运,女儿终于考上了某师范大学,圆了李阿姨的梦。李阿姨的梦还在更远的未来,将来女儿挣工资了,她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02 长大了出钱出力照顾孙辈

女儿上大学没多久就和自己妈妈说,处对象了。李阿姨一惊,没想到女儿这么大了,更没想到女儿有男朋友了。没法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天经地义的事情,李阿姨对女儿说你们好好相处。大学四年匆匆而过,原本李阿姨指望着女儿得点奖学金什么的补贴一下。结果女儿一次也没得到,倒是每个月朝她要五六千元的作为大学生活的开销。

李阿姨苦啊,近些年来手指疼,她出早餐摊的时间很少了,但怕女儿担心,也从未和女儿说过自己的疼痛。只能指望饭店打工的钱,也就是六千多,除去女儿的费用自己所剩无几,所幸可以在饭店吃口饭。

大学好不容易熬出来了,女儿毕业找工作要花钱,和对象结婚要花钱。但婆家不愿意出,女儿就一次又一次地找到自己的老妈。她觉得自己妈是个金库外加百宝箱的人,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李阿姨没办法把城里的房子卖了,把农村的地也全卖了,现在唯一剩下的就是农村的一个小房子,用村民的话来说,充其量就是个仓房。

以为女儿买了新房,自己可以一起住过去,女儿当然不提,女婿更不提了。李阿姨算是有点明白了,还得靠自己,没有办法把早餐摊又做了起来,饭店的活继续做,住在老板分配的宿舍里,这样一年下来居然能存个十万八万的,心想着不错,最起码以后有个保障啊。然而此时女儿又来召唤老妈,女儿生下孩子,原本婆婆照顾。可是她女儿太懒了。回家什么都不做,婆婆气得跑了,再也不打算回来。

在女儿眼里,老妈永远是那个常年在一旁伺候着的人。要钱给钱,要人来人,随时等着女儿大手一挥给我来。老妈照顾可以,但是不能给钱。李阿姨白天把孩子送去幼儿园,然后到餐馆做面食和洗碗盘子,手指变形更加严重了。

03 年老了,被送回了老宅。

李阿姨熬啊熬,终于熬到外孙女上了初中。终于不用再接送上下学了,可手脚不那么利索了,饭店老板都是快七十岁的人了,回家享清福吧。李阿姨也确实走不动了,没事就生病,钱进不来了,倒是哗哗地往外流。女儿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就和自己老妈说:“妈,你回咱们老家城里的房子住吧,那样生病可以到当地报销。”

“城里哪有房子了啊?早卖了。”

“什么,你怎么把我爸爸辛辛苦苦买下的房子给卖了,而且还不给我打招呼。那钱呢?存哪里啊?”

“哪里还有钱,不都是给你找工作了和买房子了吗?”

“怎么可能,你上班和出早餐摊不也挣很多钱吗?你是不是自己存小金库了。”

李阿姨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这些年吃了这么多苦,受了这么多累,为了女儿可谓是倾家荡产,但为了让女儿舒适的生活,所有的苦累都自己吞下了,不曾对女儿提起。如今在女儿嘴里却变成了自己自私自利,私吞家产。

当然无论李阿姨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在她女儿看来就是自己妈妈私下吞了卖房款。原本只是想回老家有新农合医疗托底,可以省下她好多钱。这下更坚定了信念,送回老家的老房子去。就这样,李阿姨颤颤巍巍地回到了老宅。

李阿姨是可怜的,她女儿是没良心的。但在这场失衡的母女世界里,李阿姨做错了什么?让女儿成了一个自私自利,不知关怀体谅他人的人。

04 女儿没良心是肯定的,但这位妈妈到底做错了什么?

孩子从出生睁开眼睛的那一刹那,就开始认为世界属于我,因为存在,为我存在。开始的头两年可以的,父母可以甘愿做他们的仆人。但不能任由他们张狂下去。两岁到三岁,父母要做好角色转变,从仆人到权威。凡事不能大包大揽,要学会一点点放权给孩子,让他去做,去适应 社会 ,学会关爱父母当然也包括他人。

然而李阿姨从孩子出生直到孩子成年,也一直在奴仆的角色中尽职尽责。在丈夫去世后,李阿姨是夜里来夜里去,两脚几步没有停留的时候,而女儿是在家养尊处优,十指不沾阳春水。原本李阿姨的早餐摊和打工的饭店都离家很近,但她一次没有让女儿看过她或者是帮忙卖早餐。用她的话说:“纵使我吃尽人间苦,也不想让我女儿经历一点难。”李阿姨算是打肿脸充胖子也好,还是过度粉饰生活的美好也好,结果就是培养出来了一个不知关怀为何物的人。

法国散文家蒙田曾说过一句很好的话:“儿童犹如我们的胃,不用过度喂养。”我想他指的是,无论食物还是爱都一样,不可过度。

孩子是需要父母的爱,但同时父母也需要儿女的爱。不要以为你是为她好,什都给她好的,所有的爱都给他,不要标榜我不需要回报。这样反而害了孩子。要记住单向的爱叫溺爱,不叫无条件的爱。

苒藜:记录日常所感

相关问答
有恩报恩有怨抱怨的成语
1个回答2022-12-08 21:36
恩怨分明 【拼音】: ēn yuàn fēn míng 【解释】: 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
全文
有恩报恩,有怨抱怨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11 13:28
恩怨分明 [ēn yuàn fēn míng] 恩怨分明,成语,指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中文名 恩怨分明 读音 ēn yuàn fēn míng 解释 恩惠和仇恨...
全文
有恩报恩,有怨抱怨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20 09:01
恩怨分明 [ēn yuàn fēn míng] 恩怨分明,成语,指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中文名 恩怨分明 读音 ēn yuàn fēn míng 解释 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
全文
与其抱怨不如感恩
1个回答2023-11-21 06:40
不久前看到一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从前,有一个悲观的人,天天抱怨自己的生活,在他眼里。事事都那么艰难,一个问题刚解决了,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生活,已经厌倦抗争和奋斗,想要自暴自弃了。...
全文
金牛座最喜欢抱怨什么
1个回答2024-02-26 23:56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所以他们的喜好就不同,那么喜欢的东西自然也就不一样了,金牛座的人性格开朗活泼,待人热情,乐于助人,还有积极乐观的心境, 金牛座女生的性格比较内向,工作生活上都喜欢靠自己,如果遇到...
全文
用“软抱怨”可化解人际交往的“恩怨”,什么是“软抱怨”?
3个回答2022-09-28 12:12
“软抱怨”就是指在两个人交流时,不会用直白的言语来批评对方,而是会用委婉的抱怨,来点醒和劝说对方,这样两人都不会很尴尬。
停止抱怨学会感恩演讲稿
1个回答2024-02-15 06:35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这些诗句讲的就是感恩。还有成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告诉我们的就是感恩。 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感恩是做人的起码修养。...
全文
孩子抱怨老师不好怎么办 孩子抱怨老师不好该如何处理
1个回答2024-01-30 17:16
1、先聆听,不批判:请先不急着和孩子一起出气,骂老师、怪老师、批判老师。这么做,只会强化孩子对于老师的所作所为,更加认为是不公平的。先仔细聆听孩子在诉说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情绪。先感受、接受孩子的情绪,...
全文
关于一个抱怨与不抱怨的问题。
1个回答2024-05-23 04:10
前面的那些回答都很好。 我只想说点简单的。首先人是希望自己快乐的,你在纠结要不要抱怨的时候,已经不快乐了。 我学心理学这么多年,按说很能掌控自己的情绪了,可是免不了有时候还是会抱怨。看来情绪不...
全文
谁来推荐几本网游小说啊 要有明确故事主线的 不要一顿恩恩怨怨 一直打架的 或者像 蜗牛那样的网游也可以
1个回答2024-04-12 13:09
网游之近战法师(接近完结,900+章) 网游之纵横天下(已完结) 网游之职业人生(已完结) 这几本不同类型的 都可以一看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